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送暖,四月的黔貴大地草木青翠,生機盎然。
在百里杜鵑景區,綿延百里的滿山杜鵑花帶迎風怒放、千姿百態;在湄潭萬畝茶海,4.3萬餘畝的連片茶園連綿起伏,綠意濃郁;在鎮遠古城漫步,看碧水如鏡,感受“一半煙火一半詩”的愜意……
遊客在百里杜鵑景區賞花遊玩。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尚宇傑 攝
來貴州,上春山。盎然的春意背後,是這片土地煥發出的嶄新氣象,是貴州牢牢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聚焦資源、客源、服務三大要素,深入推進旅遊産業化,全面促進文旅深度融合,奮力打造世界級旅遊目的地的生動縮影。
貴州黔西化屋村美景。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劉青 攝
守好“兩條底線” 不負青山蒼翠
春光明媚,青山映水。清明返鄉探親的大學生盧晟辰騎著摩托車來到百花湖風景名勝區,駐足遠眺,欣賞著落日下的湖光山色。“回家後都想來百花湖逛逛,就靜靜地坐在湖邊,每次心裏都有不一樣的體會。”
這座位於貴陽市西北郊的百花湖,因每年春季島上百花齊放而得名,該湖水域面積約11平方公里,湖中有108個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島嶼,形成了峰島、山石、峽谷、森林等多樣景觀,是貴陽周邊一處人氣旺盛的旅遊好去處。
航拍百花湖美景。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劉青 攝
“由於長期採取嚴格的生態保護措施,這裡一直沒有進行大規模的旅遊開發,使我們得以在城市景觀中保留了這樣一個生態奇觀。”百花湖風景名勝區管理處綜合辦公室主任趙淩説,景區對符合建設條件的區域在保證不破壞生態的前提下進行合理開發,擴大景區可遊面積的同時,也持續豐富區域內旅遊業態覆蓋。
去年8月,為促進全省旅遊市場發展,百花湖風景名勝區正式取消收取門票,進一步降低了遊客出遊成本,預計每年受惠遊客15萬人次以上。
趙淩告訴記者,今年景區將對松林坡碼頭區域進行整體提升改造,此外環繞百花湖46公里長的旅遊公路也正在建設中。建成後這條路線將為更多自駕遊客帶來與眾不同的沉浸式體驗。
遠觀平塘特大橋。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劉青 攝
因山而名、因水而美,貴州因獨特的自然景觀、良好的生態環境、豐富多彩的文化遺産,享有“公園省”的美譽。
隨著旅遊業不斷發展,貴州深刻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厚植旅遊發展的生態底色,牢牢守好發展與生態兩條底線,讓來到黔貴山水“逐”綠“享”美的遊客越來越多,也讓“公園省”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聚焦三大要素 打造旅遊勝地
2月,安順古城歷史文化街區在“古城風、現代味、人間色、煙火氣”中浪漫開街,主題燈會、廟會、音樂會及安順記憶展等系列活動輪番上演,街頭巷尾處處洋溢著歡樂祥和的氛圍。
作為安順“建設一流旅遊城市”的“三個核心吸引物”之一,安順古城正式開放標誌著安順旅遊翻開了新的一頁。春節假期,安順古城日均遊客接待量超15萬人次,成為安順文旅網紅打卡的新地標。
在安順古城歷史文化街區遊玩的市民。程洪凱 攝(貴州圖片庫發)
“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我們全力打造黃果樹世界級旅遊景區建設、安順古城歷史文化旅遊區建設、大明屯堡旅遊度假區建設的三大核心吸引物,堅持一流標準,狠抓資源開發、客源拓展、服務提升,更好滿足遊客個性化、多樣化的旅遊需求。”安順市市長尹恒斌表示,精開旅遊資源,唱響旅遊品牌,完善旅遊配套,要讓安順旅遊一年更比一年火。
3月下旬,貴旅集團發佈的6條“小車小團”旅遊路線裏,安順黃果樹景區獨佔兩條。作為貴州加快佈局中高端旅遊出行産業,提升精細化出行服務水準的全新嘗試,“小車小團”以其個性化、便捷性和體驗感,已成為入黔遊客實現快旅慢遊和沉浸式體驗的一種新興旅遊方式。
在貴州大學旅遊與文化産業學院教授金穎若看來,“小車小團”這種新的出行組織方式,是傳統大旅遊團發展到一定程度後衍生出的新型旅遊産品,遊客對於該類産品的供給內容、相關服務等會有更高要求,如何讓其更好推動貴州旅遊高品質發展,側面也展現了省內全力聚焦“三大要素”,奮力打造世界級旅遊目的地的堅定決心。
文旅“雙向賦能” 助力深度融合
挑戰小七孔“踏瀑戲水”、體驗鴛鴦湖透明遊船、沉浸式參與《尋夢綠寶石》劇本遊……每到天氣漸暖時,荔波小七孔景區就成了省內外遊客競相奔赴的火熱景點。
隨著貴南高鐵開通、荔波機場復航,疊加春日出遊熱潮、貴州文旅“四免一多一減”優惠政策等因素,今年的清明小長假,荔波縣累計接待遊客16.07萬人次,同比增長14.7%,累計旅遊收入1.35億元,同比增長15.1%。
“相比去年同期,今年景區的人氣超出預期,吸引不少‘90後’‘00後’遊客光顧,20至29歲遊客佔比達42.47%,旅遊客群呈現年輕化趨勢。”荔波樟江風景名勝區管理處副處長吳冬説。
作為貴州奮力打造世界級旅遊目的地的重要支撐,省內“黃小西,吃晚飯”的"主菜"之一,荔波小七孔景區近年來深耕産品創新,注重將文化融入旅遊過程,豐富旅遊內涵,提高遊客遊覽滿意度,不僅能引客來,還能留客心。
在景區熱門打卡地小七孔古橋附近,少女身著漢服,手撐油紙傘,泛舟于碧綠的河面上……優美的姿態吸引不少遊客“咔咔”按下快門,定格最美瞬間。這是去年“五一”假期小七孔景區新推出的古風漢服展演,給自然風光增添了文化氛圍,得到不少遊客好評。
持續用好文化瑰寶和自然珍寶,牢牢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聚焦精開資源、廣拓客源、升級服務“三大要素”,一個世界級旅遊目的地正拔地而起,展現出貴州的無限魅力,看“黔”景升騰,悠遠綿長。(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陳江南)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