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頻             直觀中國       |      老外在貴州       |       熱點專題       |      Hi,貴州!     
加快暢通水運大通道 從烏江集裝箱運輸首航看貴州“追海”夢
2023-08-21 10:40:55來源:貴州日報編輯:羅淼責編:魏寒冰

  江水奔騰,浩浩蕩蕩。

  貴州,烏江,滿載36個集裝箱的兩艘500噸級貨船7月14日從遵義港余慶港區沙灣碼頭啟航,開啟貴州集裝箱水運的先河。

  隨著一聲長長的汽笛聲響起,“航電662號”“航電663號”集裝箱貨船沿烏江水路,直奔重慶涪陵,這在貴州物流運輸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當天,貴州烏江集裝箱航線(余慶—重慶)正式開航,“黔貨”高鈣石粉等化工原料運抵涪陵黃旗港後進行裝卸作業,將供應重慶鋼鐵、立邦等國內知名企業。

  烏江之上,集裝箱運輸從無到有,貴州水運正在被看見、正在被關注。上下游聯動,多方合力優化大通道、暢通大循環。

  經歷盛衰沉浮之後,烏江水運大有可為。通航道、優港口、增運力、興産業,一個開放奮進的貴州正敞開胸懷追趕大海、擁抱未來。

  先河:改變貴州物流運輸史

  “水路集裝箱運輸在我省還是新生事物,在貴州物流運輸史上具有標誌性的意義。”貴州省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監督局黨委副書記、局長方延旭談道。

  相較公路運輸,集裝箱水運可降低成本30%以上。作為提高貨物轉運效率和港口吞吐能力的先進運輸方式,貴州首批水運集裝箱發出,讓方延旭充滿期待。在他看來,集裝箱水運推動了貴州省交通運輸結構性調整,促進多種運輸方式協同發展。憑藉集裝箱,公水聯運、鐵水聯運也將更無縫、更便捷、更高效。

  此次,36個集裝箱沿江而下航行450公里,為“黔貨出山”開闢新的戰略通道,為“産業互聯”提供新的路徑選擇。

  日後,“黔貨”乘集裝箱沿水路運抵重慶後,可由大噸位船舶轉運出海,輻射地區主要為長江流域地區、東北地區。

  負責此次集裝箱運輸任務的貴州沿河烏江輪船有限責任公司積極籌備貨源,公司副經理周儒松翹首以盼烏江“黃金水道”重現昔日繁忙。

  曾經,烏江輪船公司鼎盛時擁有1000多名員工,是貴州由烏江融入長江的水路貨運先鋒。受水電站閘壩礙航的影響,烏江斷航後,公司業務量急轉直下。

  2021年11月,斷航近20年的千里烏江實現了全線復航。烏江水運復蘇兩年多,共發航貨船近1500航次,進出貨物超過65萬噸。

  “從斷航到復航,從散貨到集裝箱,水運市場肯定要經歷培育過程。”周儒松説,只要企業有運輸需求,我們就要提前動起來。

  於是,他們與民生輪船股份有限公司簽訂了“集裝箱運輸”業務合同。乘勢而上,又與貴州馳銘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簽訂“北糧南運”和“湘草入黔”戰略合作協議。

  省內外企業高效協同,欲借集裝箱水運發展的東風,乘風而上……凝聚著聯動烏江上下游地區、優化烏江運輸通道的現實意義。

  據介紹,該條集裝箱航線貨源以磷肥、精品石材、高鈣石深加工産品,水泥製品和“入黔”化工原料、糧食等大宗貨物為主,後期將根據市場需求,逐步增加發班密度。

  烏江集裝箱首航儀式當天,周儒松默默許下心願,希望企業重回巔峰。公司船長劉雄心難掩喜悅:“我們跑船人開始忙起來了,腰包也鼓起來了。”

  合力:打造干支聯運大通道

  烏江,正在成為沿岸發展的重要開放通道。

  烏江集裝箱運輸,更是吸引了省外的民生輪船、重慶市涪陵港務公司、上海港、南京港、營口貿易公司等七家企業,以及貴州省內38家水運企業參與其中。

  重慶市涪陵港務公司與貴州省港航集團公司簽訂“干支聯運”戰略合作協議,余慶縣人民政府與貴州省港航集團公司簽訂“港口園區化建設戰略合作協議”……

  一“箱”激起千層浪。社會各界充滿發展信心,激活了發展動能。

  “你看,我們公司生産的再生瓦楞紙,今天裝載了3個集裝箱從余慶縣借船出省啦。”通過視頻連線,貴州盛世榮創再生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春敏迫不及待地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合作客戶,希望通過水運的大運量和低成本拓寬銷售。

  “集裝箱水運改變了我們以往陸運的單一方式,運輸成本從每噸150元降低到110至120元。”如今,烏江航道直達企業的重慶市場,這讓陳春敏更有信心擴大銷售半徑,尋找商機。

  貴州烏江集裝箱航線首航,黔貨可轉長江發往全國各地,干支聯運、江海直達的航運體系加速形成。

  重慶市港航海事事務中心副主任劉良平表示,將著力在航道的保通保暢和安全環保方面下功夫,為貴州“北入長江”,更好地融入長江經濟帶賦能。

  “烏江航線集裝箱班輪開通,進一步鞏固涪陵烏江流域物資集散地的地位,有力推進渝黔合作。”重慶市涪陵港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秦宇談道。

  民生輪船股份有限公司航運管理部部長劉萬洪介紹,公司現有的“民惠”輪最大載箱量426TEU(標準箱),貴州水運集裝箱抵達涪陵後,可無縫銜接其大噸位貨輪出海。

  作為助推貴州省水運高品質發展的主力軍,貴州省港航集團目前已形成運力3.25萬噸,引進、培養船員100余名,與烏江沿江企業達成了硫磺、石材、磷石膏、鋼材、鋼構件等貨源運輸意向。

  貴州省港航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齊説,今年將憑藉自有3.25萬噸運力,協同社會運力,共同做大烏江水路運輸量,確保完成60萬噸運量,向著80萬噸奮力衝刺。

  奔赴:見證大江大河終入海

  如今,朝著貴州省多式聯運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邁進,遵義港余慶港區迎來了通江達海的新機遇。

  在余慶縣委副書記、縣長賈旭東眼裏,余慶正逐步從“黔中僻壤”朝著“黔中樞紐”邁進,依託烏江其區位優勢、資源優勢、聯動優勢更加明顯。

  此次集裝箱水運船舶的出發地——沙灣碼頭,地處烏江黃金水道出黔的咽喉要塞,一幅“港—産—城”融合發展的藍圖徐徐展開。

  作為貴州的第一個標準貨運碼頭,沙灣碼頭年吞吐量達500萬噸。依託貴州烏江集裝箱航線,當地政府規劃了遵義港—余慶沙灣港口現代物流園。

  該項目規劃面積3000畝,分三期進行總體規劃,總投資約50億元,未來不僅可提供物流中轉、分發、集散、加工、倉儲,還能實現信息諮詢、口岸服務、商貿流通和資金結算。

  立足烏江水運黃金分割點,余慶沙灣港口現代物流園將成為今後貴州省水運“北入長江”的主要集散中心,與烏江沿線其他港口正式聯營。

  “貴州余慶—重慶涪陵”集裝箱班輪運營後,將有效輻射貴州省甕安、福泉、余慶、思南、石阡、德江、印江等區域,成為沿岸地區融入長江經濟帶的有效途徑。

  通江達海,烏江“黃金水道”集裝箱干支聯運照進現實,貴州水運再逢春天“北入長江”東西互補的發展格局加速形成。

  接下來,貴州省將搶抓新國發2號文件機遇,用好用活烏江現有港口碼頭資源,努力讓烏江等航道“運”起來、“忙”起來,助力貴州構建全面開放新格局。(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劉力維)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