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夏以來,近20余萬的旅居“候鳥”每年都如約而至,來到清涼避暑地桐梓納涼,其中超過15萬人是每年常住遊客,集中在桐梓縣九壩鎮、大河鎮、茅石鎮、堯龍山鎮、婁山關街道等10余個鄉鎮(街道)。
儘管處暑已過,但桐梓縣各地“村晚”仍在激情演出中。當地村民和旅居“候鳥”成了舞臺的“主角”,他們用自己的熱情與豪邁,不斷演繹著推陳出新的節目,歌唱著旅居生活的美好。
從“村晚”的熱鬧舞臺到休閒的錦繡廣場,從沿街生意火爆的商鋪到種類繁多的特色農産品銷售展區……8月25日17時許,記者來到桐梓縣九壩鎮山堡社區,隨處可見熙熙攘攘的人群,滿滿的煙火氣息。雖然距離壓軸大戲——“村晚”正式演出還有一段時間,但大家熱情不減,早早便抵達現場。
“村晚”是一種生活方式
“這是今年入夏后的第51場大‘村晚’,演出的節目都是大家公開投票、層層篩選、脫穎而出的。目前九壩鎮全域是日日都有‘小活動’,周周都有‘大村晚’。”提起“村晚”,桐梓縣九壩鎮黨委書記趙德富有説不完的話。他介紹道,無論是旅居“候鳥”,還是當地群眾,“村晚”都已成為人們的一種生活方式。不僅老年人鍾情和喜歡,而且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加入其中,“村晚”的演出規模越來越大,高品質節目越來越多。
藏在九壩鎮山堡社區鄉村綠野的琴緣之家山莊民宿,已成為許多旅居的“音樂候鳥”的準時報到地。
未見其影,先聞其聲。漫步于山間小道,遠遠地就聽見熱鬧的樂曲聲,旅居“音樂候鳥”的精彩演出正在進行時。
“就在前幾天,我們還在山堡社區的‘村晚’大舞臺進行了專場演出。”該民宿老闆馬相平打開手機向記者展示當時的視頻和照片。他説,“今夏入住我們民宿的有120人左右,在這裡音樂成了大家共同的話題。我們之所以能演專場,是因為不少遊客退休前都在專業的文藝院團任職多年,有著深厚的藝術造詣。空閒時間,大家還經常邀請桐梓縣城的民樂愛好者合奏。”
旅居的“音樂候鳥”與本地的音樂愛好者因山村民宿而結緣,源音樂愛好而共賞,默契地組建了琴緣山莊的表演樂隊,大家就這樣自然而然的探討音樂技巧,互相交流經驗,並在民宿的小舞臺和“村晚”的大舞臺上奏出佳音。
記者在現場看見,葫蘆絲、揚琴、古箏、二胡等各類樂器這裡應有盡有。為了讓大家更投入、更盡興,馬相平不僅從外觀內飾上對山莊民宿的文藝氣息進行全方位打造,而且還安裝了高品質的音響設備,為樂團提供了更好的表演環境。
每當夕陽西下時,這裡雖然沒有“漁舟唱晚”的萬頃碧波,卻有《漁舟唱晚》的動聽曲調,引得大家乘興而來,用心聆聽,一場場鄉村音樂會——因為這是一種美好旅居的生活方式。
“村晚”是一種文化傳承
今夏,打開手機微信視頻號,總能看到九壩鎮山堡社區的“村晚”刷屏,其實黔北各地鄉村文藝晚會一直都有,為何這裡的“村晚”會成為被關注的熱點和焦點呢?
或許從九壩鎮旅遊的火爆人氣和獲得的名片中能找到答案: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西南避暑養生名鎮、貴州十大休閒農業園區、貴州山地城鎮化試驗區、省級示範小城鎮、國家衛生鎮、貴州省森林鄉鎮、新時代・中國鄉村振興示範鎮、新時代・中國最美休閒旅遊小鎮、第三批全省鄉村旅遊重點鎮。截至今年8月中旬,九壩鎮旅遊綜合收入達3.3億元,全鎮38000人人均收入8680元。
從九壩鎮山堡社區“村晚”節目《桐梓》,全縣24個鄉鎮的風土人情、美食、傳統文化以説唱形式得到廣泛傳播,到大河鎮七二社區的“村晚”中,重慶遊客表演他們自己在桐梓避暑的生活片段和小故事編成的言子脫口秀節目,邀請村民和遊客一起上臺互動……點點滴滴都彰顯地域文化,貼近現實生活。
“桐梓‘村晚’堅持從群眾中走來,又走到群眾中去,是地緣相近、人緣相親、文化相融的發展。在這裡,成渝文化、巴蜀文化與黔北文化、夜郎文化融匯交流,文化的根與魂,讓‘候鳥’準時歸、客主一家親得到了很好的弘揚與傳承。”桐梓縣分管旅遊工作的副縣長汪峰認為,桐梓“村晚”應運而生的基礎,在於遊客和村民對精神文化生活的現實需求;而桐梓“村晚”壯大發展的關鍵,則在於這種文藝需求貼近大眾。
回眸歷史,也不難發現這一點——文化傳承的共同性,讓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從來都有一份天然的親切與共情。
眾所週知,桐梓是“貴州北大門”,是“火爐”重慶最近的“涼都”,也是四川成都的“後花園”。其實,早從2006年開始,每年近20余萬來桐梓避暑的重慶遊客、成都遊客,近15萬人是在這裡常住。如今,有的人是定期回歸的“候鳥”,有的人就算入秋以後依然選擇常住,漸漸成為了地地道道的“新桐梓人”。
好風憑藉力,扶搖上青雲。乘著鄉村旅遊提速發展的東風,桐梓縣始終堅持念好“生態經”,用好“涼資源”,催火“熱經濟”,大力發展以住宿為核心、全業態聯動發展的休閒度假遊。
經過多年發展,全縣目前擁有鄉村民宿2033家,客房數4.99萬間,床位數9.82萬張,其中九壩鎮鄉村民宿814家,床位數40037張。更為重要的是,以鄉村旅遊為基礎引進旅遊地産15家,建成旅遊地産及配套文化旅遊設施約130萬平方米,共計建成23924套,已銷售19109套。建成有獅溪柏芷山、黃蓮假日、興茂民宿、百花園酒店、開元芳草地、雲上九壩民宿、楊家院子等特色民宿酒店。桐梓縣已成為貴州鄉村旅遊接待床位數最多的縣份之一。
文以載道,文以化人。在鄉村旅遊旺季期間,特別是九壩、楚米、堯龍山、茅石等各旅遊避暑重點鄉鎮開展遊客、群眾自編自導、自演自賞的“村晚”,以“村晚”這樣喜聞樂見的活動形式來豐富避暑生活已逐漸形成固定文化娛樂模式,外來遊客與當地群眾不僅成為“村晚”舞臺的主角,也成為了多元文化傳承的主角。
“村晚”是一種共享眾樂
今夏來桐梓九壩避暑的“候鳥”中,每9個人當中就有4個重慶人在這裡買房常住。
這組數據折射地不僅是桐梓鄉村避暑遊的火熱,更透視了好山好水好生態的宜居環境背後,還有火熱的“村晚”的助力添彩。
無論是在九壩鎮,還是大河鎮,乃至桐梓的其他鄉鎮,旅居的“候鳥”中都有不少常年常住的遊客。今年81歲的植清秀和老伴已在大河鎮七二社區雲霧山莊旅居生活了十五年。她説,每年六月中旬左右就來這裡生活,因為桐梓生態環境好,特別是山莊的服務和伙食特別好,大家在這裡還有一個廣闊的鄉村舞臺,可以盡情得唱跳。
另一旅居群眾賀光義也説:“退休後每年都會離開重慶幾個月避暑。我走過了很多地方,實地體驗下來還是桐梓的海拔最適宜、居住環境最舒適、生活氛圍最好。今年已和在上海居住的好朋友相約明年六月一起來桐梓旅居,共同享受“村晚”的眾樂與熱鬧。”
群眾所言也道出了近年來桐梓鄉村旅遊發展的以從以往的單一納涼避暑向多元文化活動引流的加速轉變。
對此,九壩鎮從事多年鄉村旅遊工作的旅遊産業發展辦公室工作人員何元波特別有感觸,他説,開始是政府以一定補助形式,鼓勵引導群眾建設鄉村客棧,發展鄉村旅遊。如今,是遊客、群眾積極主動、全面參與到鄉村旅遊發展的火熱實踐中,而具有群眾自發性、全員性的“村晚”便成為帶火帶活鄉村旅遊的重要推動。
在這裡,人人都能上臺、人人都能表演、人人都能出彩。桐梓縣堅持以“村晚”為抓手,以群眾為主體,建立遊客臨時黨支部,通過提供場地、設備,發揮遊客自身特點的方式,組建舞蹈隊、健身隊、文藝演出隊等,讓避暑客自編自演文藝節目,並多措並舉開展各類文藝表演、送戲下鄉、體育賽事等活動,不斷豐富遊客、群眾的鄉村生活。
在九壩印象、十里雲湖等旅遊地産小區都紛紛組建業主藝術團,堅持以遊客業主為主體,各類活動的主題確定、節目篩選、統籌調度等全部由遊客業主執行落實。一方面,讓遊客業主參與自導自演,與當地居民一起跳舞、唱歌、演繹故事,體驗傳統文化的魅力。另一方面,還策劃親子互動劇場、搶紅包遊戲、民俗表演等特色活動,不僅增加了遊客的參與感和互動性,也提升了旅遊地産項目的文化內涵和娛樂體驗。
在各地的山莊民宿也有著以遊客、群眾為主體的“小村晚”,大家紛紛拿出拿手好戲進行PK,再集體公開投票對節目進行評定,精選出眾望所歸的好節目,參加由縣、鎮組織的週末“大村晚”。
今年避暑季開始以來,截至目前,桐梓縣各鄉鎮(街道)旅遊村(社區)、旅遊地産企業、鄉村旅館(民宿、農家樂)等已組織開展“村晚”活動50余場,真正地做到了“日日都有‘小活動’,周周都有‘大村晚’”。
“桐梓‘村晚’和火熱的‘村BA’‘村超’有著共同之處:在於‘全民參與、純粹且接地氣,政府支持、引導且不干預,眾人拾柴、牽手形成合力,流量共享、眾樂而非獨樂’。特別是如今,鄉村越來越富足,在物質生活豐盈之後,鄉村群眾更加關心怎樣實現精神上的富有,而‘村晚’引領下的多元文化活動匯集和以住宿為核心、全業態聯動發展的休閒度假遊,就是因地制宜,推動鄉村全面振興,值得持續深化、不斷探索的路徑選擇。”桐梓縣文旅局主要負責同志如此説道。(記者:李培松 聶勳)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