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頻             直觀中國       |      老外在貴州       |       熱點專題       |      Hi,貴州!     
紀錄片《最“貴”的絕招》10月6日晚央視播出:苗族銀飾製作技藝
2023-10-08 10:15:56來源:多彩貴州網編輯:羅淼責編:魏寒冰

  9月30日——10月6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紀錄片頻道(CCTV-9) “9視頻”欄目每晚19:00檔,“央視頻”每天中午12:00,播出紀錄片《最“貴”的絕招》。

  這部總長70分鐘的體驗式人文紀錄片系列,關注了外國人在中國貴州追尋非遺技藝的學習過程。通過不同國家、不同職業的外國友人在貴州拜師學藝的第一視角,呈現了貴州苗族刺繡、蠟染、銀飾、安順地戲、赤水獨竹漂、布依族八音坐唱、都勻毛尖採制等傳統非遺技藝的精妙,傳遞出貴州非遺所蘊涵的東方智慧,體現了貴州在與世界文化交流融通過程中的相互關注和互相融入。

紀錄片《最“貴”的絕招》10月6日晚央視播出:苗族銀飾製作技藝

  來自法國、印度尼西亞、泰國的三位學藝人到貴州體驗了一次“苗族銀飾製作”技藝。

  法國人賀夏維在貴陽青岩古鎮的非遺體驗坊中,欣賞了工藝美術大師胡麗亞多年走村串寨收集的苗族銀飾圖樣。在苗族銀飾製作技藝傳承人盧貴化的指點下,賀夏維自己繪製圖案,現場學習操作銀飾的拉絲、焊接等工藝,在一次次不滿意和失敗重做的過程中,終於完成了自己“設計”的銀飾作品。

  來自印度尼西亞的伊娜和來自泰國的張美玲向國家級傳承人楊正貴學習鏨刻技藝,了解苗族鳳冠的有趣故事。美是相通的,非遺作品的魅力是一代代不停努力的結果,在現代快節奏的社會中這些傳承人的堅持,深深感動著學藝者,他們希望更多年輕人來關注和參與。(記者:丁憐)

紀錄片《最“貴”的絕招》10月6日晚央視播出:苗族銀飾製作技藝

青岩古鎮門樓

紀錄片《最“貴”的絕招》10月6日晚央視播出:苗族銀飾製作技藝

賀夏維在青岩古鎮采風

紀錄片《最“貴”的絕招》10月6日晚央視播出:苗族銀飾製作技藝

青岩古鎮銀飾製作技藝體驗館

紀錄片《最“貴”的絕招》10月6日晚央視播出:苗族銀飾製作技藝

貴州省工藝美術大師胡麗亞給賀夏維介紹苗族銀飾紋樣

紀錄片《最“貴”的絕招》10月6日晚央視播出:苗族銀飾製作技藝

苗族銀飾製作技藝傳承人盧貴化指導賀夏維銀飾製作

紀錄片《最“貴”的絕招》10月6日晚央視播出:苗族銀飾製作技藝

盧貴化焊接賀夏維製作的銀飾

紀錄片《最“貴”的絕招》10月6日晚央視播出:苗族銀飾製作技藝

苗族銀飾製作技藝傳承人楊正貴向張美玲和伊娜介紹苗族銀飾鳳冠

紀錄片《最“貴”的絕招》10月6日晚央視播出:苗族銀飾製作技藝

張美玲和伊娜身著苗族銀飾參觀非遺體驗館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