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頻             直觀中國       |      老外在貴州       |       熱點專題       |      Hi,貴州!     
貴州省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召開
2023-12-01 09:34:06來源:貴州日報編輯:羅淼責編:魏寒冰

  原標題: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召開 深學篤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 加快在生態文明建設上出新績 奮力在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中走前列作示範 徐麟出席並講話 李炳軍主持 趙永清時光輝等出席

  11月30日,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在貴陽召開,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徐麟出席並講話。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貴州重要講話精神,牢牢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堅定不移實施主戰略、實現主定位,加快在生態文明建設上出新績,奮力在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中走前列作示範,努力開創經濟興、百姓富、生態美的多彩貴州新未來。

  省委副書記、省長李炳軍主持。省政協主席趙永清,省委副書記、省委政法委書記時光輝,省委常委,省人大常委會、省政府、省政協有關負責同志,省法院院長、省檢察院檢察長,省軍區、武警貴州省總隊有關負責同志出席。

  徐麟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戰略高度,大力推進生態文明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前瞻性創造性系統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形成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把我們黨對生態文明建設規律的認識提升到新高度。習近平總書記對貴州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指示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貴州的生動體現,從謀全局和抓一域、普遍性和特殊性、認識論和方法論、利當下和謀長遠相統一的高度,指出了貴州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使命、優勢短板、方法路徑、目標願景。全省上下要牢記囑託、感恩奮進,把衷心擁護“兩個確立”、忠誠踐行“兩個維護”落實到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的行動上、體現在生態文明建設出新績的成效上。

  徐麟強調,近年來,全省生態環境品質實現歷史性改善,經濟發展方式加快綠色化轉型,生態環保理念發生根本性轉變,生態文明制度實現系統性提升。要準確把握全省生態文明建設的階段性特徵,牢牢把握優良生態環境這個最大的發展優勢和競爭優勢,著力打造生態文明建設先行區,加快在生態文明建設上出新績,奮力在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中走前列作示範。要在提升生態系統品質上出新績,深入推進生態保護修復,持續推動環境綠化美化,嚴密防控環境風險,切實維護生物安全,讓貴州青山常在、綠水長流。要在污染防治攻堅上出新績,持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五場戰役”,努力在城鄉生態環保設施補短板、工業固廢綜合治理、重點河湖污染治理、秸稈綜合利用上實現攻堅突破,持續抓好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反饋問題、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警示片問題等整改落實。要在綠色低碳轉型上出新績,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堅決守住生態保護紅線,加快産業綠色轉型升級,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要在拓寬“兩山”轉化路徑上出新績,以産業化利用、市場化交易、價值化補償為重點,做深做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下半篇文章”。要在創新綠色制度上出新績,深入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完善生態環境監管機制,強化生態文明法治保障,加快構建具有貴州特色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要在弘揚生態文化上出新績,積極傳承優秀傳統生態文化,推動形成綠色生活方式,創新辦好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更好以文化力量助推生態文明建設。

  徐麟要求,要堅持和加強黨對生態文明建設的全面領導,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各級黨政主要負責同志要認真履行好第一責任人職責,充分用好考核評價“指揮棒”,強化科技、財政、金融等支撐,著力打造生態環境保護鐵軍,廣泛凝聚生態文明建設的強大合力。

  李炳軍在主持會議時要求,各地各部門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上來,推動全省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更大成效。要加快完善生態環境基礎設施,結合新型城鎮化“四改”、“四在農家·和美鄉村”建設等,創新機制,用改革的辦法,加快補齊污水、垃圾處理設施等短板弱項。要壓緊壓實企業污染治理主體責任,切實做到依法依規排污治污。要以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加強生態環保監管執法,以“零容忍”態度依法查處環境違法行為。要聚焦重點領域強化環境問題科技攻關,把污染防治與産業轉型升級結合起來,加快突破關鍵技術瓶頸,為推進新型工業化、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提供有力科技支撐。要凝聚全社會生態環保合力,加強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大力開展綠色創建活動,使建設美麗貴州成為全省人民自覺行動。

  會上,觀看了貴州省生態環境保護專題片,省發展改革委、省生態環境廳、省林業局和遵義市、銅仁市作交流發言。

  會議以視頻形式開至縣級,省設主會場,各市(州)、縣(市、區、特區)設分會場。省有關部門單位負責同志等在省主會場參加。(記者 許邵庭 曾書慧)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