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頻             直觀中國       |      老外在貴州       |       熱點專題       |      Hi,貴州!     
加快繁榮多彩貴州特色文化|貴州文化“軟實力”為高品質發展提供“硬支撐”
2023-08-28 09:38:17來源:當代先鋒網編輯:羅淼責編:魏寒冰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指出,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我們在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

  省委十三屆三次全會提出,要深入挖掘傳承發展紅色文化、民族文化、陽明文化、歷史文化,加快繁榮多彩貴州特色文化,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推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

加快繁榮多彩貴州特色文化|貴州文化“軟實力”為高品質發展提供“硬支撐”貴州文化“軟實力”為高品質發展提供“硬支撐

  新時代以來,貴州在文化建設上踔厲奮發,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多彩貴州民族特色文化強省建設實現新躍升,文化創新創造成為新優勢。貴州文化“軟實力”逐漸成為高品質發展的“硬支撐”,也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貢獻著貴州力量。

  紅色文化培根鑄魂

  8月27日,位於貴陽市見龍洞路和彩湖路交會處的“紅飄帶”場館內,內部裝修、設備調試、提供內容的相關工作正緊鑼密鼓地進行。

加快繁榮多彩貴州特色文化|貴州文化“軟實力”為高品質發展提供“硬支撐”貴州文化“軟實力”為高品質發展提供“硬支撐

  自7月31日“紅飄帶”宣傳推廣(首站)活動啟動以來,首個以長征為主題的全域行浸式數字科技體驗館亮相,成為大眾關注的熱點。

  貴州是紅軍長征活動時間最長、活動區域最廣的省份,紅軍足跡遍及9個市(州)60多個縣(市、區),在貴州留下長征不可移動文物753處。黨和紅軍在貴州撒播革命火種,創造了燦爛的紅色文化,不斷滋養著貴州文化發展,成為貴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加快繁榮多彩貴州特色文化|貴州文化“軟實力”為高品質發展提供“硬支撐”貴州文化“軟實力”為高品質發展提供“硬支撐

  2019年,貴州被確定為長征國家文化公園重點建設區。貴州充分利用豐厚的長征文化和文物資源,率先編制完成《長征國家文化公園貴州重點建設區建設保護規劃》,確立了以遵義為“一核”,以中央紅軍長征經過貴州線路為“一線”,以紅二、紅六軍團長征經過的銅仁、畢節為“兩翼”,以及覆蓋全省60多個縣(市、區)的“多點”構成的貴州重點建設區建設保護總體架構。

  作為重中之重,遵義精心佈局,在遵義戰役紀念園、四渡赤水集中展示帶、長征文物保護修繕等項目著重發力,讓紅色血脈在這座“轉折之城”賡續傳承、綿延不斷。

加快繁榮多彩貴州特色文化|貴州文化“軟實力”為高品質發展提供“硬支撐”貴州文化“軟實力”為高品質發展提供“硬支撐

  今年以來,遵義會議紀念館頻上紅色旅遊熱度榜單,為了豐富遊客體驗,該館從5月20日開啟夜間遊覽模式。

  “紀念館每年接待觀眾400多萬人次,提供講解服務2萬批次。”遵義會議紀念館解説員田玥告訴記者,隨著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開展,紀念館紅色文化氛圍更為濃厚,紅色旅遊體驗感明顯提升。

  事實上,貴州近年來不斷將紅色文化與旅遊、科技等産業融合,紅色文化的可見、可知、可感明顯增強,紅色文化由傳統的“文物展呈”向“文化旅遊”轉化,從單一紅色旅遊向綜合旅遊轉化,不斷提升紅色文化的吸引力。

加快繁榮多彩貴州特色文化|貴州文化“軟實力”為高品質發展提供“硬支撐”貴州文化“軟實力”為高品質發展提供“硬支撐

  與此同時,貴州省注重紅色題材的文藝創作和傳播,大型情景交響合唱《遵義會議組歌》、電視劇《偉大的轉折》等優秀文藝作品層出不窮。

  省委十三屆三次全會強調,“發揮貴州特色文化優勢”“用好紅色資源”“大力實施紅色文化重點建設”。紅色經典、紅色旅遊、紅色科技,一系列以紅色文化為主體的産業培育,加速推動貴州紅色景點串點成線,讓這片紅色故土成為煥發勃勃生機的紅色沃土。

  民族文化繁榮共生

  7月29日晚,在“村超”總決賽的球場上,苗族、侗族、藏族同胞身著民族盛裝、敲起鑼鼓,唱起歡歌、跳起舞步,交織出一幅各民族和睦相處的動人畫卷。

加快繁榮多彩貴州特色文化|貴州文化“軟實力”為高品質發展提供“硬支撐”貴州文化“軟實力”為高品質發展提供“硬支撐

6月30日,村民在貴州“村超”足球賽場旁的文創攤位展示民族服飾。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

  “在這場鄉村足球賽上看到了貴州少數民族文化的多彩。”北京遊客李向生被這一幕深深打動。在他看來,“村BA”“村超”以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碰撞,構建了動人的人文風景。

  “貴州各民族傳統節日眾多,每個節日都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厚重的文化內核。”貴州省社科院民族研究所所長羅劍説。

  在貴州這片土地上,18個世居民族繁衍生息,共同創造出具有山地特色的民族文化——

  在黔東南,苗年、侗年、姊妹節、鼓藏節等民俗節慶吸引國內外遊客相約奔赴。

加快繁榮多彩貴州特色文化|貴州文化“軟實力”為高品質發展提供“硬支撐”貴州文化“軟實力”為高品質發展提供“硬支撐

  在黔南,寫有水族文字的帷幔在風中飄揚,瑤山古寨裏的白褲瑤族跳起了銅鼓舞,被稱為“刺繡中的活化石”的水族馬尾繡驚艷世人的目光。

  在黔西南,“三月三”的盛況、火把節的熱情、“八音坐唱”的布依之音等讓你體驗少數民族文化的千種風情,蠟染、刺繡、銀飾等非遺製作技藝,帶你穿梭古今。

  貴州這座多彩的“文化千島”上,山水有靈境、衣飾有千面、處處有佳節。在這裡,可體驗一山不同族、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的人文奇觀,感受氣質別具一格的文化秘境。

  為充分挖掘民族文化的內涵和價值,貴州先後制定《關於進一步繁榮發展少數民族文化事業的實施意見》《關於建設多彩貴州民族特色文化強省的實施意見》,出臺《貴州省優秀民族文化傳承發展促進條例》等,促進民族文化傳承與保護。

加快繁榮多彩貴州特色文化|貴州文化“軟實力”為高品質發展提供“硬支撐”貴州文化“軟實力”為高品質發展提供“硬支撐

馬尾繡繡制過程。王炳真 攝

  此外,還通過深入實施“千百十”民族工藝人才培養計劃、錦繡計劃,持續打造“黔系列”民族文化産業品牌,努力把民族文化與現代時尚結合起來,開發設計高品質文創産品,精心打造貴州民族文化品牌。

  陽明文化價值凸顯

  8月26日下午,在2023多彩貴州文化藝術節開幕式上,新編歷史京劇《陽明悟道》作為開幕式展演劇目與觀眾見面。

加快繁榮多彩貴州特色文化|貴州文化“軟實力”為高品質發展提供“硬支撐”貴州文化“軟實力”為高品質發展提供“硬支撐

  這是貴州省探索陽明文化文藝表達的成功範例,主演馮冠博憑該劇一舉奪得第31屆梅花表演獎,並受到北京、上海、廣州等地邀約,演出不斷。

  1508年春,王陽明到達龍場,悟出“聖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的道理,成就中國思想史上著名的“龍場悟道”。次年,王陽明前往貴陽“文明書院”講學始論“知行合一”,在貴州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加快繁榮多彩貴州特色文化|貴州文化“軟實力”為高品質發展提供“硬支撐”貴州文化“軟實力”為高品質發展提供“硬支撐

龍岡書院原址,是王陽明先生教學育人的地方。圖由修文中國陽明文化園提供

  近年來,貴州持續推進陽明文化研究,不斷打破圈層,刷新普通人對陽明心學的認知體悟,通過創作文藝作品、打造陽明文化IP、編輯出版圖書、提煉出相關文化符號等方式,讓陽明文化成為貴州與世界文化交流的共同話題。

  為推動陽明文化保護利用與旅遊深度融合,2020年9月,貴州省委宣傳部、貴州省新聞出版局、貴州省版權局正式發佈“陽明·問道十二境”文化符號及經典遊學線路。隨後,貴州省文化和旅遊廳與攜程集團聯合,推出貴州文化尋跡之旅暨“陽明·問道十二境”遊學線路,讓遊客開啟陽明心學的尋根之旅、知行合一的人文之旅、天人合一的自我發現之旅。

加快繁榮多彩貴州特色文化|貴州文化“軟實力”為高品質發展提供“硬支撐”貴州文化“軟實力”為高品質發展提供“硬支撐

“知行合一”廣場上所鋪石板均出自貴州本土且為手工打造。圖由修文中國陽明文化園提供

  今年6月中旬,由孔學堂書局出版發行的重大文化出版工程《陽明文庫》首批新書在第29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發佈。

  在此之前,由央視《百家講壇》特約主講人、南京師範大學教授酈波創作的新書《心學的誕生》在修文陽明洞首發。在酈波看來,心學誕生於黔地,得益於貴州的山水、人文與社會思潮。

加快繁榮多彩貴州特色文化|貴州文化“軟實力”為高品質發展提供“硬支撐”貴州文化“軟實力”為高品質發展提供“硬支撐

中國陽明文化園正門景觀。圖由修文中國陽明文化園提供

  作為“陽明心學”發源地,貴陽把“知行合一”融入城市發展中,讓心學思想在這座城市綻放。此外,還舉辦多屆國際陽明文化節,吸引全球學者與官員參與其中開展廣泛而深入的討論。

  歷史文化尋跡多彩

  在歷史學家范同壽看來,貴州的歷史經歷了郡國並存、羈縻州與經制州兩種管理制度並存、土司與流官並存、改土歸流後逐步融入多民族國家經濟社會生活等幾個階段。這種獨特的歷史演進之路,是造就貴州歷史文化多彩與神秘的重要原因之一。

  今年初,貴安大松山墓群入選202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讓貴州在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中再下一城,累計8次獲此殊榮,成為大眾熱議的話題。

加快繁榮多彩貴州特色文化|貴州文化“軟實力”為高品質發展提供“硬支撐”貴州文化“軟實力”為高品質發展提供“硬支撐

貴安新區大松山墓群是貴州考古曆史上第8次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的遺址。圖為考古發掘現場。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張凱 攝

  貴州的古老,有“實”為證。目前的考古發現證明,最遲距今30萬年左右,就有古人類開始活動在今天的貴州省境。迄今為止,貴州已發現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百餘處。中國科學院院士裴文中教授認為,貴州是我國舊石器時代考古名列前茅的地區。

  遵義播州楊氏土司遺存考古,幾乎囊括了中國考古的各類獎項。遵義海龍屯遺址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産名錄,播州楊氏土司遺存考古發掘項目獲中國田野考古獎一等獎,貴州遵義海龍囤城址及播州楊氏土司墓群入選中國“百年百大考古新發現”。

加快繁榮多彩貴州特色文化|貴州文化“軟實力”為高品質發展提供“硬支撐”貴州文化“軟實力”為高品質發展提供“硬支撐

海龍屯。

  屯堡文化是貴州歷史文化遺存的一朵“奇葩”。8月10日在貴陽舉辦的“屯堡文化與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建設”學術研討會上,省內外40余名專家學者就“加強屯堡文化研究推廣構築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主題建言獻策。在貴州師範大學教授肖遠平看來,屯堡文化特色鮮明,形態多樣,是多彩貴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既有自己獨立發展不斷豐富的歷程,也有中原文化江南文化的遺存;既有地域文化特點,又有中華傳統文化的內涵。

加快繁榮多彩貴州特色文化|貴州文化“軟實力”為高品質發展提供“硬支撐”貴州文化“軟實力”為高品質發展提供“硬支撐

  近年來,貴州啟動安順屯堡考古調查,從考古的角度對屯堡及相關遺存展開系統的調查。

  歷史文化豐富讓貴州非遺寶貝燦若繁星。貴州有3項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還有1000多項國家級、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這些璀璨的文化明珠,在文旅融合的催動之下,轉化為精彩的風物風情和人文景致,擴大了旅遊觀賞和體驗的空間,彰顯出全域旅遊的嶄新氣象。

加快繁榮多彩貴州特色文化|貴州文化“軟實力”為高品質發展提供“硬支撐”貴州文化“軟實力”為高品質發展提供“硬支撐

天龍屯堡古鎮。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姜雨熙 攝

  此外,中國傳統村落保護名錄、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名錄的列入數量,貴州均位居全國第一。(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趙相康 陳江南)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