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是鎮寧自治縣六馬鎮致富村村民最為忙碌的季節,國家地理標誌農産品“鎮寧蜂糖李”的採摘旺季剛過,作為鎮寧“五朵金花”的精品水果之一的芒果又“無縫銜接”。
“今年天氣高溫少雨,日照充足,芒果品相好,比往年更加香甜,産量也得到提升。”果農韋元志樂呵呵地説:“目前我家已經賣了1000多斤,今年預計收入4萬元。”
自貴州打造“一縣一業、一鄉一特、一村一品”以來,像鎮寧這樣以特色農業産業聞名的地區層出不窮。
“遵義紅”與“湄潭翠芽”茶葉品牌一起合力推動湄潭縣成為全國聞名的茶葉縣,名聲在外的都勻毛尖讓都勻成為貴州綠茶産業的“代言地”;
黔東南小香雞快速進入全國各地商超、餐飲門店和尋常百姓家,成為從貴州苗鄉侗寨中飛出的“金鳳凰”;
大方天麻、施秉太子參作為高品質“黔藥”的代表,與貴州中藥材産業一道振翅高飛。
遵義市常年種植辣椒200萬畝以上,是全國種植面積最大的地級市。去年,遵義市蝦子鎮被授予“世界辣椒特色小鎮”稱號。位於蝦子鎮的中國辣椒城,是全國唯一的省部共建辣椒專業批發市場。其交易區LED大屏上實時更新的全球各地辣椒價格指數,影響著全國各大辣椒交易市場的定價基準,也為椒企椒農提供買賣價格資訊。“這裡每年可以實現75萬噸辣椒交易量,56萬噸冷鏈倉儲週轉量,120萬噸物流年吞吐量。”中國辣椒城綜合部負責人説。
…………
貴州生態環境好、山地丘陵多、氣候“十里不同天”,孕育了豐富的特色生物資源。近年來,為做好“土特産”文章,貴州以12個農業特色優勢産業為主導,大力發展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取得卓有成效的成績。
7月22日,貴州發佈十強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貴州綠茶、都勻毛尖、興仁薏仁米、遵義朝天椒、貴州黃牛、黔東南小香雞、黔菌、修文獼猴桃、遵義紅、鎮寧蜂糖李。其中,都勻毛尖、遵義朝天椒和興仁薏仁米還成功入選了農業農村部首批全國農業品牌精品培育計劃。這充分體現了貴州立足資源稟賦、特色産業基礎和市場需求,聚焦品種、品質、品牌讓農業産業高品質發展的成果。
特色産業發展風生水起,群眾“飯碗”也要牢牢端起。今年,貴州堅決落實糧食安全責任制,紮實推進糧油生産能力提升行動“六大工程”,全力提高糧食單産水準,繼續實施大豆種植補貼,推廣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發展高粱、薏仁等特色雜糧。繼續做好糧食作物保險工作,鼓勵發展糧食訂單生産,實現優質優價,並修訂全省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辦法,強化糧食安全黨政同責。
為解決糧食安全生産中的技術難題,貴州省從去年4月起持續開展農技人員創新創業行動,2874個專業團隊參與“揭榜挂帥”為提升糧油單産作出科技貢獻;去年,省委、省政府聚焦260萬畝年度建設任務,以秋冬季高標準農田建設大會戰為抓手,總結推廣3種模式,創新“635”工作機制,不僅在數量上超額完成了建設任務,在建設品質上也得到了較大提升,今年貴州省將繼續在丘陵山地上建成真正讓農民滿意的高標準農田;去年,全省新增補貼農機具3.49萬台(套)、受益農戶3.05萬人,今年,農機將在黔中大地繼續顯身手,為全省農業現代化高品質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而加大力度實施的“種業攻關”則將為貴州省接下來保障糧食安全、守護群眾“菜籃子”“肉盤子”“米袋子”“油瓶子”提供源頭保障……
農業更有實力,農村更有活力,農民更有底氣。今年上半年,全省農林牧漁業總産值1952.3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3%,其中,種植業增長3.2%,林業增長4.8%,畜牧業增長1.5%,漁業增長12.6%。夏糧生産再獲豐收,夏糧産量243.9萬噸。上半年,中藥材産量比上年同期增長14.7%,園林水果産量增長8.8%,茶葉産量增長4.1%,蔬菜産量增長1.7%,禽蛋産量增長22.1%。豬牛羊禽肉産量比上年同期增長1.6%,其中,豬肉産量增長2.6%。6月末,生豬存欄同比增長3.6%,其中,能繁母豬增長1.8%。生豬出欄增長1.1%。
農業農村顯生機,碩果滿目新。接下來,貴州將牢記“國之大者”,全面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守牢防止規模性返貧底線,增強群眾內生發展動力;做好“土特産”文章,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強化統籌佈局,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深化農村改革,激發農村資源要素活力;抓牢基層黨建,引領鄉村振興;踐行“大食物觀”,從種植業到畜牧業全面打牢基礎,不僅關心群眾吃得飽不飽,還更關心群眾吃得好不好。(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鄧鉞潔)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