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來夏又至,棲息越冬的候鳥奔赴遠方,在成群黑葉猴現身的貴州省六盤水市水城區野鐘鄉,被綠色“包圍”。這裡,滿山蔥蘢,綠意盎然;溝谷山坡,綠毯茵茵。
如今,綠色是野鐘鄉最靚麗的底色,但也一度是這裡最缺乏的顏色。
過去珠江上游北盤江畔的野鐘鄉,曾是水城區的“窮鄉僻壤”——轄內,高差千余米的懸崖與陡峭的山峰對峙,如劈似削、交通落後、無礦産資源。
20世紀90年代,野鐘鄉荒漠化、石漠化嚴重,森林資源匱乏,生態環境惡劣,導致這個鄉在脫貧致富的路上舉步維艱。
2014年,在産業結構調整中,水城區精準選擇刺梨作為農業産業結構調整的主導産業之一,全産業鏈打造、全要素鏈結合、全利益鏈聯結,推動“農産品變工業品、工業品變健康消費品”,讓“優勢資源”轉化為“優勢産業”。
隨後,野鐘鄉黨委政府開展農業産業結構調整工作,將黨支部建在産業鏈上,黨員聚在産業鏈上,群眾富在産業鏈上,讓群眾緊密地團結在黨支部周圍。
人心不齊,村委會站出;土地整合受阻,村支部分頭動員;種植難以推進,黨員扛起大梁……短短幾年時間,野鐘鄉種植刺梨20000余畝。“摸起來扎人、吃起來養人”的刺梨,不僅把石頭“吃”了,也讓滿山覆蓋了綠色。
進入6月,野鐘鄉的刺梨花漸漸退場,連綿的群山中,長勢良好的刺梨已然挂果,若隱若現的岩石點綴其中,映襯出滿山的鬱鬱蔥蔥、碧綠秀美。
正在地裏給刺梨施肥的村民徐天勇説,前些年,這一片種植刺梨的山坡還是溝壑縱橫、石頭遍地,一下雨,山上“小黃河”山下“大黃河”。現在刺梨樹枝葉不僅把石頭“吃”了,讓滿山覆蓋了綠色,還明顯減緩了水土流失,提高了保土保肥能力,實現了青山變“金山”,“山果果”變“金寶貝”的漂亮逆襲。
數據顯示,野鐘鄉刺梨涉及農戶2200戶6000余人,去年收穫刺梨鮮果700余噸,産值400余萬元。從“窮鄉僻壤”到“綠色滿倉”,野鐘鄉在陡峭的喀斯特山地種出了一座“綠色銀行”,這是水城區在大力發展經濟的同時,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生動體現。
目前,水城區在石漠化較為嚴重的荒山、荒坡地段大面積種植刺梨,共種植刺梨38.84萬畝,有效減輕了水旱災害,遏制了石漠化,保護了生物多樣性。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