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攝影師格雷瓜爾·戴高樂在花江峽谷大橋施工現場拍攝(4月27日攝)。新華社記者 駱飛 攝
新華社貴陽5月9日電 題:一位法國攝影師眼中的“中國橋梁之魅”
新華社記者駱飛
站在懸空數百米的貓道上,耳邊不時刮過一陣峽谷疾風。儘管身子會隨著貓道略微晃動,格雷瓜爾·戴高樂仍一手抓住貓道上的護欄繩,一手舉起相機繼續拍攝高空作業的橋梁建設者們。
這是位於中國西南腹地的貴州省六安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花江峽谷大橋的施工現場。建成後,大橋將飛架于被稱為“地球裂縫”的花江大峽谷之上,橋面距離峽谷水面垂直高度達625米,將成為世界最高的大橋。
頂著烈日,與橋梁建設者們一起感受著橋梁施工的艱辛,讓這位68歲的法國攝影師頗有感觸。
花江大峽谷壁立千仞,兩岸地勢陡峭,大橋核心施工區緊鄰懸崖絕壁。工人們不僅時常要在距離地面幾百米的高空開展大重量吊裝作業,還要應對突如其來的暴雨、大風天氣,施工難度可想而知。
“眼前的施工場景特別壯觀,尤其是這些勇敢的橋梁建設者們,不僅要克服恐高等心理因素,還要很好地完成橋梁建設任務,特別值得稱讚。”戴高樂説。
戴高樂多次來到中國,這次是他第二次到貴州,主要參與近期由中國文化藝術發展促進會、貴州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等聯合主辦的貴州大橋專題拍攝活動。一路上,他和多位中國攝影師一起,深入多座在建的世界級大橋施工一線,感受“中國橋梁之魅”。
花江大峽谷孕育著雄奇險秀的高山峽谷風光,但也是影響交流往來、地區發展的天塹,沿著蜿蜒曲折的山路駕車2個多小時,才能從峽谷的一邊抵達另一邊。待花江峽谷大橋建成通車後,駕車不到2分鐘便能跨越峽谷。
“中國投入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修建世界級大橋,將為沿線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帶來顯而易見的變化。”戴高樂説,這些世界級大橋的魅力不僅在於橋體壯觀、工藝複雜,更在於便利出行、改善民生。
在中國唯一沒有平原支撐的貴州省,92.5%的國土面積是山地和丘陵。多年來,貴州一直致力於打破交通瓶頸。
逢山開路、遇水架橋,隨著一座座世界級高橋在廣袤的貴州喀斯特山區相繼建成,崇山峻嶺間形成“高速平原”。目前,貴州已建成20余萬公里公路,高速公路通車里程超過8000公里。
貴州還是名副其實的“橋梁博物館”,已建和在建橋梁近3萬座,幾乎涵蓋所有橋型,囊括近半數世界排名前100的高橋。
在改善交通的同時,貴州也不斷探索做好“世界級大橋系列文章”,積極推進交通與旅遊深度融合發展,為山區旅遊注入新活力。
花江峽谷大橋項目總工程師劉豪介紹,目前花江峽谷大橋“橋旅融合”示範項目加快推進,力爭打造成世界級旅遊標識和5A級“橋旅融合”景區。
百米觀光電梯、錨錠攀岩、橋塔頂“高空觀光水吧”、玻璃棧橋式餐廳……即將實施的這些“橋旅融合”項目,也給戴高樂帶來了驚喜。
“這些計劃改變了我對傳統橋梁單純作為交通設施的認知。通過‘橋旅融合’,世界級大橋的意義和價值會進一步得到提升,將讓全世界對中國橋梁建設技藝和用途有不一樣的認識。”戴高樂説。
近年來,貴州相繼打造了平塘大橋、壩陵河大橋等一批“明星橋”,並加快編制交旅融合發展規劃和交通服務支撐荔波、黃果樹、赤水打造世界級旅遊景區規劃。
戴高樂希望,這次拍攝的照片不僅能記錄中國推進世界級大橋建設的歷史,也能通過影像語言向更多人“講述”貴州橋梁建設故事。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