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盛夏時節,在貴州省黔南州甕安縣珠藏鎮豐岩村雙池渡口,河湖志願者盧錫永夫婦,十六年如一日的投身在河湖垃圾清理當中,用實際行動守護烏江的美麗。
盧錫永(左)夫婦在小木船上清理河面垃圾
在烏江雙池渡口的河面上,一艘小木船載著兩人在水上前行,盧錫永掌舵,妻子冉戌英手持抄網撈著水面上的垃圾。他們的最後一小段渡船巡河,也用了快半個小時。盧錫永夫婦把在河面上打撈的一袋垃圾從船上拿了下來,放在路旁,近60歲的兩人汗流不止。之後,身穿著志願者紅色馬甲的夫婦倆,在不遠處岸邊的居所裏拿出鐵鉗與竹背簍,開始清理岸邊的垃圾。
“這裡是‘洄水灣’,是水流回轉的地方,很多垃圾由於水流的回轉會匯聚過來。我們在河面上撈到了不少的垃圾,那麼在退潮後,岸邊垃圾應該會有點多,我把岸上的垃圾再清理下。”盧錫永一邊彎腰撿拾著垃圾,一邊説。
盧錫永(右)夫婦清理岸上垃圾
經過兩人近2小時的努力,垃圾箱塞滿了5大袋垃圾,雙池渡口的河岸環境煥然一新。
“我今年59歲了,我是生在河邊長在河邊,這條湖邊就是我家裏的一塊院壩。”回到岸邊居所的盧錫永笑著説。盧錫永從小就在水邊長大,幼時與小夥伴戲水玩耍,農忙和父母親取水灌溉,閒暇學習開船擺渡,盧錫永與家門口的這條大河結下了不解之緣。
2006年,為改善生活,盧錫永在當地政府進行登記,幹起了擺渡的活兒,往返接送兩岸渡河的人,每年政府補貼燃油費,自己每日靠著行人支付的船費,再種點莊稼,日子過得還行,他也對這條“母親河”愈發有感情。在日常擺渡中,只要看到水面上有啥臟東西,他就會將其打撈上來,維護渡口環境。
近6000個日夜,不論嚴寒酷暑或是寒風凜冽,盧錫永夫婦都會每天駕船奔波往返相距15公里遠的兩個渡口,處理網箱、鐵桶等漂浮垃圾,也堅持定期到河邊巡視清理,默默無聞,用實際行動守護者“母親河”的美麗。
美麗的烏江雙池渡口
近年來,甕安以河湖長制為抓手,大力開展常態化治理,形成了民間河湖長和河湖管理保護志願者等組成的長效保潔和管護隊伍,護水愛水多方聯動、全民共管,甕安縣呈現出“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美麗河湖景象。(文/圖 盧泰銘 李航 盧錫江)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