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頻             直觀中國       |      老外在貴州       |       熱點專題       |      Hi,貴州!     
貴州畢節:在鄉村振興中開新局
2021-12-15 17:58:41來源:光明日報編輯:羅淼責編:胡曉萌

  原標題:脫貧之後看畢節——貴州省畢節市在鄉村振興中開新局

  近一年來,畢節各族人民發揚偉大的脫貧攻堅精神,在這片曾經是貴州貧困程度最深、貧困人口最多的土地上鞏固和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做好易地扶貧搬遷的“後半篇文章”、努力實現扶貧産業的提質升級、不斷深化東西協作,在鄉村振興中開出了新局。

  易地搬遷,穩住了

  12月10日,在畢節市七星關區柏楊林街道的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裏,老人們正在合唱《沒有共産黨就沒有新中國》。該街道是貴州省易地扶貧搬遷規模最大的安置點,正在這裡宣講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的貴州省委常委、畢節市委書記吳強,跟大家一起重溫總書記囑託,共商如何把柏楊林建成“幸福林”。

  55歲的鄭德線用“心裏很踏實”來形容自己的感受。兩年前,他從自然條件惡劣的水浸溝村白岩腳組搬到柏楊樹街道。老鄭説,現在一家6口住的是三室一廳的大房子,妻子在社區小學做後勤工作,他在社區旁的馬達加工扶貧車間就業。“我們畢節有了高鐵,在貴陽打工的兒子和兒媳兩個多小時就能到家。孫子在社區小學讀書,還有啥不滿意的呢?”老鄭説。

  鄭德線是柏楊林街道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29001名居民中的一個,這裡有安置房148棟7256套,目前搬遷群眾已全部入住。社區內幼兒園、學校、衛生院齊全,扶貧車間、日間照料中心、群團工作站等設施相繼建成,七星關區在社區周邊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産業,引進了華耀服裝廠、貴州炬晟照明、明鈞玻璃廠等企業。同時,柏楊林街道設置就業創業服務中心,對有勞動力的搬遷家庭因戶因人施策,為搬遷群眾開展就業創業登記、就業培訓和就業崗位推薦,為搬遷群眾外出務工牽線搭橋。截至目前,該社區就業率達92%。剩餘沒有技能的搬遷群眾,則在社區的6個扶貧車間和公益崗位上班。

  據統計,畢節市易地扶貧搬遷家庭已經動態實現“一戶一人”以上就業的目標。“易地扶貧搬遷讓我市28.45萬名貧困群眾脫貧,處在新發展階段,我們將堅持‘四個不摘’的要求,確保搬出來的群眾從穩住逐步實現致富。”畢節市生態移民局局長羅太瑜表示。

  産業項目,紮根了

  “這皂角樹就是種在地裏的搖錢樹啊!”在畢節市織金縣貓場鎮川硐村,靠種皂角樹致富的李祥説,別小看不起眼的皂角莢,從中提取的皂角精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而且皂角樹全身都是寶,皂角刺是上好藥材,皂角木是高檔木材。

  發展皂角産業是織金縣在精準扶貧中獲得的成果。以貓場鎮皂角精加工為龍頭,全縣30個鄉鎮(街道)都在發展皂角産業,種植了52萬畝皂角樹,目前已經成為全國最大的皂角種植基地,被譽為“皂角城”。今年,他們圍繞皂角加工基地、皂角産業園區、皂角苗圃基地、大苗種植示範區建設、“皂角+”産業集群等,在全産業鏈上下功夫,有望形成年總産值100億元以上的優勢産業,帶動全縣皂角産業從業人員25萬人以上,解決貧困戶就業7.5萬人以上,不僅綠了荒山,還讓脫貧産業紮下了根。

  冬日暖陽裏,威寧縣蘋果園碩果纍纍,果農們正忙著採摘。雪山鎮謝家社區種植大戶謝飛算起了今年的豐收賬:“今年種了50畝蘋果,有早熟、中熟和晚熟三個品種。今年蘋果品質好,一斤多重的單果很多,純收入有10多萬元。”

  威寧縣曾是深度貧困縣,人多地少、生態脆弱。在精準扶貧戰略實施中,該縣發揮日照強、溫差大、坡地多的優勢,大力發展蘋果産業,全縣蘋果種植面積常年穩定在50萬畝以上,帶動10多萬農戶增收。

  在畢節,不僅有威寧的蘋果、織金的皂角,還有赫章的核桃、大方的食用菌、納雍的櫻桃、黔西的苗繡……一縣一業、一村一品已經編織起了産業網,每一位脫貧群眾都在這張網上找到自己就業的坐標點。

  區域協作,升級了

  這幾天,黔西市綠化鄉灣箐村的大棚裏,紅托竹蓀紛紛“破殼而出”。這是廣州對口幫扶黔西後發展起來的項目。目前,菌棒廠年生産紅托竹蓀菌棒100萬棒,灣箐村建起了70個紅托竹蓀種植大棚。

  “灣箐村受益於廣州對口幫扶的200萬元資金,建起了菌棒廠,村裏很多群眾在家門口就能務工了。”黔西市綠化鄉幹部周恒介紹。

  如果説前幾年廣州市對黔西市還是以扶貧為主,如今的重點則是扶智又扶志。在黔西市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錦繡街道的錦繡學校裏,1700多名搬遷戶子女實現了就近入學。

  “學校很多孩子的父母都在外務工,心理健康至關重要,我們採取醫教結合的模式,把專業心理醫生的方案融入教學中,效果非常好。我們計劃把在這裡探索的模式推廣到更多學校去。”廣州市派駐黔西市挂職幫扶教師、黔西市錦繡學校思政處副主任張錦新説。

  今年以來,粵貴兩省打造東西部協作的升級版,從財政幫扶、捐款捐物,向共建園區、互利雙贏轉變。根據粵黔兩省“十四五”協議,廣州市與畢節市合作在7個已脫貧縣各建一個農業産業園,目前産業園已引進企業25家,實現落地投資10.69億元,吸納農村勞動力就業人數3858人。廣東企業還帶動畢節産業轉型升級,今年全市新引進企業67家,實現落地投資額29.59億元,吸納農村勞動力就業人數8130人。

  畢節積極組團參加廣東現代農業博覽會等活動,全市33家企業獲批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産基地資格認證,通過“産品+文化+品牌+體驗+互聯網”的精準幫銷模式,銷售畢節農特産品。截至目前,畢節市在廣東省(廣州市)實現農特産品銷售41.98萬噸,銷售收入30.62億元。(光明日報記者  呂慎  光明日報通訊員 周名丁)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