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頻             直觀中國       |      老外在貴州       |       熱點專題       |      Hi,貴州!     
貴州多措並舉開展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
2022-03-07 18:11:33來源:貴州日報編輯:羅淼責編:李勝蘭

  原標題: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地球家園——貴州多措並舉開展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

  生物多樣性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野生動植物是生物多樣性的重要組成部分,維繫著地球生態系統能量和物質循環,是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體的重要基礎。保護好野生動植物,對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生物安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等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貴州是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是中國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截至目前,全省已查明有野生動物11442種、維管束植物8612種,野生動物物種數居全國第三位,野生植物物種數居全國第四位。擁有黔金絲猴、黑葉猴、黑頸鶴、林麝、白冠長尾雉、銀杉、珙桐、梵凈山冷杉、貴州蘇鐵、輻花苣苔、單性木蘭、貴州金花茶等珍稀瀕危動植物。近年來,全省林業系統全力推動野生動植物保護,各項工作得到有序推進,初步取得了一定成效。

  制度建設逐步健全完善。先後出臺了《貴州省“十四五”野生動植物保護規劃》《關於發佈陸生野生動物禁獵區禁獵期的通告》《貴州省陸生野生保護動物造成公民人身財産損害補償辦法》等,強化了頂層設計,明確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思路和戰略願景,規範了野生動物獵捕等工作。目前,正在有序推進《貴州省陸生野生動物保護條例》立法和《貴州省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防控規劃》編制工作,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

  嚴厲打擊破壞野生動植物資源行為。全省各級林業部門與相關部門密切協作,開展了“清風行動”“綠盾行動”等專項執法行動。2021年,省林業局與省農業農村廳、省委政法委、省公安廳、省交通廳、省委網信辦、省市場監管局、貴陽海關、省郵政管理局等部門聯合發文,建立了野生動植物違法犯罪打擊整治工作廳際聯席會議制度,嚴厲打擊破壞野生動植物資源違法犯罪行為,堅決遏制野生動植物及其製品非法貿易。

  依託各類自然保護地開展野生動植物就地保護。截至2021年3月,全省有自然保護地318個,總面積為3438.9萬畝。下一步,貴州還將持續推進自然保護地優化整合,著力構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推動野生動植物資源就地保護。

  構建全省野生動物收容救護體系和疫源疫病監測體系。全省各市(州)採用委託或者購買服務等方式明確了野生動物收容救護機構,截至目前,全省共有野生動物收容救護機構15家。同時,全省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體系也初具規模,全省共設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站16個。還組織編印了《貴州省突發重大陸生野生動物疫情防控應急預案》等,為科學處置野生動物疫情提供保障。

  構建野生植物遷地保育體系。從2018年開始,我省就開始系統性推動全省野生植物遷地保育基地建設,構建以綜合植物園為主體,專類植物園、極小種群野生植物保育基地為補充的全省野生植物遷地保護體系。目前啟動了貴州中亞熱帶高原珍稀植物園升級改造和黔東南植物園等5個新建綜合植物園(中心)的建設,同步組織開展物種收集和保存。構建了以貴州林科院樹木園為代表的專類植物園(樹木園),收集保存珍稀木本植物種質資源。推進全省極小種群野生植物遷地保育體系建設,組織開展銀杉、白花兜蘭、峨眉含笑、單性木蘭、峨眉擬單性木蘭等極小種群物種遷地保育。

  組織開展各項資源調查。省林業局依託貴州大學等技術力量支撐,順利完成了全省第二次陸生野生動、植物資源調查、全省蘭科植物資源調查。其中,在植物調查中,發佈植物新種4種,貴州省首次記錄植物31種。在蘭科植物調查中,發佈貴州省新記錄蘭科植物23種,隸屬19屬,包括5個新記錄屬。同時,持續開展科普宣教活動。全省各地充分利用“世界野生動植物日”等重要時間節點,應用“傳統媒體+新媒體”的方式,多形式多層次地組織開展主題宣傳和野生動植物保護進校園、進社區、進保護區活動,普及保護知識和相關法律法規。

  下一步,貴州省還將深入推進野生動植物保護,在全面分析全省野生動植物保護狀況和存在主要問題的基礎上,科學佈局野生動植物保護、科研監測、公眾教育等工程,提高貴州省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能力,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有效的野生動植物保護體系,推動生態文明建設,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方春英)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