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企業辦理建設工程驗收竣工備案,要在兩個系統進行申報,過程操作較複雜,需要約一週時間。有了電子證照,一天就能辦完,不用來回跑。”在黔南州龍裏縣政務服務中心窗口前,貴州雙龍三匯物流有限公司辦事員王峻直言,推行“電子證照”後的便利觸手可及。
日前,龍裏縣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為貴州雙龍三匯物流有限公司辦理竣工備案時,首次通過工改系統與貴州省建築業監管和公共服務平臺進行合併辦理,這是龍裏縣第一張竣工備案驗收電子證照,體現了貴州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的新成效。
圍繞精簡行政審批、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等經營主體的關切,貴州省發佈了2023年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要點,進一步提升行政審批規範度、辦事創業便利度、監督管理精準度,加快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更大力度為各類經營主體投資興業破堵點、解難題。
提升行政審批規範度
在貴州雙龍航空港經濟區政務服務中心設立的“園區事園區辦”服務專區,提供辦理工程項目前期手續、人才需求、項目落地、招商引資政策諮詢、幫辦代辦服務等方便企業辦事的服務。該中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專區對涉企事項清單進行精準梳理,目前已組織梳理本級可辦涉企政務服務事項清單300余項,按照涉企事項,應駐盡駐、應接盡接。
貴州省大力推行“同標準、無差別”標準化審批服務,最大限度減環節、減材料、減時限、減費用。其中,僅企業開辦就已實現7個環節事項“一次提交、信息共享、同步辦理、限時辦結”,申請材料從2018年的17份壓減至目前的5份,企業開辦平均時間從2018年的7.6天壓減至目前的1天。
同時,推進審批流程再造,重點推行服務事項、業務流程標準化。按照流程最簡化、時限最短化、材料標準化的要求,優化辦事流程,編制標準化的辦事指南表和一次性告知書,做到一事項一標準、一流程一規範。
貴州省還優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通過梳理明確事項涉及範圍,優化審批流程,建立完善審批清單服務機制,形成審批事項清單3.0版,一張通俗易懂、一目了然的事項清單,使項目申報更加方便快捷。
接下來,貴州省將動態調整行政許可事項清單,推動制定行政裁量權基準,進一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進一步推動服務提質增效。
提升辦事創業便利度
前不久,弘松汽車服務有限公司在金沙縣政務服務中心辦理了企業開辦所有事宜。“以前註冊成立新公司需要花費一兩周時間,現在一天就能把所有流程走完,包括營業執照辦理、刻章、稅務登記、社保和公積金辦理等。”該公司辦公室負責人張沙説。
為持續壓縮企業開辦時間,金沙縣實行“企業開辦一件事”集成辦理。企業僅需在設立登記環節填報一次信息,便可全程復用。同時,實行“零費用”開辦企業,推出免費刻製印章、免除銀行開戶費等惠企措施。
貴州省政務服務中心業務一處事項管理科科長陸明靜介紹,全省正著力打造“一件事一次辦”創新試點地區。31個地區在國家“一件事一次辦”所列辦理事項的基礎上,疊加更多關聯的政務服務事項;4個地區試點針對申請人實際辦理過程中需要跨市縣兩個層級進行辦理的多個事項整合為“一件事”;2個地區正在嘗試申請人實際辦理過程中需涉及多個區域聯動辦理的事項整合為“一件事”。
優化政務服務,堅持改革賦能。提升辦事創業便利度,依然是當前和下一階段的工作重點,貴州政務服務系統正聚焦“一網一窗通辦”改革,打造溫馨的全鏈條、全要素、全週期服務“企業之家”,深化“一窗通辦‘2+2’模式”改革,提升“一網通辦”改革實效,加快實現高頻場景“一件事一次辦”,探索“跨省通辦”新模式。
提升監督管理精準度
深化“放管服”改革,既要簡政放權、加速審批,激發經營主體活力;又要放管結合,提升監督管理精準度,營造公平有序、包容審慎的法治環境。
日前,貴州省市場監管局印發了《2023年度省級“雙隨機、一公開”抽查工作計劃》,全力推動“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數據全量匯聚至“互聯網+監管”系統。對不同信用風險程度的企業實施差異化監管,對違法失信企業實行重點關注、嚴格監管,提高監管的及時性、精準性和有效性。
安順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在自建電子監管平臺原有在線監管、在線受理投訴、風險預警、視頻監控等功能基礎上,創新地在工程建設、政府採購領域出具“項目監管報告”。目前,已為該市交易項目出具監管報告近400份,有力地提高公共資源交易監管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提升了安順市公共資源交易監管效能。
作為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的重要舉措,今年,貴州將深入推進跨部門綜合監管,強化“互聯網+監管”系統平臺應用和數據歸集能力,持續推進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做好直達資金常態化監控,提高公共資源交易監管品質和效率,做好涉企收費專項整治,持續推進藥品安全監管,加大知識産權運用和保護,推進醫保基金安全監管,推進藥品監管體系和能力建設。(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江婷婷)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