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頻             直觀中國       |      老外在貴州       |       熱點專題       |      Hi,貴州!     
貴州:從一個小山村看鄉村籃球賽的“市場化”之路
2022-08-08 10:29:34來源:新華每日電訊編輯:羅淼責編:李勝蘭

  新華社貴陽8月7日電(記者羅羽)獎金總額超20萬元;參賽球員包括CBA、NBL退役和現役運動員;線下和線上觀賽人數最高分別為5000多人、5萬多人……這是近日在貴州省中部一個叫作大屯的小山村獨立舉辦的一項鄉村籃球賽的寫照。

  伴隨這個夏天一起“火熱”的,還有貴州的鄉村籃球。今年,大屯村通過提升獎金額度、設置“外援”制度、實行線下售票和線上付費觀賽等舉措,走上了一條差異化、市場化的道路,掀起了一股“籃球風暴”。

  鄉村“籃球風暴”

  “比賽設置了一到六等獎,獎金總額超20萬元,其中冠、亞、季軍獎金分別為10萬元、6萬元和3萬元。”2022年大屯村全民健身“鄉村振興”杯籃球賽組委會主席朱勤松介紹,這是大屯村籃球賽有史以來獎金最高的一次。

  大屯,一個坐落在貴州省安順市平壩區樂平鎮的小山村,全村村民625戶、2136人。近年來,大屯村因連續舉辦高水準鄉村籃球賽而在網絡大火。

  朱勤松介紹,今年大屯村在提升獎金額度的情況下,實行“3+2(場上3名省內球員和2名省外外援)”制度,吸引了28支來自貴州各市州的參賽球隊,隊員包含來自CBA、NBL、CUBA等聯賽的退役和現役運動員。

  NBL陜西信達隊球員董健是參賽球隊“三分地”的“外援”之一,他的球隊在8月5日的總決賽中以3分之差獲得亞軍。“前後打了六場比賽,感覺大屯村籃球賽的競技水準挺高。”他説,觀眾也很熱情,尤其是決賽現場,場館爆滿,五千多名觀眾同時吶喊助威,氣氛熱烈。

  “過去還是露天球場時,觀賽人數最高超萬人。”朱勤松説,今年大屯村將球場改造成封閉式球館後,自7月18日開賽以來,平均每晚的觀賽人數約為3000人。年近80歲的村民薛國強幾乎每場比賽都未落下。“比賽每晚八點打,我每晚七點左右就來佔座了。”他説,“球員水準高,比賽很好看。”

  “文化傳統”背後

  “籃球賽是貴州各地鄉村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已成為一種文化傳統。”63歲的村民朱玉昌介紹,以大屯村為例,早在20世紀50年代,當地就開始舉辦籃球賽;到了80年代,比賽改為每四年在春節舉辦一次,叫作“錦標賽”;近年來才改在每年的夏秋舉辦。

  “獎品從最早的運動服、自行車、電視機、摩托車等到如今的現金,分量不斷提升。”朱玉昌説。

  朱玉昌介紹,村裏先後多次重建、改造和提升籃球場地。“最早在泥地裏打球,用的木質籃板,雖然條件差,但大家極富熱情。”他説,如今的籃球館先後經過村裏集資、東西部協作資金支持等進行修建、完善,安裝了燈光、降溫系統、計時器和計分顯示屏等專業化系統設備,“不斷提升的硬體水準為籃球賽的開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貴州省體育局群體處處長靖琦偉表示,與日前在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臺江縣臺盤鄉落下帷幕的貴州省美麗鄉村籃球聯賽黔東南州半決賽一樣,無論是政府搭臺、群眾唱戲,還是群眾搭臺、自我唱戲,鄉村籃球賽大火的背後,是群眾對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

  這背後,更離不開各級政府的不懈努力。

  據悉,2006年,國家體育總局等部門正式啟動的農民體育健身工程,以行政村為主要實施對象,基本建設包含一個混凝土標準籃球場。2020年底,貴州實現了全省15168個行政村農體工程全覆蓋,為鄉村辦賽創造了條件。

  專業+市場 推動賽事可持續發展

  有了硬體支持,還需要強大的軟體支撐。

  大屯村駐村第一書記劉振政説,舉辦鄉村籃球賽,很考驗一個地方的組織能力、經濟能力和專業水準,“光靠申請政府經費或村裏集資,很難長久維持比賽;缺乏組織協調能力,賽事運營容易出現場內外問題;沒有專業水準,無法處理比賽中可能出現的紛爭……”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今年以來,大屯村嘗試走市場化的籃球賽運營道路:成立籃球運營公司,負責線下售票和線上付費觀賽事宜;聘請專業安保、裁判、醫療等團隊;組建賽事組委會、後勤隊伍等,打造鄉村籃球賽運營的專業化管理和組織架構。

  “推行線下門票和線上付費觀賽是為了平衡賽事成本。”大屯村村級合作社常務理事長朱勤黎介紹,每年大屯籃球賽的賽事成本高達數十萬元,全部由村裏出資,壓力不小。市場化改革後,線下門票和線上付費收入實現了成本覆蓋,産生了部分收益,推動賽事可持續發展。

  同時,專業的裁判等團隊,保障了比賽的公平公正。“如今的鄉村籃球賽已不僅是娛樂性賽事,其競技性也在提升,專業的團隊坐鎮,才能化解賽事糾紛。”朱勤松説,“比賽只有做到公平公正,才能擁有長久生命力。”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