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頻             直觀中國       |      老外在貴州       |       熱點專題       |      Hi,貴州!     
烏江全線復航 “黃金水道”運力提升
2022-04-18 08:57:30來源:貴州日報編輯:羅淼責編:石麗敏

  2021年11月16日,貴陽港開陽港區北上長江首航儀式正式啟動,14艘貨船運載6800噸磷礦,從貴陽港開陽港區洛旺碼頭出發,前往重慶涪陵。因烏江沿線梯級電站建設中斷了近20年的貴州烏江水運全線首次大規模復航。

  此次從開陽港出發的磷礦石經過三天航運抵達重慶涪陵,再由大噸位船舶轉運,最終運抵安徽銅陵港。隨著後期更多船舶陸續建設投用,可極大增加烏江航運輻射能力,烏江將重現“黃金水道”的繁華盛景,充分發揮貴州交通水運出省通江達海的主要通道作用。

  省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監督局、省地方海事局黨委書記蔡光蓮表示,舉行此次啟運工作,既是落實省委省政府加快水運建設的部署要求,也是水路交通助力全省經濟發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責任擔當,更是水運企業加速推動烏江水運繁榮復興,服務沿江經濟社會發展的具體行動。

  貴陽港開陽港區是黔中經濟區和貴陽市通江達海的唯一港口,是貴州省水運大通道北入長江的門戶,是貴州省連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長江經濟帶、長三角經濟區的“橋頭堡”。此次14艘貨船從開陽港出發,標誌著黔中地區的水運門戶已經打開,為“黔貨出山”開闢了新的戰略通道,為“産業互聯”提供了新的路徑選擇,為“強省會”行動注入了新的發展活力,同時,也為開陽加快對外開放和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築牢了堅實支撐。

  烏江是長江八大支流之一,也是貴州第一大河,自古以來就是貴州聯通外界的航運要道,2003年後,因梯級水電站修建,“黃金水道”一度斷航。貴州決心全力打通,2015年,完成烏江渡以下在建水電樞紐通航設施、構皮灘翻壩運輸系統工程建設;2018年,隨著構皮灘水電站通航設施工程建成,烏江幹流通道“最後一顆紐扣”被解開,貴州“北入長江”黃金水道夢想再度實現;2020年6月,貴州省交通運輸廳與貴州烏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就烏江航道通航設施運行維護管理達成協定,標誌著烏江水運發展進入新階段。

  烏江全線復航,喚醒了昔日的“黃金水道”,社會各界充滿發展信心,激活了發展動能。“內河航運憑藉其運能大、低碳環保、區位優勢和集聚效應等特點,可有力帶動流域産業經濟帶發展,隨著烏江航道運力提升,烏江流域貴州段正形成相應的物流集群,促進了沿江工業發展,增強了與省內其他産業園區的聯動,烏江航線成為區域經濟産業的‘黃金水道’。”省航電開發投資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齊説,2022年以來,公司共投入13艘500噸級船舶進行磷礦石、烏江特大橋構件運輸,已累計完成貨運量2.5萬噸,正在帶動相關産業佈局發展。

  王齊介紹,水運繁榮可有效帶動沿江形成相關産業經濟帶,航運運力越大帶動産業發展的力量就越大。接下來,公司將增加船舶數量,目標是擁有200艘500噸級的船,形成規模化、常態化的運輸船隊,提升服務能力。“不少企業看中了水運的需求和潛力,都計劃加入烏江航運事業。”王齊説。

  省航電開發投資有限公司旗下負責烏江航道運輸的貴州沿河烏江輪船有限公司經營負責人朱昭富告訴記者,公司在2021年投資4700萬元完成了13艘500噸級貨船建造,是目前烏江航線的主要運輸力量,公司計劃在2022年投資2億元完成50艘500噸級船舶的建造工作。

  貴州順爾得物流有限公司負責人鄔代理介紹,公司依靠貴州沿河烏江輪船有限責任公司的運力,每年有10萬噸磷礦通過烏江航線從開陽運往涪陵,數十萬噸硫磺通過烏江航道從省外運往開陽。

  目前,烏江復航直接帶動了沿江鋼架結構加工、船舶維修、船上設備生産加工等行業的發展,因碼頭效應形成了一定規模的公轉水物流園,思南縣將思南港邵家橋港區定位為“黔東北樞紐港”,並已開始對港區後方陸域開展物流園區規劃,計劃讓碼頭物流帶動生産加工服務等領域,提升區域經濟活力。(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申川 劉力維)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