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頻             直觀中國       |      老外在貴州       |       熱點專題       |      Hi,貴州!     
扶持有力度 服務有溫度——貴州省強化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政策保障
2023-09-12 08:52:33來源:貴州日報編輯:羅淼責編:馬明仁

  以繁星作伴,與晚風共舞。前不久,一年一度的彝族火把節,點亮了晴隆縣三寶街道阿妹戚托小鎮的整個夏天,一堆篝火在中間,千人盛裝載歌載舞,人們臉上洋溢著民族自信和驕傲,歌聲中儘是對新生活對未來的無限期盼……

  作為集搬遷安置和景區為一體打造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阿妹戚托小鎮所在的三寶街道,承載著來自晴隆縣13個鄉鎮近1.5萬人搬遷後的新生活。如何讓人心穩下來,如何幫助他們過好後續生活,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

  從山中來,到城裏去。這些年,依託全省對易地扶貧搬遷的後續扶持政策,晴隆緊緊圍繞穩增收這一主線,結合民族特色和旅遊,幫助搬遷安置點興産業,謀就業,開啟新生活。此外,一場火把節,一支延續彝族原生態的阿妹戚托舞,讓搬遷群眾更好地找到歸屬感,也點亮了當地文旅融合發展的新名片。

  安居樂業是民生之本,為紮實做好搬遷“後半篇文章”,在抓就業促增收上,2022年貴州省制定印發了《貴州省關於促進易地扶貧搬遷群眾增收三年工作方案(2022-2024年)》,從摸清底數、促進就業、發展産業、盤活資産、監測幫扶、加大支持等6個方面,提出了24條重點工作舉措,推動搬遷群眾更加穩定、更高品質的就業增收;在社區治理上,制定了《貴州省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鄉村(社區)治理專項行動方案》,完成了100個易地扶貧搬遷綜合性文化服務示範點和43個多功能運動場的建設,各地安置社區治理能力不斷提升;聚焦後續扶持工作中面臨的新問題新困難,貴州省出臺了四個省級指導性文件,從易地扶貧搬遷安置社區物業服務管理,到搬遷安置點社區教育輔導試點、搬遷安置社區物業管理實體化公司試點,再到搬遷資産後續管理的指導意見,全面解決搬遷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

  一攬子政策舉措的發力,不僅為後續扶持奠定了根基,也增強了搬遷群眾對新生活新事業的信心。

  作為全國易地扶貧搬遷規模最大的省份,也是城鎮化集中安置比例最高的省份,貴州在易地扶貧搬遷後的扶持,任重道遠。

  搬得出,穩得住,逐步能致富。“如今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惠水縣明田街道新民社區黨支部書記羅應和表示,他對搬遷後的生活有深刻的“情感認同”,認同當下的生活,認同未來的期盼。

  搬遷前,余燁的老家在山與山之間,那時候離家和回家,需要走過一段很長的路。2015年,惠水縣開始將貧困地區的群眾陸續遷出,余燁一家也在其中,一年後,余燁考上海南的大學。大學畢業後,余燁在搬遷安置點新民社區找到了工作,她直言:“當初決定回來工作,是因為這裡是我的家啊。”

  羅應和介紹,在後續扶持工作的不斷推動下,7年間,新民社區走出了356名大學生,有相當一部分人選擇回到家鄉,加入了建設家鄉的隊伍,他認為這份“情感認同”,就是搬遷群眾能“留下來”的關鍵。

  時間如流水飛逝,後續扶持的政策保障,早已潤澤到千千萬萬個家庭,為他們今後的生活保駕護航。

  開展主題教育期間,省生態移民局組成7個工作組,分赴全省30個縣(市、區),圍繞搬遷群眾就業增收、安置社區集體經濟發展、黨建引領社區治理、幫扶車間運轉、後産業項目建設運行、搬遷群眾人力資源開發等重點展開調研,形成調研報告13篇。

  在此基礎上,結合國家和省委、省政府的相關部署,研究制定了《關於推動大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融入新型城鎮化實現高品質發展的指導意見》,系統性、改革性、創新性的推動大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融入新型城鎮化,明確了統籌推進安置區融入新型城鎮化建設、有序推進搬遷人口市民化進程、持續提升搬遷人口整體素質、全面促進高品質充分就業等7個方面30條具體措施。

  一系列舉措進一步拓寬了搬遷群眾的財政性收入渠道,從方方面面不斷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讓搬遷群眾住得上新家,也從心中築建起一個充滿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新家園。(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梁聖)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