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頻             直觀中國       |      老外在貴州       |       熱點專題       |      Hi,貴州!     
貴州:匯聚高素質人才 賦能高品質發展
2023-04-21 11:18:40來源:貴州日報編輯:羅淼責編:李勝蘭

  一年之計在於春,發展之要在於人。

  每逢四月,“人才日”系列活動和人才博覽會精彩紛呈,一系列“敬才”“讚才”“引才”之舉,吸引千萬人才關注貴州、匯聚貴州,呈現出“春風楊柳萬千條”的好景。

  “人才引領,一路黔行。”貴州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做好新時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堅持“人才是第一資源”,真心愛才、悉心育才、傾心引才、精心用才、暖心留才,奮力推進人才大匯聚,為推進高品質發展、全面開啟多彩貴州現代化建設新征程提供堅實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

  聚焦重點領域招才引智

  3月18日,一場主題為“智慧農業助力農業強國建設”的報告會在貴陽舉行,主講人是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唐華俊。作為省農業農村廳柔性引進的農業行業領域高端人才,他領銜的“耕地保育創新人才團隊”正與貴州省土壤肥料研究所合作攻關關鍵技術。

  像唐華俊一樣青睞貴州的高層次人才還有很多。2022年3月,貴州大學柔性引進中國工程院院士、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專家譙仕彥,全職引進科技部中青年科技領軍人才、農業農村部燕麥蕎麥産業技術體系飼草及副産物綜合利用崗位科學家楊富裕。6月,貴州商學院正式聘請中國工程院院士、通信與信息系統專家陳鯨擔任貴州省數字經濟與網絡安全重點實驗室(籌)首席科學家。9月,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農業大學教授羅錫文及團隊來到思南縣塘頭鎮,開展“無人農場”相關技術現場演練……

  以業聚才,招引同頻。聚焦主戰略、主定位,圍繞重點産業發展、重點領域創新、重大項目建設、重點學科提升,突出“急需緊缺”,實現人才與發展需求“靶向”對接,推動人才供需精準匹配,貴州在高層次人才引進上下足功夫。

  ——政策更完善,導向更明確。制定重點人才引進目錄,優化整合貴州省百千萬人才引進計劃,力爭用10年左右時間,從省(境)外引進百名以上領軍人才、千名以上拔尖人才、萬名以上優秀人才。探索建立“平臺引才”“以才引才”,以及行政指導下“柔性引才”等新機制,給予不同類別、不同層次人才差異化、多元化政策措施支持。

  ——措施更多元,方式更靈活。積極探索“揭榜挂帥”“一事一議”“人才蓄水池”等引才模式,用好用足優化貴州人才博覽會、國有企業專場招聘會、省外知名高校專項人才招聘、文旅融合創新人才共建共享平臺等引才平臺,創新使用“書記(市長)雲端引才”、專家院士精準薦才等引才形式,持續拓寬引才聚才渠道,增強人才招引驅動力,以最大誠意吸引人才。

  ——保障更到位,支持更有力。給予不同類別、不同層次人才差異化、多元化的政策措施支持。對將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且作出重要貢獻的創業人才,給予最高250萬元獎勵;引進的科技創新人才、技能人才對地方經濟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給予最高100萬元獎勵。同時,向認定引進人才頒發“優才卡”“高層次人才服務綠卡”,持卡人按規定享受醫療服務、子女入學、配偶安置、金融服務等優惠政策。

  用一賢人則群賢畢至。7名“兩院院士”引來了,國家級人才計劃領軍人才、“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等9名國家級領軍人才紮根了,20個科技特派團、廣東省選派的校長教師及醫護人員“團組”進駐了……一批各領域的高層次人才在不同崗位上各展所長,持續為貴州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輸送“源頭活水”。

  培育人才夯實發展之基

  “只要我在一天,就要更好地發揮中醫特長為病人服務,為中醫學的發揚傳承奮鬥。”貴州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主任醫師、教授何成瑤,從醫近60年,以精湛的醫術救治了無數患者,2022年獲國醫大師稱號。

  “我要做永不熄滅的‘燈塔’,認真做好傳幫帶,培養更多工匠人才。”貴州航天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林泉電機事業部數控組組長、數控特級技師張勇2022年獲得“第十六屆中華技能大獎”。

  …………

  用才之基在於儲才,儲才之要在於育才。

  貴州堅持把培養與引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大力實施“育才工程”,加強育才平臺建設,1200余個國家級、省級等重點平臺協同發力,各級各類産業園、孵化園、創業園遍地開花,重帥才、識英才、育匠才,構建數量充足、規模宏大、結構科學、素質優良的“人才金字塔”,推動各類人才創造活力競相迸發。

  優化高端人才培養,讓“塔尖”更精。通過啟動貴州省高層次人才遴選培養計劃優化整合工作,推動建立覆蓋全面、銜接有序、梯次遞進的人才培養體系。2022年,共遴選培養高層次人才260余人,培養國家級人才計劃入選者、“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醫大師等國家級領軍人才11人。

  注重優秀青年人才培養,讓“塔身”更強。持續實施“優秀青年科技人才培養計劃”“黔醫人才計劃”“黔靈名師”等青年骨幹人才計劃,培養各類優秀青年人才1000余人。中組部將貴州納入“組團式”選派“西部之光”訪問學者試點省份,25名青年人才參加“西部之光”訪問學者計劃。

  加強基礎性人才培養,讓“塔基”更牢。持續實施“特崗計劃”“國培計劃”“三區教師支教專項計劃”“農村訂單定向免費醫學生計劃”等人才服務基層計劃項目,培養教育、醫療等領域人才14萬餘人。實施“技能貴州”行動,培育“貴州技工”“貴州繡娘”“粵菜師傅”“南粵家政”等高級工以上高技能人才7.78萬人。

  改革創新激勵建功立業

  第22批赴黔博士團15名成員立足自身優勢,積極助力貴州發展。郭盛作為其中一員,在貴州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挂職後,爭取保險資産管理機構在貴州投資實體經濟,項目資金位居西南地區第1位。

  張馬忠、陳振光、石永勇……隨著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的建設推進,來自北京積水潭醫院、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廣東省中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浙江省人民醫院的專家資源集聚貴州,造福廣大患者。

  …………

  體制順、機制活,則人才聚、事業興。貴州深化人才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用人機制,對人才政策系統集成,優化升級,充分釋放改革紅利,激活一池春水。

  在服務上善做“加法”。用好“人才之家”“人才熱線”,推行人才服務專員制度,努力為人才提供個性、精準、優質服務。發放高層次人才津貼和住房補貼1.27億元,新增人才公寓1萬餘套、“青年人才驛站”1200余個。

  在管理上樂做“減法”。修訂22個職稱系列評審條件,將職稱評審權限全部下放至省直行業主管部門、市州和用人單位,制定印發授權清單、指導省屬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切實為人才鬆綁,給予人才最大的信任。

  在激勵上敢做“乘法”。建立多層次激勵機制,發動全省2.3萬名農技人員深入基層一線,參與基礎性示範服務和農業技術創新“揭榜挂帥”;鼓勵70余名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人才到貴陽貴安兼職創新或合作項目,充分發揮“乘數效應”。

  在評價上勇做“除法”。破除不利於人才成長的體制機制障礙,卸除“四唯”包袱,做到不拘一格“評”人才。修訂省管專家評審等多項人才評價標準,分級分類制定人才評價細則及培養項目;持續開展“唯帽子”問題常態化治理,根據實際工作需要和崗位職能建立更符合貴州實際的人才考核評價體系。

  踏上新征程、啟航向未來。貴州高品質發展其時已至、其勢已成。貴州正以識才的慧眼、愛才的誠意、用才的膽識、聚才的良方,誠邀天下英才,共同書寫多彩貴州現代化建設的新篇章。“人才日”系列活動和人才博覽會向海內外發出了貴州招才引智的“最強音”:多彩貴州,歡迎您!(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姚遠)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