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頻             直觀中國       |      老外在貴州       |       熱點專題       |      Hi,貴州!     
貴州:研學旅行拓寬旅遊發展空間
2022-04-06 10:07:02來源:天眼新聞編輯:羅淼責編:李勝蘭

  作為旅遊業態的一個重要增長極,研學旅行近年來發展方興未艾。

  今年2月,貴州省研學旅行協會公佈首批十大研學旅行基地,包括修文中國陽明文化園、十二背後景區、四渡赤水培訓學院、平壩塘約村、織金洞景區、百里杜鵑景區、棉花山·柑子衝研學示範基地、天眼景區、二十四道拐景區和貴州省青少年活動中心,涵蓋生態自然、歷史人文、紅色文化、農旅融合等,有力推動貴州省研學旅行持續、健康、有序發展。

貴州:研學旅行拓寬旅遊發展空間

  科普研學吸引更多團隊

  位於綏陽縣的十二背後景區,是教育部2018年評定的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該基地結合雙河洞國家地質公園、全國首個旅遊地學文化村落以及詩歌文化和非遺傳承等資源,根據小學、初中、高中不同學段的研學實踐目標,科學系統地開發了地質科普、自然教育、探險運動、詩歌非遺四大課程體系共21個課程,吸引了省內外學子前往研學。

  今年,圍繞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和老年人中醫藥康養研學旅行兩個主題,畢節百里杜鵑景區推出了7條研學旅行線路,提供1天、2天、7天、15天4個不同時長的課程。課程主題包括花卉研習、傳統手工藝、茶藝、農耕和中醫藥康養,遊客可在重走長征路、體驗種植杜鵑花等活動中,全方位感受百里杜鵑的自然風光和當地的民俗文化。

貴州:研學旅行拓寬旅遊發展空間

  地處黔南州平塘縣腹地的中國天眼科普基地,以“中國天眼”為核心開展的研學活動,吸引了海內外的“學生軍團”。該基地針對小、初、高不同年齡階段學生認知特點,連結課本內容,與“蜻蜓教育”共同研發了涵蓋四大類主題的12個天文相關研學課程,涵蓋天文學、地質學等7個方面,確保參加研學旅行的中小學生“看有所感、學有所獲、研有所得”。

  據基地負責人韓明陸介紹,小學研學課題名為《新球天梯》、初中研學課題名為《回望地球》、高中研學課題名為《致牛頓的信》,課程將幫助不同階段的學生了解宇宙環境是什麼、探測宇宙的方法是什麼等問題。“此舉填補了我省天文科普研學旅行的空白,為擴大科普研學旅行線路圖提供了有效參考。”

  開闢紅色農旅多條路徑

  紅色文化研學之旅是貴州省研學旅行的一個重頭戲。2021年10月中旬,四川省瀘州市第十五中學的50名學生奔赴習水縣土城鎮參與體驗四渡赤水研學之旅。3天時間裏,孩子們以走紅軍路、聽紅軍故事等為主要內容,在四渡赤水紀念館、紅軍醫院紀念館等地展開場館教學,並結合“四渡赤水”研學基地課程,通過發放任務卡的形式讓小小少年積極參與各項研學課程當中。

貴州:研學旅行拓寬旅遊發展空間

  從全國各地涌進四渡赤水培訓學院的研學團隊,讓習水縣土城紅色旅遊文化創新區亮色紛呈。記者了解到,習水縣以長征國家文化公園(習水段)建設為契機,推進習水紅色文化“研學旅”深度融合,充分利用四渡赤水培訓學院和四渡赤水革命研究中心這兩家當地的紅色教育培訓機構,開展拓展教學等課程研究與開發工作,著力打造“紅培之都”品牌。

  與紅色文化研學不同,農旅融合研學更注重實地的動手動身體驗。此次入選十大研學旅行基地的銅仁市棉花山·柑子衝研學示範基地,就是這樣的典型。眼下,該基地正陸續推出一系列集知識性、文化性、趣味性和互動性于一體的研學旅行線路、課程和項目,特色研學旅行品牌的打造作為首要目標。

貴州:研學旅行拓寬旅遊發展空間

  3月11日,5輛旅遊大巴將210多名湄潭一小學生,帶到湄潭縣復興鎮隨陽山村八角山景區,在帶隊老師組織下在茶産業示範基地開展研學活動。而在全省各地,這樣的農業研學鏡頭也隨處可見,各市州的種植大棚、新式農莊、花卉基地等,已成為熱門打卡地。

  探索貴州研學遊新路

  3月1日,來自北京、遼寧等地和貴州本地的陽明學專家學者、研究者以及愛好者匯聚貴陽,開啟本期陽明文化的貴州研學之旅。研學團隊分別對貴陽陽明祠、貴州孔學堂等進行參觀考察。

貴州:研學旅行拓寬旅遊發展空間

  研學遊具有市場大、延展長、可持續的特性,已成為教育旅遊市場的熱點,同時也是綜合實踐育人的有效途徑。在研學遊最集中的暑期,各種學生研學團隊分赴科普、紅色、農旅等基地開展活動。攜程網發佈的《2021暑期旅遊大數據報告》顯示,研學旅行已成為暑期定制遊的主力,研學旅遊産品較2020年暑期增長超過650%。馬蜂窩的統計數據則表明,2021年暑期“貴州研學一日遊”的搜索熱度上升35%,生態環境優美、人文積累深厚、紅色文化絢爛的貴州成為人們選擇的熱門研學遊目的地。

貴州:研學旅行拓寬旅遊發展空間

  深挖研學旅遊資源,進一步拉動旅遊消費,已成為促進貴州省旅遊發展的一個“驅動器”,各市(州)積極支持研學旅遊産業發展,紛紛推出相關研學線路或産品,“研學+農業”“研學+科普”“研學+紅色”“研學+文化”等業態繽紛呈現,極大地豐富了旅遊市場産品供給。省研學旅行協會會長劉黔表示,旅遊産品從早期注重接觸和覆蓋面的“打卡式”,逐漸向更多個性化需求轉變,同時也更注重深層次、主題化等方向的變化。貴州正著力打造一個“貴州研學”公共品牌,培育一支國內領先的高品質研學服務團隊,構建一套全省研學旅行服務安全標準,研發一套特色研學課程體系,建設和運營一個研學信息服務平臺,走出一條研學産業的貴州新路子。(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陸青劍)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