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走進位於貴州省盤州市兩河街道的岩腳村,噠啦仙湖碧波盪漾,一排排民居錯落有致,村民悠閒地坐在家門口閒聊,恰是一幅和美鄉村的生動畫面。
曾經岩腳村與如今這番美景有著天壤之別。彼時的岩腳村經濟基礎薄弱,經濟發展滯後,各種社會矛盾多發且複雜多樣。
為改變現狀,岩腳村通過黨建引領,強化農村基層基礎建設,以“一中心一張網十聯戶”為抓手,將信訪工作聯席會議機制在村居延伸拓展;以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助力矛盾糾紛信訪問題排查化解,努力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穩控在當地,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了信訪問題産生。
而今岩腳村已蛻變為“網紅旅遊打卡點”,2021年以來,實現信訪問題“零發生”目標。矛盾糾紛逐年劇降,今年以來,矛盾糾紛僅發生6起,同比下降60%。
近年來,貴州省信訪局加強和改進人民信訪工作,暢通和規範群眾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障通道,努力將群眾訴求解決在基層、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和諧穩定創建在基層,搭起信訪“連心橋”,當好群眾“暖心人”。
“感謝你們在百忙之中能及時幫助我們解決三都縣扶貧車間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非常感謝!”“沙田煤礦開採導致在納雍縣勺窩鎮劉家半坡的房屋無法居住的問題,已經得到很好的解決,大家對處理結果非常滿意!”
近日,通過在網上“省委書記留言板”留言,貴州兩名網友得到了相關部門的及時回復,“不跑腿”解決了煩心事。
留言網上投、事項網上辦、結果網上評、問題網上督、形勢網上判……借助網站、手機App、微信小程式等,近年來貴州不斷順應信息化發展和群眾新期待,大力推廣“互聯網+信訪”,架起了解決百姓“急難愁盼”的線上“連心橋”。
保障農民工合法權益,是近年來信訪工作的重要內容,貴州結合實際,進一步完善制度機制,探索開展“民呼我為”“接訴即辦”,領導幹部包案接訪、帶案下訪等,幫助群眾解釋疑慮、解決煩惱、解開心結。
2020年,李某等7名工人在修文縣某棚戶區改造項目進行水電安裝等工作。項目完工後,由於建設單位相關手續未及時辦理,導致李某等人工資被拖欠。
為化解這起案件,修文縣政府分管副縣長帶頭包案,修文縣住建局成立包保化解工作小組,積極組織建設單位、施工單位、信訪人等進行協商,研究解決方案。經協調,建設單位完成相關手續,今年5月10日終於拿到了被拖欠3年的8萬餘元工資。
“看著責任單位在接訪大廳現場發放現金,農民工朋友領到錢時幸福的歡笑,自己也感到了欣慰。”六盤水市聯合接訪中心副主任邱濱在成功處理因討要農民工工資引發的上訪事項後,把工作進展分享到微信工作群,發自內心為解決了群眾的煩心事而感到高興,“只希望多解決點問題,少留下點遺憾。讓群眾少一點委屈,讓社會多一點和諧,這樣我就滿足了。”
自主題教育開展以來,貴州各級領導幹部常態化開展下訪接訪和包案化解工作,很多時間長、難度大、涉及面廣的骨頭案、釘子案,也因此得到有效解決。
幹部下沉、權力下放、考核下移,負擔下減,有效激發基層發展活力。甕安縣下司社區“五人治理小組”成員各揮所長,2022年共為社區爭取到6個項目,涉及資金76.76萬元,用於補齊社區基礎短板,推動産業發展,幫助社區成功申報2021年貴州省鄉村旅遊重點村、貴州省鄉村旅遊甲級村寨,申報成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紅色美麗村莊”底色更加閃亮。去年,下司社區新增村級集體經濟114萬元,集體經濟累計達300萬元。(段利濤 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劉久鋒)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