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頻             直觀中國       |      老外在貴州       |       熱點專題       |      Hi,貴州!     
貴州甕安:山間野果變身致富增收“金果果”
2023-09-01 16:41:29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羅淼責編:趙瀅溪

       今年以來,貴州省黔南州甕安縣嵐關鄉以“學思想·見思想·嵐事我來辦”黨建品牌創建為契機,以“內部聚才、外部借力、支部引領”為抓手,在聚能人、興産業、謀發展上下功夫,探索“合作社+農戶”“合作社+公司+農戶”的“村社聯營”“抱團取暖”的發展模式,把“單打獨鬥”變為“聯合作戰”,實現風險共擔,利益共享,讓産業發展有方,村民致富有路。

  秋風吹、碩果香、刺梨黃。走進章閣村幹田坳刺梨種植基地,漫山遍野的刺梨挂滿枝頭,微風拂過,沉甸甸的刺梨果實隨風搖曳,空氣中四處瀰漫著淡淡的果香。漫山遍野的刺梨樹間,戴著手套、背著籮筐的村民穿梭其中,忙著採摘、搬運、稱重、上車,呈現一幅熱鬧非凡的“豐”景圖畫。

貴州甕安:山間野果變身致富增收“金果果”_fororder_3

農戶正在採摘刺梨 

  “今年的刺梨長勢好、品質佳、個大飽滿、色澤透亮,章閣村共管護的刺梨是1200畝,其中村股份經濟合作社500畝,一天採摘了60余畝,採摘刺梨2.7萬斤,有40余名工人幫忙採摘,發放務工工資近萬元。”章閣村黨總支書記朱儀説。

  刺梨具有“維C之王”的美譽,曾經在章閣村只是“山間野果”。經過駐村幫扶單位、鄉黨委、鄉政府、駐村工作員、村支“兩委”和群眾的共同努力,章閣村通過“組織帶動、幹部帶領、黨員帶頭”的“三帶”模式,帶著村民走出一條致富之路,讓“山間野果”逆襲成為帶領群眾增收致富的“金果果”,不僅綠了荒山,也富了百姓。

貴州甕安:山間野果變身致富增收“金果果”_fororder_2

農戶們將收好的刺梨裝車

  一份付出,一分收穫。章閣村今年來多次邀請貴州大學的刺梨管護專家到村為村民培訓修枝整形、施肥、除草及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的專業知識,並通過“內部挖掘一批、外部引進一批、跨村統籌一批”等方式,挖掘“土專家”“田秀才”等鄉賢人士參與刺梨管護中來,為刺梨管護提供技術保障。

  下一步,嵐關鄉章閣村將依託山地資源稟賦,認真盤點荒山、流轉群眾自留山等資源優勢,帶領群眾在“人不管、牛不上”的荒山發展刺梨産業,與收購公司、刺梨管護專家深度合作,解決群眾“不會管”“擔心不好賣”等實際問題,為群眾免去後顧之憂,打造以刺梨産業為核心的“刺梨+烤煙+中藥材+生豬養殖+辣椒”的産業佈局,實現優勢互補、錯位發展。(文/圖 龍集寬)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