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貴州報道(周嫻):“江從白鷺飛邊轉,雲在青山缺處生。”近日,貴州人的微信朋友圈持續被貴州大地上的清涼夏日“霸屏”:“中國涼都”六盤水有19℃的夏天,安順有21℃的清涼,貴陽則是22.3℃的“中國避暑之都”。
入夏以來,貴州涼爽的氣候吸引不少外地遊客,“避暑經濟”不斷增長。綠水青山成為貴州的驕傲,“生態美”成為貴州的標簽,綠色成為貴州發展的底色。
安順紫雲格凸河 供圖 安順市委宣傳部
近年來,貴州退耕還林實施面積達1695萬畝,石漠化治理累計治理1.31萬平方公里,治理石漠化和實施退耕還林面積居全國第一。2022年,全省森林覆蓋率達到62.81%,空氣、水環境品質保持優良,成為中國綠色最濃的地區之一,遠高於世界和全國平均水準,逐步增加的“含綠量”正轉變為“含金量”。
數據顯示,貴州數字經濟增速連續7年位居全國第一,綠色經濟佔比超過45%,世界自然遺産地、中國傳統村落、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數量均位居全國第一。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近年來,貴州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生態“磁場”越來越強。
黔東南州劍河縣白都梯田 供圖 黔東南州委宣傳部
水質更清,又見魚翔淺底水潺潺
“以前河裏和岸上隨處可見垃圾,還散發著臭味,根本就不敢到河邊走。”年逾七旬的貴陽市民劉秀霞,家住南明河邊。現在,每天吃完晚飯,她都會到南明河邊散步,和鄰居一起拉拉家常。
劉秀霞記得,小時候,河水很清,小夥伴們經常到河裏游泳,到了20世紀90年代,隨著沿岸企業增多,河水逐漸變得渾濁。
南明河是貴陽市的母親河,中心城區河段流經貴陽市人口最密集、商業最活躍、生産生活最集中的區域,隨著工業化、城市化的快速推進,污水處理設施沒有及時配套,市西河等支流水質變成劣Ⅴ類,造成南明河水質惡化,一度成為一條“失去生命的河流”。
2017年以來,貴陽市在南明河城區段及主要支流重要節點新建了20座再生水廠;實施工業企業“退城進園”行動,將南明河沿岸貴鋼、電廠等污染大戶搬入工業園區,加大日常巡查和聯合執法監管力度,以“零容忍”態度堅決打擊企業偷排行為。
通過治理,南明河核心段水質明顯提升。目前,流域內25處黑臭水體全部消除,7條主要支流水質全部達標,中心城區段水質穩定達到Ⅳ類以上,部分區域達Ⅲ類及以上,污染濃度平均下降11.2%。南明河干流沉水植物覆蓋率達到80%,水生植物種類突破10種,中華秋沙鴨等鳥類來此覓食棲息。
治理後的南明河,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風光逐步呈現。“小時候遊過泳的河又回來了。”劉秀霞感慨道。
南明河 供圖 貴陽市委宣傳部
南明河的“變臉”,得益於貴陽市對水生態環境的治理。翻開貴陽市生態文明建設的成績單:2022年貴陽市、貴安新區環境空氣品質達標天數均為365天,其中貴陽市253天Ⅰ級(優)、112天Ⅱ級(良);貴安新區240天Ⅰ級(優)、125天Ⅱ級(良),貴陽市、貴安新區均未出現Ⅲ級(輕度污染)及劣于輕度污染天氣,環境空氣品質優良率首次達到100%。
此外,貴陽市、貴安新區水環境品質持續改善。2022年,貴陽市28個國、省控斷面水質達標率穩定保持在100%,水質優良率96.43%。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貴安新區2個省控斷面水質達標率穩定保持在100%,水質優良率100%。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貴陽貴安水質總體良好。
山中野果 助力生態美百姓富
土地貧瘠、破碎,近30%的土壤石漠化,曾經一度困擾著貴州六盤水市的農業發展。這個有“中國野生刺梨之鄉”之稱的高海拔山區市,因為刺梨産業的崛起,農業發展瓶頸得以突破,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初好刺梨産品生産線 攝影 聶康
“身披如許刺,心淌萬分甜。”刺梨,這種昔日少有人問津的山野果,如今已“搖身一變”成為貴州山區脫貧增收的一大特色産業。
刺梨的果實表皮金黃、形似荔枝、渾身長滿尖刺,因維C含量很高而被譽為“維C之王”,是雲貴高原和攀西高原特有的野生資源。《本草綱目拾遺》指出,刺梨具有健胃、消食、滋補、強壯之功效。
根系發達且耐旱的刺梨是抑制石漠化的“先鋒樹種”,近年來,六盤水努力延長産業鏈、提升價值鏈,圍繞“統一公共品牌、統一功效研究、統一系列標準”,持續打造優質産品、培育龍頭企業、壯大産業規模,全産業鏈培育壯大刺梨産業。
以六盤水市水城區為例,其刺梨種植面積達40.3萬畝,2022年刺梨産業實現總産值3.5億元,加工産品完成銷售額2.3億元;16.2萬農民從中受益,刺梨種植農戶戶均增收4萬餘元。漫山的刺梨成了群眾的“幸福不動産”和“綠色提款機”。
遵義市綏陽縣寬闊鎮六井溝湖 攝影 胡志剛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近年來,貴州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讓生態“顏值”和經濟“價值”持續相互轉化。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