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頻             直觀中國       |      老外在貴州       |       熱點專題       |      Hi,貴州!     
立體交通日漸完善 天寬地闊大步向前 ——貴州省加快構建內聯外暢開放通道
2023-12-26 09:39:24來源:貴州日報編輯:羅淼責編:魏寒冰

  初冬,非洲進口“紅木”首次運抵貴州碼頭,烏江正式開啟進出口國際貨運新通道。而今,復航後的烏江上輪船鳴笛聲時時響起,逐漸邁入常態化和穩定化發展的新階段。

  縱覽黔貴大地,一條條上天、入地、出海的大通道,描繪了打開山門的開放圖景,初步構建了高速公路、高速鐵路、民航、水運等綜合立體交通網絡,不斷刷新全省交通的便捷度和人民群眾的幸福感,重塑了開放新格局,使貴州成為“一帶一路”在西部重要的陸海連接線。

  眼下,全省一個個交通項目加快建成,讓區域與區域之間距離更近。隨著內聯外暢的開放通道日益完善,貴州省正主動服務和積極融入國家戰略,以西南陸路交通樞紐為“穴位”激活全省上下發展活力,為內陸開放的貴州高品質發展帶來更多增量。

  大道如虹築坦途

  11月24日,貴陽經金沙至古藺(黔川界)高速公路正式建成通車,為貴陽融入成渝雙城經濟圈又添一條“快車道”。

  兩個月前,全長118公里的重遵擴容高速全線通車,這是我國西部地區經重慶、遵義、貴陽至珠三角腹地、西南出海口的最便捷運輸通道。

  雲端築路,萬橋飛架,條條大道撫平峻嶺崇山,將貴州連接成一個“高速平原”。早在2021年底,貴州高速公路總里程就突破8000公里,高速公路綜合密度升至國內前列,與周邊每一個省(區市)形成至少3個省際通道,開放的格局不斷打開。

  高水準開放是貴州高品質發展和現代化建設的必由之路。貴州過去的快速發展受益於交通,未來的高水準開放更要交通先行。

  12月19日,貴州交建集團投資建設的六安高速花江峽谷大橋鋼桁加勁梁首件試裝驗收圓滿完成,這座在建“世界第一高橋”的施工進度邁出重要一步。

  碧綠的牂牁江之上,納晴高速首座“純貴州造”懸索橋明年完工後,兩岸行程將由1小時縮短為1分鐘,鋪就貴州與四川、廣西之間的快速通道。

  塔吊林立、工程車來回穿梭,施工人員忙碌作業……歲末年尾,貴平高速公路項目全力以赴攻堅全年目標任務,省內首個智慧梁場已投入使用,預製T梁生産週期由傳統的7天縮短至1天,為以智慧梁場為代表的智慧建造技術在貴州省實現市場化、工業化、規模化應用打下堅實基礎,努力實現“智”造高速的品質提升。

  飛馳電掣高鐵網

  今年8月31日,連接黔桂兩地最便捷的交通大動脈——貴南高鐵全線投入運營,實現了黔中至北部灣的便捷互通。

  一路向南,貴南高鐵串起一條自然與人文景觀的“黃金旅遊線”。全線開通運營一個月,荔波站發送旅客就達14.2萬人次,“坐著高鐵去荔波”成為新的出行風尚。

  不只是荔波,沿線龍裏、都勻、貴定、獨山等地伺機而動,搶抓貴南高鐵交通紅利,不斷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一股澎湃動力,正把黔桂兩省區,以及它所依託的“泛珠”區域大合作,推到一個更加開放、深化合作的新格局。

  攤開中國地圖,南北向的渝貴鐵路—貴南高鐵,西北東南向的成貴高鐵—貴廣高鐵,東西向的滬昆高鐵,這三個重要鐵路通道在貴陽匯合。以貴陽為中心的貴州高鐵“十”字型主骨架更加穩固,讓貴州省“北通、南達、東進、西聯”更為便捷,進一步鞏固貴州西南陸路交通樞紐的地位。

  截至2022年底,全省鐵路里程達到4019公里,其中高鐵1608公里,貴州省與周邊省會及全國重要城市實現了高鐵聯通,全面融入全國“八縱八橫”高鐵網。

  鐵路,作為“經濟起飛”的脊梁,讓中歐班列,中老班列、黔粵班列、西部陸海新通道專列在貴陽國際陸港呈現融會貫通之勢,越來越多的“黔貨”走出大山、閃耀世界。

  北上南下達江海

  11月下旬,2200立方米非洲進口“紅木”歷經百天“江海聯運”“干支聯運”的大宗物資運抵貴州碼頭,烏江航運走出國門。

  2021年,烏江黃金水道被喚醒,實現全線復航。2022年,思南港邵家橋港區建成,這是烏江復航後全省首個投入運營的“港口園區化”項目。2023年,烏江集裝箱運輸實現首航,為黔貨出山開闢新的戰略通道。

  12月4日,遵義市播州區楠木渡碼頭,一批由貴州鋼繩(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生産的橋梁用主纜繩由兩艘“航電”系列船舶從烏江起運,經長江發往浙江省嘉善縣,這是貴州鋼繩集團首次選擇水路物流運輸。

  社會各界對烏江水運發展充滿信心,12月1日至12日,貴州烏江沙沱通航設施過閘量呈井噴式增長,過閘船舶達到70艘次,佔全年總過閘艘次的14%。

  國發〔2022〕2號文件明確貴州水運發展內容,“北上長江、南下珠江”大通道建設被提升到了新的戰略高度。

  7月,2023年珠江水運發展高層協調會議在貴陽召開;11月,川渝滇陜黔五省(市)在貴州遵義召開共同推進長江上游地區航運高品質發展戰略合作第三次交流會。貴州與多省攜手,積極構建“一盤棋”發展格局,共同推進珠江水運和長江上游地區航運高品質發展。

  近日,貴州、重慶兩省市政府辦公廳聯合印發《渝黔深化合作推動烏江航運高品質發展建設實施方案(2023—2027年)》,計劃用五年時間共建29個重大水運項目,總投資約383億元。根據《實施方案》,到2027年,將基本建成烏江航道與沿江鐵路、高速公路聯動發展的沿江綜合立體交通網,烏江“航道通行千噸級、港口吞吐千萬噸”目標指日可待,有力推動貴州加快融入“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

  西南腹地向雲端

  12月13日,一架來自印度加爾各答的波音737-700貨機裝載3噸指定監管商品“青蟹”順利抵達貴陽龍洞堡國際機場。2小時後,該機裝載16噸貨物從貴陽飛往印度加爾各答,標誌著貴州首條國際貨運航線開通。

  貴陽龍洞堡國際機場經過二期、三期改擴建後,現運行2條跑道、3座航站樓,每年可保障旅客3000萬人次出行,並成為涵蓋航空、鐵路、公路、城市軌道等多種交通方式的綜合立體式交通樞紐。貴州民航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仕炅説:“當下,我們深化交通融合,繼續加大與其他交通方式聯動力度,創新推動‘空鐵路軌’融合發展,構建更加豐富完善的‘航空+’産業生態圈。”

  越來越立體化、高速化、大型化、專業化和集約化的綜合交通方式,使旅客乘飛機抵達貴陽後,可通過飛機、高鐵、地鐵、陸空聯運(長途換乘)、機場巴士(空港巴士)、公交車、計程車、網約車等交通工具實現換乘。陸、鐵、空無縫聯運,助力今年以來貴陽航空市場恢復向好,中秋國慶雙節期間旅客吞吐量較2019年增長9.8%,10月4日、5日連續兩天創歷史新高。

  蔚藍的天空,貴州的民航發展飛得更高、飛得更快,一個開放奮進的貴州正敞開胸懷擁抱世界。

  目前,貴州機場已形成“一樞紐十支線”11個機場佈局。加上在建的威寧機場、黔北德江機場、盤州機場,到“十四五”末,將基本形成“一樞紐十三支線”的機場佈局。(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劉力維)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