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熱烈慶祝第39個教師節,傳遞鍾山教育聲音,充分展示貴州省六盤水市鍾山區教師優秀形象,弘揚尊師重教良好風尚,努力在全社會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鍾山區教育局特推出【鍾山教師風采展示】特輯,激勵廣大教師在學習榜樣中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履職盡責,助推鍾山區教育高品質發展。讓我們走近這些優秀教師代表,聽聽他們不平凡的故事,感受榜樣的力量~
第一期:海嘎小學教師顧亞
海嘎小學 顧亞
顧亞,男,中共預備黨員,貴州省六盤水市鍾山區大灣鎮海嘎小學教師,貴州省第十四屆人大代表;2020年至2023年期間先後獲得“貴州最美勞動者”“六盤水市勞動模範”“鍾山區先進工作者”“貴州好人”等榮譽稱號。
2014年8月,顧亞通過國家特崗計劃考入六盤水市鍾山區大灣鎮臘寨小學任教,于2016年8月主動申請到大灣鎮海嘎小學任教。海嘎小學位於海拔約2400米、自然環境艱苦的海嘎村,是村裏唯一的學校,被稱為“雲上學校”。顧亞克服生活困難,全身心投入到教學工作中。由於師資缺乏,他不僅擔任一至六年級音樂教師,還肩負其他學科教學任務。
教學中,他看到學生對音樂的喜愛和好奇,在完成基本教學任務後,還單獨開辦了樂器課堂,發動身邊朋友和愛心人士捐贈各類樂器,幫助學生們拓寬了興趣愛好,還根據學生特長組建4支樂隊,鼓勵他們走上舞臺,展現自我。
從教九年來,他克服了貧困山區的各種困難,把最美好的青春歲月奉獻給了海嘎小學,在他的努力耕耘之下,海嘎小學的每一個孩子都受到了音樂的熏陶,在美妙的樂聲中快樂學習,健康成長。9年的傾情付出,顧亞為海嘎的孩子們播下一粒粒音樂的“種子”,帶領他們走出大山,實現夢想。
一句承諾 紮根大山
2016年7月,在大灣鎮臘寨小學教書的顧亞與校長鄭龍閒聊中知曉,地處貴州最高峰韭菜坪腳下的海嘎小學,因地處邊遠,冬季氣候嚴寒,交通不便等因素,沒有老師願意留下來執教,導致學校班額無法開足。當地村民無奈,只好動用家中的勞動力,帶孩子往10多公里外的鎮上租房陪讀。鄭校長希望顧亞和他一起上海嘎小學,把學校辦成一所完小,讓孩子們在家門口就能從一年級讀到六年級。為了完成全村孩子的完小之夢,顧亞毅然來到了更偏、更高、更小的海嘎小學,這一待便是8年。
一心從教 勤奮務實
顧亞擔任海嘎小學的一至六年級的音樂、三年級英語、四年級道德與法治、五至六年級科學的教師。創建了以樂器進入課堂為辦學特色,開設電吉他、架子鼓、電貝斯、尤克裏裏、手鼓、合唱團等豐富的樂器社團,為孩子們提供優越的學習環境和基礎保障。不僅增強了貧困山區孩子的自信心,還發掘了孩子們的音樂天賦。他積極發動身邊朋友和愛心人士捐贈各類樂器,學校的硬體設施得到了明顯的改善。結合學生興趣愛好,教授適合的樂器,帶領山裏的孩子組建樂隊4支,相關事跡被中央媒體報道50余次、省級媒體報道90余次、市級媒體報道110次。通過抖音平臺舉辦線上演唱會直播,線上140萬觀看。共登上微博熱搜3次,抖音熱搜1次,快手熱搜1次,新浪微博千萬級話題12個,閱讀總量超4.4億次。備受全國100余家知名媒體、知名網絡新媒體平臺全面聚焦,僅中央電視臺就播發專題新聞報道13篇。在中央級高端主流媒體刊發稿件50余篇、省級主流媒體刊發稿件90余篇、市級主流媒體刊發稿件110余篇。
在教育教學工作上,利用學科特有的力量來教育學生的思想,尊重學生的人格,讓學生表現自己的才華。課堂上嚴格要求,注重學生學習習慣、學習方法的培養和積極性的調動,堅持以審美教育為核心,注重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讓學生在愉快的音樂實踐活動中主動地去發現、去探究,去感受音樂、理解音樂、表現音樂,並在一定基礎上創造音樂。通過音樂,讓海嘎小學的學生們都能夠融入集體,在集體中尋找自我、去感受,讓他們在音樂中找到自信。並在培養學生興趣愛好的同時,培養出學生們頑強毅力,並沿著既定目標奮勇前進。開發他們的智力、促使産生積極的情緒,對學習中遇到的困難,能夠認真思索、鑽研,逐漸提升他們的觀察力、思維力、想像力、注意力和意志力,促其成長。
一份堅守 終獲成果
顧亞通過音樂搭建起聆聽心靈的橋梁,讓孩子從以前的自卑、怕生,不講究衛生漸漸變為著裝整潔、自信、大方。學校組建了樂隊後,在顧亞的組織下,師生同創的《海嘎之歌》在各大網絡音樂平臺上線,孩子們以自信陽光的精神面貌,多次接受中央、省、市、區等各級媒體的專訪報道。
2018年9月,顧亞輔導的海嘎小學音樂社團的學生,參加了“英國rsl大陸地區水準認證”,有6名同學榮獲架子鼓、貝斯、尤克裏裏優秀獎;龍夢同學還榮獲全國尤克裏裏組第一名。
2020年6月,顧亞所帶的六年級學生組建的“未知少年”樂隊的排練視頻在網絡平臺上“火”了,國內著名搖滾樂隊“痛仰樂隊”“新褲子樂隊”相繼來到海嘎,為孩子們辦了一場線上演唱會,吸引了142萬網友在線觀看,圓了孩子們的“演唱夢”。這場演唱會上了各大媒體熱搜榜,總閱覽量高達2億次。隨後,央視CCTV13新聞頻道、道德觀察、等各大媒體接連報道。一支來自大山裏的樂隊,不僅轟動了全國,還登上美國《僑報》。
在顧亞和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學校得到了各級政府部門和社會各界的關心與幫助。2018年,海嘎小學收到社會公益捐款155萬元,孩子們搬進了寬敞明亮的新家園。
顧亞回想起這些年工作中經歷的點點滴滴,那種幸福感無以言表。音樂可以傳遞自信,更能傳遞心聲,他希望這些孩子們能走出大山,在更大的舞臺上展示自己。(供稿:鍾山區委宣傳部)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