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頻             直觀中國       |      老外在貴州       |       熱點專題       |      Hi,貴州!     
貴州黎平:深化“信用+”應用 改善營商環境
2024-05-14 17:54:47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羅淼責編:魏寒冰

  “今年春茶收購期間,我們在為資金髮愁的時候,稅務人員來給我們宣傳了‘雲稅貸’,我們依託‘銀稅互動’平臺,快速地不通過抵押,就能夠貸到一百萬元貸款,讓我們今年的茶青收購得到快速地解決,讓我們的企業得到了更快更好的發展。”貴州省黔東南州黎平縣蟬之聲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川平説。

  黎平縣蟬之聲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連續多年被列為A級納稅人,並獲得貴州省第四屆誠信企業榮譽稱號。該企業獲得貸款“綠色通道”,以“信”換金的生動實踐,是黎平縣信用體系建設深入推進的一個縮影。

  2023年以來,黎平縣持續深化“信用+”場景應用,政務服務部門將信用作為企業和群眾辦理事項提供優質服務的重要依據,對市場經營主體信用情況實行分級分類監管,推行企業貸款以“信”換金舉措,為全縣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提供良好的信用營商環境,有效激發市場主體發展活力。

  黎平縣全面推行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政務服務容缺受理等制度,依託信用中國(貴州)平臺,對信用良好的辦事企業和群眾提供“容缺+審批”“告知承諾+審批”服務,通過告知承諾制,即來即辦企業開辦、公共衛生場所衛生許可等事項,減輕企業工程建設許可、農作物種子生産經營許可等事項的辦事成本,將政務服務便利化落到實處,2023年以來,通過“信用+審批”為企業和群眾辦理各類事項600余件。

  黎平縣鼓勵重點行業領域開展行業信用評價,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按照“分級分類”的監管理念,以公共信用綜合評價結果、行業信用評價結果等為依據,對監管對象進行分級分類,根據信用等級高低採取差異化的監管措施,依託“雙隨機、一公開平臺”建立風險分類監管對象庫。

  截至目前,黎平縣已有4907家市場主體被錄入檢查對象庫,其中A類企業523家,B類企業3731家,C類企業23家,D類企業385家,N類245家,通過對企業信用分級分類監管,真正讓守信者降成本,讓違法失信企業受到法律制裁。

  2023年以來,黎平縣立足納稅信用,找準企業和銀行機構的需求結合點,以企業納稅信用等級評定結果作為銀行信貸擔保,銀行機構根據企業納稅信用以及繳納稅款情況向誠信納稅的企業提供相關的融資産品及金融服務,全縣有165戶次企業通過銀稅互動平臺獲得貸款1.159億余元,切實幫助企業把“信用”轉化“真金白銀”,為小微企業融資開闢新的渠道。

  下一步,黎平縣將在更多領域拓展“信用+”應用場景,為守信企業提供更便捷、更優惠的服務,以信用建設推動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提升。(文 劉星 姚進忠)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