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至19日,2023年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活動暨貴州民族大聯歡盛會在貴陽市觀山湖區民族大聯歡廣場舉行。廣場上各民族文化宣傳牌、民族團結宣傳欄、民族團結同心樹等彰顯民族團結的元素隨處可見,吸引不少群眾前來觀看。
為進一步推動全省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貴州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習近平總書記視察貴州重要講話和對貴州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立足資源稟賦、發展條件、比較優勢,有形有感有效推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各項工作,奮力建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模範省。
示範引領,開拓模範省建設新路徑
2021年,為貫徹落實中央民族工作會議精神,貴州提出建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模範省”目標,出臺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推進新時代貴州民族工作高品質發展等重要文件,對全省民族工作作出全面部署。
2022年12月,貴州出臺《貴州省建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模範省實施方案》,細化31條具體任務和4條保障措施。
今年5月,貴州省建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模範省推進會召開,進一步強化各級各部門的責任意識,形成全省共同推進模範省建設工作的濃厚氛圍。
…………
貴州率先破題,先行先試,探索實踐,積極推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模範省建設工作,選取遵義市、黔東南州臺江縣、貴陽市觀山湖區、六盤水市水城區、安順市西秀區、畢節市威寧自治縣、銅仁市玉屏自治縣、黔南州荔波縣、黔西南州興義市作為省級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範試點,率先在全國探索構建“1+8”創建格局。
遵義市大力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和長征精神、遵義會議精神,“傳承紅色基因、講好遵義故事”,構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實踐取得新成績。
作為國家民委支持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範試點縣,臺江縣啟動建設了體驗館、主題廣場、教育基地等項目,大力實施“推普興鄉”行動,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貴州以遵義市、臺江縣納入全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範試點為契機,積極支持各地先行先試,發揮示範試點引領作用,推動各試點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構築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作表率,推動黨中央關於民族工作的決策部署在貴州落實見效,開創模範省建設新局面。
精準施策,推動民族地區高品質發展
“住民宿,泡瑤浴,創意寫生”。瑤山古寨景區內的“寫生部落”吸引了來自國內外寫生青少年以及美術、攝影愛好者。瑤山古寨憑藉多彩的民俗文化、優美的自然風光和保存完好的建築設施,成為荔波縣又一熱點景區。瑤山村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園,成為各族群眾交流對話的窗口。
貴州把支持民族地區高品質發展作為重要任務,不斷完善差別化區域支持政策,支持民族地區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增強內生動力,促進民族地區發展更充分更平衡更協調。
2023年,貴州投入1712萬元支持12個民族鄉村振興試點建設,推動建設一批旅遊融合、特色産業發展、生態宜居打造提升等示範試點,促進試點建設鄉村各族群眾物質和精神“雙豐收”。
積極推進民族特色村寨發展。2021年以來,貴州投入資金5.44億元,建設民族特色村寨146個,每年重點支持20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建設農文旅體融合産業項目。
因地制宜發展民族特色産業。貴州推動民族地區打好“生態牌”“資源牌”“文化牌”“旅遊牌”,打造特色産品,培育特色經濟,夯實高品質發展根基。支持民族地區主動融入粵港澳大灣區、長江經濟帶、成渝經濟圈、“一帶一路”建設,發揮比較優勢,抓好“富礦精開”、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等重點工作。
增強民族地區發展財力保障。貴州給予每個自治州財力補助,增強民族地區發展能力,為民族地區高品質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積極推進民族傳統手工業發展。貴州推動民貿民品企業發展,一大批成長企業及時得到支持。截至2023年10月底,完成2022年第四季度和2023年前兩季度貸款貼息19780.37萬元,支持506家撬動貸款158億元。新增認定451家民貿企業,安排資金300萬元支持30家苗繡、貴銀等民族傳統手工藝企業發展。
發揮豐富的資源優勢。貴州創新打造黔繡、黔銀、黔藝等9個“黔系列”民族文化産業品牌,推動優秀民族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加強品牌産品宣傳推廣、産銷對接,助力“黔貨出山”,帶動各族群眾就業創業,增收致富。
多元推進,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今年9月,“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建設主題文化活動——貴州篇”在遵義啟動,觀摩組走進遵義新蒲新區、播州區、黔東南州臺江縣、岑鞏縣,通過開展理論宣傳、文藝演出、課堂教學、民俗活動等多種形式,展示貴州推進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建設成效。
“村超”球場上,球員遠距離任意球直接破門,數萬名觀眾齊聲吶喊鼓掌。從臺江“村BA”到榕江“村超”,貴州“兩江兩村”體育賽事吸引了全國各地的各族群眾,一場場精彩的比賽點燃觀眾熱情,多姿多彩的“體育+文化”盛宴無比熱鬧。這裡成為各民族交往大舞臺,成為黔東南奮力建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模範州的生動實踐。
貴州支持安順市、遵義市、黔東南州、銅仁市、畢節市等實施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範廊帶建設,打造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升級版”,推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制度化、規範化、標準化、法治化。截至2022年底,全省9個市(州)均成功創建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市(州),獲命名的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單位)89個。
畢節市與廣州市合作開展“三項計劃”、六盤水市與包頭市結成民族團結友好城市……貴州實施各族群眾互嵌式發展計劃,拓寬各民族互嵌式發展渠道。
貴州加大“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民族文化進村寨”力度,進一步豐富傳統民族文化活動內容,促進各族群眾共娛共樂、互鑒互賞,促進各民族在空間、文化、經濟、社會、心理等方面交往交流交融。
團結築基,模範有效。貴州將繼續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主線,也是民族地區各項工作的主線”的要求,堅持以高品質發展為統攬,狠抓工作落實,奮力開創新時代貴州民族工作新局面。(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阮丹)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