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貴州省委、省政府與國務院國資委在京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支持貴州在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上闖新路。
4月19日,貴州林業産業央地深度合作開啟,中林(貴州)集團有限公司在貴陽揭牌成立,計劃在貴州建設2000萬畝國家儲備林。
4月24日,貴州與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簽署深化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深化能源領域合作,助推貴州新型綜合能源基地建設。
今年以來,貴州與國務院國資委、各中央企業密切溝通、聯動,聚焦中國式現代化的貴州實踐,推動央地合作向更寬領域、更深層次、更高水準邁進。
優勢互補擴大在黔投資
近日,位於貴陽市烏當區的國藥集團西部醫療産業園正搶抓建設工期。該項目投用後,將圍繞醫療器械生産製造、醫藥産品生産製造和醫藥産品流通服務三大環節運營,帶動貴州省醫療大健康産業形成集群優勢。“十四五”期間,國藥集團還將圍繞醫藥健康全産業鏈與貴州持續拓展合作領域,佈局全省市場,開展集中帶量採購等項目。
中國石化織金50萬噸/年PGA(聚乙醇酸)項目正在加緊施工。項目預計6月完成全部場平工程,2025年6月一期工程建成投産。數據折射發展信心,該項目總投資約237億元,既體現中國石化集團對貴州能源化工産業發展前景的信心,也為産業未來延鏈提質打下了堅實基礎。
今年初,國務院國資委對中央企業提出“一增一穩四提升”目標,其中,凈資産收益率成為考核央企投資的新指標。在堅持“投資必問效、無效必問責”的基礎上,在聚焦央企主責主業和貴州主戰略主定位的交匯點,一季度一批央企在黔投資重大項目穩步推進抓落地。
2月,國務院國資委印發《關於做好2023年中央企業投資管理進一步擴大有效投資有關事項的通知》,該通知釋放央企有效投資穩存量、拓增量的信號,為貴州提供了強化與央企對接、引導央企在黔投資的嶄新機遇。貴州全力以赴圍繞“四新”主攻“四化”,堅定不移推動高品質發展,大力構築吸引投資的“強磁場”。
聚焦重點加速産業變革
當前,儲能市場需求較大。中國振華電子集團有限公司盯緊行業發展趨勢,在發展鋰電材料基礎上,加快佈局鈉電材料産業。
去年上半年,該集團旗下貴州振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接連推出第一代和第二代層狀氧化物鈉電正極材料,在産業鏈上游搶佔鈉電發展先機。1月至2月,企業鈉電正極材料已實現十噸級銷售量。
4月16日,國內儲能電池生産巨頭寧德時代發佈信息顯示,鈉離子電池首發落地奇瑞車型。消息一齣,國內鈉電材料産業加速擴産增能。
振華新材相關負責人介紹,借市場利好,該公司正在加速推進鈉電正極材料量産、擴産。在風雲變幻的市場環境,既有産業或將面臨飽和過剩困局,公司還將持續創新提升産品性價比,突破資源瓶頸,開發新産品。
一直以來,央企在資本、科技、管理、人才、市場和産業鏈供應鏈等方面具備硬實力。發揮央企在地方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中的“領頭羊”作用,能夠有力地助推當地高品質發展和現代化建設。
3月,中車貴陽車輛有限公司獲評國家級“綠色工廠”。僅僅是將噴塗生産線的溶劑型塗料換為水性漆後,每年就能減少生成450余噸的揮發性有機物。
作為全國重要的萬輛鐵路貨車修理基地,該公司綠色轉型之路越走越穩,2022年,在相關生産能耗大幅降低基礎上,企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20.4%,發展有“面子”,更有“內涵”。
下一步,貴州將找準合作契合點,充分發揮在黔央企的産業鏈建設主體支撐和融通帶動作用;圍繞“六大産業基地”建設,佈局新賽道、謀劃新項目,集聚更多央企人才到黔建功立業。
完善機制優化發展環境
繼引進中核匯能貴州能源開發有限公司、中電建新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貴州分公司、國家電力公司全資子公司貴州國燦能源有限公司後,貴陽高新區再引能源央企入駐。
“4月初,東方智慧風電製造基地落地園區沙文産業園,由中國東方電氣集團有限公司聯合貴州長通集團共同建設。”貴陽高新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此前園區多次主動了解企業訴求,全力為企業做好“保姆式”落地服務。項目投産後,預計年産值超20億元,可助力全省風電開發項目節約交付時間、縮短運輸週期,推動風儲資源就地開發轉化步伐。
貴陽市白雲區設立央企服務工作專班,緊緊圍繞央企的生産及發展需求,做好服務和招商工作。
烏當經開區組建園區事項幫辦代辦陪辦團隊,實行“五個一”跟蹤服務機制,助推國藥集團西部醫療産業園等央企項目加快落地。
放眼全省,各地各部門正加大對接力度、強化協調服務、加強配套保障,為中央在黔企業做強做優做大營造良好環境。
省國資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按照《國務院國資委貴州省人民政府關於支持貴州在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上闖新路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相關內容,會同各市州政府和省直有關部門單位,紮實抓好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的項目化、具體化,指導各市州政府和監管企業切實做好基礎工作,推動項目落地,確保各項工作有落實、出實效。同時,緊盯“央企所能,貴州所需”,用好中央企業幫扶資源,主動做好協調服務,及時跟進中央企業定點幫扶項目實施。(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管雲)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