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特殊群體正向世界傳遞貴州好聲音。
來自東盟國家的留學生在貴州不僅學到知識,更化身貴州山水人文的傳播者,為世界開啟了一扇深度感知貴州的窗口。
在貴州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的課堂上,柬埔寨留學生翁思蕊的筆記本裏密密麻麻寫滿了關於“中國天眼”的相關知識的筆記,旁邊標注著母語的註釋。“第一次在課堂視頻裏看到‘中國天眼’時,我震驚得説不出話,”她回憶道,“回到宿舍我立刻把視頻分享給家人朋友,他們都在問:這是在貴州?”
翁思蕊與留學朋友參加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宣傳片拍攝
像翁思蕊一樣被貴州“硬實力”與“軟魅力”雙重吸引的東盟學子不在少數。自2008年以來,貴州以交流周為平臺,以高校合作為發端,將教育對外開放從高等教育延伸到職業教育、基礎教育。學生流動、人才培養、産學研合作、青少年交流……在對外交流的不斷深入中,貴州與東盟國家建立了廣泛而深入的合作網絡。
課堂之外,這些年輕的“Z世代”留學生正自發成為貴州故事的“傳播大使”。他們熟練運用社交媒體,將日常所見所聞所感,轉化為跨越語言與文化的生動內容。
緬甸留學生安南的TikTok賬號裏,一條記錄他在黔東南侗寨學唱侗族大歌的視頻,播放量破百萬。網友在評論區留言寫道:“這裡的歌聲,能連接人心,無關乎語言。”
安南在暨南大學參加活動
馬來西亞留學生林恩慈則化身“美食博主”。她的YouTube頻道專注于探索貴州街頭巷尾的獨特風味——從酸湯魚的酸爽熱辣,到絲娃娃的清新解膩,再到折耳根的神奇口感。她總會在視頻中加入馬來西亞相似菜品的對比,並幽默地講解:“折耳根?它像我們叻沙裏的那股衝擊感,第一次可能皺眉,但相信我,你會愛上這種‘冒險’!”
東盟留學生在貴州的學習生活,本身就是一部鮮活的國際傳播教材。
“朋友們,看這個土豆絲,裹滿辣椒面,是地地道道的貴州味道……”近日,在貴陽經開區舉辦的“數智‘黔’行·貴州特産直播帶貨體驗”活動上,外國留學生們邊調整鏡頭角度,邊用中文進行直播帶貨。
“數智‘黔’行·貴州特産直播帶貨體驗”活動
據了解,“數智‘黔’行·貴州特産直播帶貨體驗”活動,是2025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知行貴州”絲綢之路青年交流計劃的一項特色活動。來自泰國、斯裡蘭卡、俄羅斯、日本、越南等國家的12名留學生組成“絲綢之路青年團”,化身“黔貨推薦官”推薦貴州美食。
越南留學生表示,以前覺得直播就是賣東西,此次發現它更像是一場“文化秀”,通過美食也能讓外國人了解貴州風土人情,回去後會把此次經歷做成視頻傳播,讓更多越南朋友認識貴州。(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趙旭婉婷)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