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頻             直觀中國       |      老外在貴州       |       熱點專題       |      Hi,貴州!     
顆粒歸倉豐收忙 貴州六盤水已收割小麥10.41萬畝
2024-05-07 17:28:42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羅淼責編:魏寒冰

  又是一年麥收忙,麥浪滾滾穗飄香。眼下,貴州省六盤水市水城區比德鎮的小麥陸續成熟,農戶搶抓晴好天氣有利時機,加緊搶收,確保秋糧豐收、顆粒歸倉。

  走進水城區比德鎮,飽滿的穗頭鋪滿麥田,濃郁的麥香瀰漫田野,農戶楊洪朝正揮舞著鐮刀,收割已經成熟的麥子。

顆粒歸倉豐收忙 貴州六盤水已收割小麥10.41萬畝_fororder_圖片2

農戶正在收割麥子 攝影 周瑞平

  “我家種了八畝左右小麥,今年收成不錯,一畝可以收三百斤左右,現在小麥還沒收完,我們已經套種了玉米,充分把土地利用起來。”楊洪朝説。

  護航群眾“糧袋子”,鼓起群眾“錢袋子”。近年來,比德鎮緊抓秋糧生産的關口期,提早部署、精心組織,做到技術服務到田、配套服務到戶,不斷提高畝産收益,確保小麥“豐收在望”變“豐收到手”。同時,比德鎮採取“玉麥輪作”等模式種植小麥,充分利用冬閒田資源,為農民增加了一季收成,有效拓寬了農民的收入來源。2024年,水城區夏糧小麥4.4萬畝,截至目前,已收穫完成3.8萬畝。

顆粒歸倉豐收忙 貴州六盤水已收割小麥10.41萬畝_fororder_圖片1

比德鎮成熟的麥田 攝影 聶康

  長期以來,六盤水市認真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始終把糧食安全放在農業農村工作的首要位置,扛穩扛牢糧食安全政治責任,以農業提質增效、農民增收為核心,宣傳推廣國家糧食政策,積極引導農民抓好糧食生産,穩定糧食種植面積。

  “比德鎮是天然的糧倉,比德村、大寨村、水庫村土壤肥沃、光照適中,適宜多數農作物生長,尤以小麥、水稻等農作物為明顯,素有‘魚米之鄉’美稱,特有的‘馬拉麥’品質優、口感佳,生産出的麵條口感獨特受大眾歡迎。”水城區比德鎮農業服務中心主任劉洪介紹,今年比德鎮種植小麥8177畝,涉及比德、大寨、水庫等五個村居1619戶農戶,預計産量1734.7噸,産值1048萬。

顆粒歸倉豐收忙 貴州六盤水已收割小麥10.41萬畝_fororder_圖片3

顆粒飽滿的小麥  攝影 周瑞平

  截至目前,六盤水市小麥已收割10.41萬畝,佔種植面積的38.93%。接下來,六盤水市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在做好春夏小麥收割的同時,將組織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及時指導翻耕土地以及水稻、玉米、大豆等農作物的夏種工作,落實好各項惠農強農政策、認真做好惠農資金的規範發放工作,制定防汛抗旱預案,加大農業科技化田管水準,推動實現富農強村,加快農業農村産業振興。(文 江弢)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