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頻             直觀中國       |      老外在貴州       |       熱點專題       |      Hi,貴州!     
“一座橋”的新名片 —解碼貴州旅遊恢復增長之荔波
2023-07-10 09:53:41來源:貴州日報編輯:羅淼責編:魏寒冰

  原標題:“共建世界級旅遊目的地”調研行之二〔學思想 強黨性 重實踐 建新功〕“一座橋”的新名片—解碼貴州旅遊恢復增長之荔波

“一座橋”的新名片 —解碼貴州旅遊恢復增長之荔波_fororder_中首

7月2日,遊客在小七孔景區遊玩。 肖偉 攝 (貴州圖片庫發)

  一座藤蔓繚繞、碧潭倒影的古橋,靜靜地橫臥于荔波響水河上,至今已有188年。“群山岩浪千千歲,響水河橋萬萬年”,橋頭碑刻的聯句讓人一看便感受到它的不凡。

  這座建於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的小七孔古橋,是荔波作為貴州通往廣西商旅大通道的一個歷史見證。據記載,從小七孔古橋、黎明關等地出發,荔波曾有五條途經廣西環江、終達廣西懷遠的“鹽馬古道”,演繹著這裡曾經的繁華。

  過去,荔波因商興“橋”。今天,荔波因“橋”興旅。

  作為國家5A級景區荔波樟江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以橋命名的小七孔景區、大七孔景區聚集了若干世界級景觀,成為荔波旅遊的重要吸引物。今年“五一”假期,荔波共接待遊客69.42萬人次,同比增長75.82%,旅遊收入4.68億元,同比增長76.94%,過夜遊客3.4萬人次,同比增長181.33%,創下歷史新高。

  荔波是貴州共建世界級旅遊目的地拉開序幕的地方。

  今年2月18日至19日,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徐麟在荔波調研旅遊産業發展時,作出了“奮力將荔波打造成世界級旅遊目的地,加快推動貴州旅遊産業化實現新突破”的重要部署。

  由此,擁有“中國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遺産地和“世界人與生物圈保護區”兩張世界級名片的荔波,瞄準“世界級旅遊目的地”新目標,開啟旅遊高品質發展新征程。

  荔波縣境內有22條河流,有河必有橋,現存各類古橋30余座。

  今天,已將“橋文化”基因深深地融入時代發展血脈中的荔波,正在奮力建設一座座通往“世界級旅遊目的地”的連接之“橋”,開放之“橋”,創新之“橋”,融合之“橋”。全力向著打造世界級旅遊目的地的新目標進發。

  (一)

  清空頭腦,重構思路,打造“共建”之“橋”,共赴“世界級旅遊目的地”

  共建世界級旅遊目的地,是貴州旅遊打開世界之門的“金鑰匙”,也是貴州旅遊産業化的一個新的“風向標”。

  省政協副主席、黔南州委書記唐德智在調研中提出:圍繞打造世界級旅遊目的地戰略目標,進一步清空思想,來一場“頭腦風暴”,在破除思維定式、工作慣性和路徑依賴上下功夫,系統謀劃新思路、新出路、新項目、新辦法,更好地適應新戰略新目標。

  “橋,水梁也”,“以通往來”為要,“共”乃橋之內涵。古橋之鄉荔波,圍繞“共”字做文章,打造“共建”之“橋”,凝心聚力,共赴“世界級旅遊目的地”——

  在機制上“共建”:為幫助荔波打造世界級旅遊目的地,省文旅廳等有關部門先後派出多名幹部來到荔波。與此同時,黔南州、荔波縣抽調60余名精幹力量,聯合成立荔波打造世界級旅遊目的地現場指揮部,形成了省州縣聯動、高位統籌、扁平化運行的共建工作體系。

  在戰略上“共謀”:黔南州、荔波縣多層面開展“頭腦風暴”,著力解決旅遊底板問題和戰略抓手問題,共謀做好資源、客源、服務“三篇文章”,精心梳理出100項工作任務,以清單化、責任制、閉環式推動落實。共謀劃項目135個,總投資315億多元。

  在資源上“共融”:資源為荔波共享,資金向荔波傾斜,人才向荔波匯聚,全州上下以荔波為原點,打造共建世界級旅遊目的地“共同體”。據介紹,今年以來,荔波已爭取到旅遊項目資金4872.5萬元,正在申報資金7.06億元;推出優質文旅招商項目76個,先後赴北上廣等一線城市招商推介45次,對接洽談知名企業70余家,與19家企業達成合作意向,與9家企業簽訂合作協議。

  在行動上“共推”:重大項目省、州、縣共推。荔波縣金鑫旅遊服務有限公司通過州、縣共推,從縣級平臺公司升級為州平臺公司,將成為黔南州旅遊龍頭企業;執行層面,荔波打造世界級旅遊目的地現場指揮部高位統籌,各專班共同行動,高效落實各項工作任務;社會層面,通過發佈《致全縣人民的一封信》等方式,向群眾傳遞荔波打造世界級旅遊目的地的聲音,凝聚一切可以凝聚的力量,形成全民共識和行動。

  荔波森林覆蓋率達71.97%,被譽為“地球綠寶石”和“全球最美喀斯特”。2008年初,貴州遭遇特大凝凍災害,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專家吉米·桑塞爾博士寄信荔波:“我們茂蘭美麗的森林在這場凝凍中怎麼樣了?”信中憂思關切,讓荔波幹部群眾意識到保護自然遺産這個全人類珍寶的責任與光榮;2007年11月,“中國及東南亞地區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網絡國際會議”發佈《荔波共識》,更是向世界揭示了荔波文化多樣性促進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可持續發展。

  將“橋”與“共”的理念,融入打造世界級旅遊目的地的行動之中,貴州共建世界級旅遊目的地的“荔波探索”,值得期待!

  (二)

  資源精開,保護為要,打造“共融”之“橋”,推動“自然珍寶”與“文化瑰寶”共生共榮

  夏日炎炎,驕陽似火。荔波小七孔景區遊人如織。景區入口的碼頭處,曾是一片閒置的湖面。自6月以來,這裡煞是熱鬧。江西威斯特水上體育發展有限公司在這裡開發的水上體育運動項目重新營運,水上摩托表演空中飛人時,騰起的朵朵浪花,確如雪花散落,帶給遊客“雪飛炎海變清涼”的美妙體驗。

  在荔波,“水”就是人與自然和諧共融的“橋”。僅在小七孔景區,遊客就可以在不經意間遇見層層疊疊的跌水瀑布、山高水長的翠谷瀑布、光影變幻的臥龍潭瀑布等“水的傑作”。為此,荔波提出要把“踏瀑戲水”項目打造成一流的“旅遊吸引物”。

  眼下,小七孔景區正在加緊完成“踏瀑戲水”項目最後收尾工程。荔波縣金鑫旅遊服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琳告訴記者,項目正式運營後,將串聯景區內多個特級景點,為遊客增加2.5小時的深度體驗時光,預計年接待遊客10萬人次。

  6月15日,在小七孔景區水上森林,一間像樹榦橫臥山旁的旅遊公廁引來遊人紛紛驚嘆:這哪像廁所啊,更像是一件藝術品!

  將旅遊開發中的每一個項目,都視為向大自然彙報的“作品”。旅遊資源在“保護中精開”理念,如今在荔波景區開發中得到生動印證。“我們要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自然珍寶,荔波所有的旅遊産業都會回到生態旅遊這張綠色答卷上來。”談及荔波旅遊發展之路,縣委書記葉霖開門見山。

  資源精開,保護是前提。荔波對旅遊資源開發向來持“謹慎”甚至“嚴苛”的態度。荔波縣委常委、副縣長,荔波世界自然遺産管理局局長,荔波樟江風景名勝區管理處處長陳向東告訴記者,被專家們視為小七孔景區精華的濕地部分,雖開發方案已歷時4年比選,但至今仍未“下定決心”選定開發方案。“沒拿出符合實際的方案前,我們寧願不開發,今天開發晚一點,是為了今後的遺憾少一些。”陳向東話語執著。

  在“保護提升”中對旅遊資源進行“精開”,荔波全力梳理資源本底清單,精深做好已查明的1109處旅遊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委託專業團隊謀劃包裝100個旅遊重大項目,全力做好“精開”文章。

  荔波“濃縮了貴州山水風光的所有精華”,“自然珍寶”很多,“文化瑰寶”也不少。這裡有中共一大代表鄧恩銘故居、板寨紅七軍會師舊址、打響貴州抗日第一槍的黎明關舊址等全國革命遺址12個;這裡還有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産資源,“水書”和“布依文”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猴鼓舞》和《打獵舞》入選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分佈在全縣各地的300多個古樸的適合開發旅遊的村寨,經專家考證達到世界級的6個,國家級的25個。

  充分激發“自然珍寶”潛力,在推動茂蘭景區提質升級、大小七孔景區親水區生態修復的同時,荔波全力挖掘“文化瑰寶”的魅力,謀劃建設水族水書博物館、工運博物館、喀斯特博物館、農耕博物館、非遺文化博物館、自然遺産文化博物館等文化項目,打造“共融”之“橋”,推動“自然珍寶”與“文化瑰寶”共生共榮。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讓瑤山群眾“一步跨千年”,與全國人民同步小康。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荔波以瑤族文化為引領,打造瑤山古寨原生態瑤族文化博物館,在國家5A級自然景區樟江景區的旁邊,建成了一個以民族文化為主題的國家4A級景點,將民族文化符號與自然山水融合,為荔波又增添了一個全新的旅遊吸引物。瑤山古寨項目負責人王鵬博告訴記者,這裡已經成為荔波旅遊的網紅打卡地。

  (三)

  借力高鐵,搭建平臺,打造“共享”之“橋”,奮力建設貴州世界級旅遊目的地“橋頭堡”

  6月26日,隨著試驗列車55311次從貴陽北站駛出,貴南高鐵貴州段進入運行試驗階段。貴南高鐵開通指日可待。荔波旅遊即將進入高鐵時代。

  近段時間,荔波縣高鐵綜合客運樞紐站的配套工程建設項目現場,每天都是一派繁忙的施工景象。在指揮大廳,項目負責人莫啟明咕咚咕咚喝了大半瓶礦泉水,一邊拭去臉上的汗珠,一邊鋪開施工圖紙,向記者介紹工程情況。

  貴南高鐵開通後,荔波將形成新的旅遊通達格局:荔波到貴陽僅需50多分鐘,到南寧也就1個多小時。貴南高鐵同時與成貴、貴廣、滬昆等多條高鐵線路接駁,荔波由此進入了全國“高鐵網”。

  在荔波人看來,貴南高鐵就像一座“橋”,讓荔波站在了高鐵時代的一個重要“節點”上,一頭連著貴州世界級旅遊目的地的“集散地”貴陽,一頭連著通向中國-東盟“大通道”南寧。這一新的區位優勢必將成就荔波作為貴州世界級旅遊目的地“橋頭堡”戰略地位。

  今年以來,荔波縣把迎接高鐵時代的到來,作為共建世界級旅遊目的地“當頭炮”,倒排項目工期,挂圖作戰。據黔南州委副秘書長、荔波打造世界級旅遊目的地現場指揮部指揮長謝小藝介紹,一系列精準打法和倒逼舉措,有序高效地推進了荔波景區重點項目建設和業態豐富,預計貴南高鐵開通時旅遊産品業態將新增30個。

  與此同時,荔波借力高鐵,搭建“共享”之“橋”。6月17日,黔南州召開迎接貴南高鐵開通各縣市聯動發展專題會提出,荔波要主動當好全州旅遊發展“龍頭”,與周邊縣市加快旅遊業聯動合作,通過整合旅遊資源,形成優勢互補,實現品牌共鑄,資源共享,聯動發展。

  不僅立足黔南州,荔波還將“共享版圖”擴大到全省乃至周邊的廣西等地。據介紹,今年以來,荔波聯動全省知名景區建立省內“特意性”景區組建區域旅遊聯盟,實現與省內重點景區在門票政策、宣傳行銷、客源線路等方面跨區域貫通互認;並與廣西聯動推進西南岩溶國家公園創建工作等,一系列共建共享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在省委、省政府戰略決策指引下,在省文旅廳指導下,荔波在精緻細緻極致的標準化旅遊管理體系建設上苦練內功。旅遊服務不斷從“創新服務”向“匠心服務”轉變,小到一間旅遊公廁的11項保潔服務品質規範、遊客在景區內站點候車時間超過5分鐘的問責制度,大到景區突發安全事件的警力到位時間等,皆有章可循。

  連日來,從廣西桂林來到小七孔景區西門的夢柳布依風情小鎮投資民俗的客商蔣俊鋒一直處於興奮之中:“打造世界級旅遊目的地,必將極大刺激當地旅遊市場,今後民宿的發展更有空間。”

  同樣倍感興奮的還有荔波古鎮景區管理公司總經理張釗,目前荔波古鎮已被評為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遊融合消費集聚區。“旅遊的興盛必將帶火夜間經濟,我們對古鎮的運營充滿信心!”

  荔波現已列出百餘個項目清單,圍繞旅遊“硬體”“軟體”全面提質升級:全面打造“瑤醫、瑤藥、瑤浴”康養品牌,創新文旅融合業態;升級改造一批少數民族特色旅遊村寨,分類打造一批産教研旅融合示範基地,推動全季節旅遊;盤活荔波冰雪水世界,推出三層洞穴探險、茂蘭徒步露營、環月亮湖山地騎行等體旅項目。

  從擁有兩張世界級名片,到打造世界級旅遊景區,再到共建世界級旅遊目的地,荔波正在奮力摘取“第三張世界級名片”,推動旅遊産業化實現新突破。(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李衛紅 黃蔚 張發揚 曹雯)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