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頻             直觀中國       |      老外在貴州       |       熱點專題       |      Hi,貴州!     
逛村寨、賞侗歌、品民俗 用非遺打開冬遊貴州新方式
2023-12-06 09:49:41來源:多彩貴州網編輯:羅淼責編:魏寒冰

  鬱鬱蔥蔥的山地原始森林,高低錯落的少數民族村寨掩映在煙霧繚繞的秋冬炊煙中,高山草甸、竹海濕地、村落古鎮,目之所及都呈現出別樣的冬日風光,喀斯特獨有的地質文化、靜謐的民族古鎮村落醞釀了豐富多彩民族文化和非遺項目,侗族大歌、安順地戲、“最後的槍手部落”等非遺璀璨奪目,構築了多彩貴州的精神內核。

  來貴州除了體驗炎炎夏日裏珍貴的清涼,貴州的冬天也有著別樣魅力。暖身暖心的溫泉、熱鬧非凡的民俗活動、爽心爽身的美食佳釀、獨具民族風情的古鎮村落……都是冬日來貴州不能錯過的絕佳體驗,也是感受貴州非遺魅力好時節。

  這裡有廣大學子們渴望的千種美景,萬種風情,也有大家意想不到的新知識、新發現,冬季非遺研學之旅,讓我們換一種方式打開貴州。

  非遺研學線路

  貴陽——黔東南榕江三寶侗寨——黔東南從江小黃侗寨——從江心想頌籟酒店——從江岜沙苗寨——黎平肇興侗寨——錦屏縣隆裏古城——鎮遠古城——西江千戶苗寨——貴陽

  三寶侗寨

  三寶侗寨位於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縣車江鄉壩區,侗寨由三個大小不一的寨子連成,分上、中、下寶寨,合稱“三寶侗寨”,有“天下第一侗寨”之稱。三寶侗寨最著名的莫過於三寶鼓樓,鼓樓聳立於侗寨中部,建築面積225平方米,共21層,總高35.18米,總佔地面積約8000平方米,三寶鼓樓曾入選世界吉尼斯紀錄最高侗族鼓樓。

逛村寨、賞侗歌、品民俗 用非遺打開冬遊貴州新方式

三寶侗寨

  小黃侗寨

  小黃侗寨有“歌的故鄉,歌的海洋”之稱,一條小溪穿寨緩緩而過,四週青山環抱,幾百棟吊腳木樓依山傍水,構成一個山、水、歌為一體的侗寨。這裡人人都愛唱歌,是遠近聞名的“侗歌窩”,“小黃侗族大歌”早已享譽國內外。

逛村寨、賞侗歌、品民俗 用非遺打開冬遊貴州新方式

小黃侗寨

  小黃村有“飯養身、歌養心”的説法,這裡人人都會唱侗歌,“會走路就會跳舞,會説話就會唱歌”在這裡名副其實。小黃人演唱的侗族大歌多次走出國門,登上國際藝術舞臺,享譽世界,被譽為“天籟之音”和“清泉閃光之音樂”,來這裡可以近距離體驗原汁原味的侗族大歌。

  從江岜沙苗寨

  村寨位於貴州省從江縣北約5公里,是一個純苗族村寨,全村至今還保留有濃郁的古代遺風和古老的生産方式。世居於此的苗家人一直保存著古老的生活習俗,發髻、火槍和古樹是這裡的"三大寶"。在這裡,研學團隊成員們可以領略到悠久的歷史沉澱,原始神秘的民俗,淳厚樸實的民風和絢麗的民間文化。

逛村寨、賞侗歌、品民俗 用非遺打開冬遊貴州新方式

從江岜沙苗寨槍手部落

  黎平肇興侗寨

  肇興侗寨位於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四面環山,懷抱于山中盆地。肇興侗寨以鼓樓聞名,被譽為“鼓樓文化藝術之鄉”。這裡有“仁團鼓樓”“義團鼓樓”“禮團鼓樓”“智團鼓樓”“信團鼓樓”5座鼓樓。在侗寨中,遊客可以欣賞到侗族歌舞表演,其中的侗族大歌是一種獨特的多聲部合唱形式,以其宏偉和富有激情的風格聞名於世。

逛村寨、賞侗歌、品民俗 用非遺打開冬遊貴州新方式

黎平肇興侗寨 王曉/攝

  隆裏古城

  隆裏古城是中國西南古軍事城鎮中保存最完好的軍事城池,是一座充滿漢文化色彩的生態古城。蒼山為伴、江水相依,匯聚了歷史的靈氣,古城的韻味獨特而古樸。詩仙李白曾寫此一首表達對王昌齡的遭遇之情,而詩中提及的“龍標”,就是今天的隆裏一帶。

逛村寨、賞侗歌、品民俗 用非遺打開冬遊貴州新方式

隆裏古城

  古城雖處苗侗文化腹地卻不被同化,是“漢文化孤島”現象的奇觀。如今,隆裏人依然保留和傳承著古樸的傳統文化,其中玩花臉龍、唱漢戲、迎故事最具代表性,被譽為“隆裏古城三大瑰寶”,吸引了許多省內外遊客前來打卡體驗。

  鎮遠古城

  鎮遠古城位於?陽河畔,四週皆山,如翡翠玉帶般蜿蜒流動的?陽河,恰如大自然的另一份青睞,讓山水與人文在這裡得到完美的融合,共同展現了一個鐘靈毓秀的鎮遠古城。城內外古建築、傳統民居、歷史碼頭數量頗多。縣境東界湖南新晃,南臨三穗、劍河,西毗施秉,北接岑鞏和銅仁地區的石阡,素有“滇楚鎖鑰、黔東門戶”之稱。

逛村寨、賞侗歌、品民俗 用非遺打開冬遊貴州新方式

鎮遠古城 王曉/攝

  乘船在古城水上游,欣賞古河河道、水陸城門、步道古橋,遊青龍洞、古巷道、和平村、周達文故居等景點,觀看古城夜景。

  西江千戶苗寨

  西江千戶苗寨位於雷山縣東北部,距離雷山縣城36Km,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這裡是全國最大的苗寨。西江千戶苗寨四面環山,梯田依山順勢直連雲天,白水河穿寨而過,寨內吊腳樓層層疊疊,依山而建,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背靠青山、腳踏玉帶、一水環流的風景。苗族農耕、民俗、銀飾、服飾、飲食、歌舞及其遺風古俗在這裡世代相傳,被中外著名作家和民俗學者譽為苗族“原始生態”文化保存比較完整的地方。

逛村寨、賞侗歌、品民俗 用非遺打開冬遊貴州新方式

西江千戶苗寨 王曉/攝

  來西江苗寨,體驗西江苗寨迎接客人的最高禮儀——“高山流水”、品嘗十二道攔門酒,參觀釀酒坊、鼓藏頭家、活路頭家、守寨樹、閱讀西江圖書館、刺繡博物館、西江苗族文化研究院、西江苗族博物館。(作者:李鈺)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