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貴州省黔東南州天柱縣坪地鎮八陽村,村委會門口的文化廣場格外熱鬧,“鐺鐺鼓”傳承人龍秀炎正在組織隊員排練“鐺鐺鼓”,現場鼓點聲密集激昂,鐺鐺聲高亢響亮,寧靜的村莊頓時變得熱鬧起來。
隊員正在排練“鐺鐺鼓”
相傳,坪地“鐺鐺鼓”起源於元朝時期,迄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以前侗族人民在抵抗邪惡勢力及野獸襲擊時沒有什麼武器解決困難,只能敲打鍋、碗、盆等生活器具發出響聲,驅逐猛獸以求自保。坪地鎮侗族群眾經過長期傳承發展,把敲打鍋蓋演變成敲鑼和打鼓,響出“鐺鐺”的聲音,故稱“鐺鐺鼓”。
如今,“鐺鐺鼓”已普遍用於民間娛樂和戲曲表演,成為天柱縣重大節日活動中的表演節目之一,是坪地鎮文化的瑰寶,更是坪地鎮文化軟實力的內在支撐。
“今年5月,坪地‘鐺鐺鼓’參加全省第十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表演項目比賽,榮獲二等獎。今年6月,受臺盤村邀請,參加了臺盤‘村BA’的節目表演,當時‘鐺鐺鼓’震撼全場,掌聲雷動,現場反響非常好。目前,州級相關部門非常看好我們的‘鐺鐺鼓’,計劃把我們坪地‘鐺鐺鼓’打造成‘黔東南州有影響力的民族鼓樂’。”龍秀炎表示。
“鐺鐺鼓”表演者全部是來自坪地鎮各村的群眾,其中年齡最小的表演者叫張益民。今年13歲的張益民自5歲時開始學習鐺鐺鼓,常常到外地表演,對於“鐺鐺鼓”表演也有自己的獨到見解。“‘鐺鐺鼓’可以幫助我更加了解侗族文化,在每一次訓練和表演過程中,我都用最好的狀態在臺上表演。”張益民説。
“鐺鐺鼓”現場表演
“通過鼓文化的交流,可以有效化解鄰裡的矛盾糾紛,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龍秀炎表示,“鐺鐺鼓”傳承一代又一代,傳的是民族團結進步,承的是民族文化交流交融,一直以來,當地民眾都把“鐺鐺鼓”視為文明友誼之花的象徵。
目前,坪地鎮通過“黨支部+傳承人+村民”的模式,成立“鐺鐺鼓”隊伍7支,共100余名群眾參加,利用建機制、拿訂單、傳非遺等方式,拓寬群眾增收渠道,逐步發展成為當地重要文化産業。
2023年,坪地鎮“鐺鐺鼓”隊伍共應邀參加演出200余次,總收入達到40余萬元。“下一步,我們將充分發揮好‘傳幫帶’作用,吸納更多年輕人加入,根據市場和活動需求,加強隊伍訓練,形成專業化隊伍,讓我們的‘鐺鐺鼓’走向全國。”龍秀炎説。(文/圖 諶孫海 龍本英)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