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貴陽4月22日電 題:踐行高品質發展的“辯證法”
新華社記者李自良、潘德鑫
貴州有很多短板和“軟肋”。比如生態比較脆弱。比如“地無三尺平”。比如,由於歷史等多方面原因,經濟社會發展水準總體滯後。
化劣勢為優勢,在追趕中轉型,有堅守更有創新,弱鳥可望先飛,貴州積極探索實踐西部地區高品質發展的辯證方法。
劣勢與優勢
曾因冬季凝凍“聞名”的貴州六盤水市梅花山,近年來創新資源利用理念和路徑,立足低緯度高海拔的特點,搶抓國家冰雪運動發展戰略機遇,建成雪道佔地面積9萬餘平方米、可容納5000人的滑雪場。如今,該滑雪場已成為南方滑雪“網紅打卡地”。
劣勢有多大,發展的潛力和追趕的動能就有多大。從避之不及的“冰疙瘩”到備受追捧的“熱資源”,梅花山的嬗變是貴州正視先天劣勢,並努力將其轉化為後發優勢的一個生動案例。
面對“天無三日晴”的氣候劣勢,貴州利用其夏季涼爽、空氣負氧離子含量高等特點,一方面著力打造中國南方數據中心示範基地,一方面大力發展以“避暑遊”為代表的旅遊業。
面對“地無三尺平”的地理劣勢,貴州立足“八山一水一分田”實際和山區立體氣候,大力發展獼猴桃、刺梨、茶葉等山地特色農業産業。
面對“人無三分銀”的經濟劣勢,近年來,貴州將打贏脫貧攻堅戰、推進鄉村振興作為補齊短板、改善民生、實現跨越發展的機遇和動力。
如今,貴州已成為中國乃至全球聚集超大型數據中心最多的地區之一。2021年,貴州旅遊及相關産業增加值突破1000億元,農業增加值、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同比增長7.7%、10.4%。
追趕與轉型
和不少西部地區一樣,長期欠發達、欠開發和生態環境承載能力弱的實際,決定貴州高品質發展必須處理好“趕”和“轉”的關係:既要在追趕中轉型,也要通過轉型加快追趕步伐。
2021年,貴州地區生産總值同比增長8.1%,兩年平均增長6.3%、增速繼續保持在全國“第一方陣”。與此同時,森林覆蓋率提升至62.12%,中心城市空氣品質優良比率在98%以上,主要河流出境斷面水質優良率保持在100%。
在經濟保持平穩較快增長的同時,貴州改造提升白酒、煤電等傳統産業,發展壯大大數據、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新興産業,著力構建契合時代特徵、富有貴州特色的現代産業體系。
在貴州盤江精煤股份有限公司山腳樹煤礦地面調度室的大螢幕上,地下數百米的採煤、掘進、通風、機電、運輸等環節的運行狀況一目了然。
始建於三線建設時期的山腳樹煤礦借助大數據、5G等技術手段,加快智慧化建設,“減人增效”效果明顯:一個採煤班組由15人左右減至7人左右,礦井生産能力也從180萬噸升至400萬噸。
近年來,貴州實施“千企改造”“萬企融合”推動大數據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帶動超6000戶像山腳樹煤礦這樣的企業與大數據進行深度融合,核心應用“上雲”企業超過2萬家。
堅守與創新
進入“十四五”,貴州既與全國一樣面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的三重壓力,又存在自身結構性、體制性、週期性問題的制約,穩增長壓力加大,高品質發展任重道遠。
正值“爬坡上坎”、又肩負“闖新路、開新局、搶新機、出新績”新使命的貴州,應當如何穩住良好發展態勢,在質的大幅提升中實現量的持續增長,進一步縮小與全國的發展差距?
“從‘新’出發,守底線,走新路。”貴州如是作答:在新發展理念指引下,堅持以高品質發展統攬全局,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深入實施鄉村振興、大數據、大生態三大戰略行動。
從“新”出發,要守住優良生態環境這個最大發展優勢和競爭優勢,打造生態文明建設先行區。
從“新”出發,要推動發展方式從投資拉動為主向需求協同拉動轉變、從政府主導為主向有效市場與有為政府共同作用轉變,大力優化投資結構,加快推動産業轉型升級。
從“新”出發,要發揮改革的先導和突破作用,大膽試、大膽闖、主動改,加快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深化國企國資改革,全面優化營商環境。
知弱與自強
“弱鳥可望先飛,至貧可能先富。”弱鳥先飛,既要有“知弱”的自警勇氣,也要有“先飛”的自強志向。
曾為“天下第一貧瘠之地”,10多年前GDP也僅佔全國百分之一的貴州,一度長期處於中國經濟“洼地”。
知不足而勠力後進,欲先飛必竭力展翅。過去10年,在國家支持和東部地區幫扶下,貴州奮起直追,綜合經濟實力穩步提升,高品質發展的基礎不斷夯實。
認清差距,寧願苦幹不苦熬的精氣神,成為貴州後發趕超、奮力攀高的內生動力。即便在今天,貴州也清醒認識到:
雖然經濟增速持續保持在“第一方陣”,但起點低、家底薄、短板多的局面還沒得到根本性改變,産業發展總量和結構都還有明顯差距;
雖然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但民生領域仍存不少短板弱項,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任務依然艱巨,共同富裕也面臨“蛋糕”不夠大的制約;
雖然在大數據發展領域搶到先機,數字經濟增速連續6年位居全國第一,但大數據産業規模較小,對經濟增長的拉動力有待提升。
面對差距,貴州要求全體黨員幹部,自覺扛起新時代西部高品質發展的重大使命,爭當攻堅克難的奮進者、不當怕見風雨的“泥菩薩”,以不甘平庸、開拓進取的狀態,為改革闖新路、為發展破難題。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