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頻             直觀中國       |      老外在貴州       |       熱點專題       |      Hi,貴州!     
貴州威寧沙子坡林場:一片林與三代人 誓讓荒山成“金山”
2023-10-20 16:28:01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羅淼責編:魏寒冰

  在貴州省畢節市威寧自治縣有這樣一個地方,曾經因為石漠化很嚴重,被外界稱為“地球上的傷疤”。而今,也是在這片土地,已是蒼松挺拔、綠色蔥蘢、松濤陣陣。位於威寧自治縣觀風海鎮的國有沙子坡林場,海拔2350米,地處滇黔交界處,有綿延10余公里的華山松林。

  1984年,威寧縣被列為貴州省12個林業重點建設縣之一,1985年,威寧縣林業部門決定在沙子坡一帶實施“人工造林”工程。300多人參與承包造林,經過兩個多月的艱苦奮戰,在這片石漠化土地上,通過人工栽種的方式種出了約3萬畝華山松林。1987年,沙子坡林場造林工程榮獲貴州省科技成果二等獎,2004年,沙子坡林場被省林業廳規劃為全省的華山松採種基地。

貴州威寧沙子坡林場:一片林與三代人 誓讓荒山成“金山”_fororder_畢節1

沙子坡林場航拍圖 

  三分造林,七分管理,1991年,威寧縣木材公司決定在沙子坡設立“基地林管護隊”,並留下35名職工分成4個管護組,分別駐紮在中心點進行常年管護。

  為了管護好這片林子,32年來,在沙子坡基地林的森林管護中,一批批護林員在這裡留下了無數感人事跡。第一代護林員聶永祥、安啟亮、王明才,孔凡昌、馮仇敏、劉坐友,龔才富、李興順、王明才等,在艱難的生存環境下無私奉獻,默默工作至滿頭白髮才離開護林崗位。

貴州威寧沙子坡林場:一片林與三代人 誓讓荒山成“金山”_fororder_畢節2

護林員檢查樹木生長情況

  在第一代護林員相繼離開工作崗位後,他們的子女成為第二代護林員,接下守護沙子坡林場的接力棒,而今,這些“護二代”已成為守護沙子坡林場的中堅力量。現在,在沙子坡林場,一共有47名工作人員,其中有36人是“護二代”,李繼輝和龔賢超是“護三代”。

  説到第一代護林員,已去世的安啟亮的名頭是響噹噹的,安啟亮是沙子坡種樹的功臣,也是沙子坡護樹的能臣。退休後的他仍然放心不下這片樹林,便讓兒子安德永代替自己站在沙子坡林場的哨位,安德永成為第二代護林員。2021年2月7日,安德永突發腦溢血倒在了他熱愛的護林崗位上。

  第一代護林員馮仇敏現年64歲,在沙子坡工區護林35年,直至2020年5月退休。退休後的他繼續住在林子周邊,天天都待在林子裏。“以前種的時候怕難存活,種子就放得多,樹就長得密,所以管護次數也相對較多,就和這片林子有了感情,感覺它們就像我的子女一樣。”馮仇敏説。

  王明才今年85歲,1985年2月被派到沙子坡林場種樹。“當時我們有300多人一起種樹,一天要種700-800斤松子,2個月就種完了,當時種了27740畝,後來樹苗長出來後,當地老百姓的牲畜經常去啃食,不管緊不行,牛羊太多,當時林業派出所還派出人員幫忙,每天都要走很遠的路去驅趕牛羊,出門天黑,回家天黑,一天兩頭黑。”王明才説。

貴州威寧沙子坡林場:一片林與三代人 誓讓荒山成“金山”_fororder_畢節3

退休護林員王明才

  1994年,王明才光榮退休,兒子王春接過他的接力棒。“現在我每天都要巡邏數公里的路程,一天跑3-4趟,一個來回4-5公里,要不斷地對森林進行巡視,防止非法砍伐和偷獵,同時也要檢查病蟲害,及時發現火災隱患,有時候晚上還去巡邏,甚至裹著軍大衣在山上睡的情況也時有發生。”王春説。

  “我們的管護隊職工基本都是過著與家人兩地分居的生活,幾乎沒有什麼雙休日和節假日,即便是到了春節,也只能安排1-2人輪流回家。”沙子坡林場副場長周健説。

  據不完全統計,32年中,護林隊共查處過林木偷砍盜伐事件2630余起,撲滅一般森林火災61次,排除火災隱患點1820余處。自1990年以來,每年都要在林區內,進行一個月左右的森林病蟲防治,如噴撒殺蟲農藥、施放煙霧劑、清除病害木等。

貴州威寧沙子坡林場:一片林與三代人 誓讓荒山成“金山”_fororder_640

沙子坡林場航拍圖 

  “這裡全是華山松,樹種單一,病蟲害是最大的難題,尤其是2006-2007年,發生了大規模的松葉蜂病蟲災害,大量的華山松染病,後來在省林業部門專家的指導下,才消滅了松葉蜂,讓一大批華山松恢復生機。”周健説。

  32年來,在沙子坡林場,一代代林場管護員用青春書寫了一曲用“滿頭白髮”換“碧野萬頃”造林綠化、管林護林的綠色交響。如今,沙子坡林場也成為威寧人民的“綠色銀行”。

  近年來,觀風海鎮充分利用豐富的林地資源和良好的生態環境,走出了一條林下“掘金”的新路子,形成了集野生菌生産、加工、銷售,旅遊觀光于一體的旅遊經濟,一片森林實現了多重價值。從“生態美”到“生態富”,沙子坡林場不僅創造了巨大的生態價值,還創造了巨大的經濟價值,真正實現了從綠水青山到金山銀山的轉變。(文/圖 陳再雄)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