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頻             直觀中國       |      老外在貴州       |       熱點專題       |      Hi,貴州!     
從老朋友到新戰友 ——粵黔協作書寫共贏新篇
2024-06-03 11:10:52來源:貴州日報編輯:羅淼責編:魏寒冰

  出發!6月3日,貴州省黨政代表團啟程赴廣東省學習考察。沿海攜手內陸,再一次打破空間距離實現山與海的雙向奔赴。

  牽手二十余載,這是一場老朋友與新戰友的碰撞交流。從1996年開始的粵黔扶貧協作,到2021年新一輪東西部協作啟動,粵黔兩地充分發揮各自比較優勢,加強産業合作、資源互補、勞務對接、人才交流,形成了多層次、多形式、全方位的協作幫扶格局。

  粵黔協作作為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的縮影,帶來發展新機遇、孕育無限新希望。廣東是改革開放的前沿和全球生産要素聚集地,貴州矢志打造內陸開放型經濟新高地,隨著合作的深入,圍繞“貴州所需、廣東所能”和“廣東所需、貴州所能”,從制定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系列政策到一批與粵港澳合作的項目落地見效,如今,粵黔協作的經濟版圖上正在繪就一幅區域合作共贏畫卷。

  區域優勢互補 要素雙向流動

  在貴州大龍經濟開發區的年産25萬噸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産業園二期項目建設現場,施工人員奮戰在建設一線,全速推進項目建設進程,一派熱火朝天景象。

  作為東莞市攜手銅仁市推動東西部協作落地落實的具體實踐,該項目由廣東嘉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資,以貴州嘉尚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為主體進行建設與運營,主要建設年産10萬噸錳酸鋰正極材料生産線、4萬噸三元正極材料生産線、1萬噸鈷酸鋰正極材料生産線、10萬噸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生産線及相關配套設施。

  兩地協作以來,東莞市聚焦銅仁市資源稟賦和比較優勢,結合東莞本土新型功能材料企業“一中心多支點”發展需求,不斷深化“廣東企業+貴州資源”等“四+”合作模式,先後引進廣東凱金、廣東嘉尚、深圳為方等一批廣東企業和重點項目落地銅仁,有力助推銅仁新型功能材料産業實現上中下游縱向一體化、集群化發展。

  看中貴州産業優勢的還有廣東省中山市明陽智慧能源集團股份公司。該公司主要負責人表示,鋻於貴州良好的營商環境和風電、光伏等新能源開發的需求,以及貴州本身風力資源稟賦,雙方合作前景廣闊。

  事實是,貴州首個風力發電項目——韭菜坪風電場使用的就是明陽智慧能源集團的風機。在去年粵黔産業協作大會上,明陽集團與國家電投五淩電力有限公司共同投資205億元的黔東南州風力發電及高端風電裝備集群産業項目正式落戶貴州,項目內容主要包括高端風電裝備集群産業基地、高原風力發電項目、高原超低風速實證風場。

  隨著貴州航空産業的加快發展,4月7日至9日,安順市主要領導與相關企業走進深圳市、珠海市,與中航通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珠海航展集團有限公司等企業負責人座談交流,圍繞航空裝備製造産業招引優質項目,深化務實合作。

  企業家們對貴州航空産業城建設和安順航空産業發展表現出濃厚興趣。他們表示,安順航空産業優勢突出、潛力巨大,將以此次考察對接為契機,圍繞航空産業發展積極尋找雙方合作著力點,在更高層次、更寬領域開展務實合作,努力為地方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貢獻力量。

  謀劃全局發展 服務國家戰略

  貴陽到廣州,最快3小時39分!隨著貴廣高鐵的提質改造,貴廣高鐵按最高時速300公里運營,貴陽至廣州、深圳、香港高鐵運行時間進一步壓縮,旅客出行體驗不斷提升。

  交通提速換來的是遊客旅遊便利。“早上在廣州喝早茶,中午就可以到貴州看‘黃小西正吃晚飯’。隨著貴廣高鐵的提速,從廣東到貴州旅遊是越來越方便了。”

  廣州嶺南商旅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江國源表示,粵黔雙方在文旅市場優勢資源上具有互補性,希望未來可以與貴州在文旅品牌建設、旅遊目的地行銷推廣、旅遊酒店開發建設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

  此外,貴州發佈“景區免票”“一票多日使用制”“高速公路通行費五折”的“四免一多一減”優惠活動,從3月19日持續至12月31日,誠摯歡迎粵港澳大灣區遊客前往貴州遊玩。

  互聯互通帶來的不僅是美好生活,還有現代物流鏈、供應鏈上核心樞紐的相互配合,推進海港功能延伸服務。

  為貫徹落實新國發2號文件關於“支持廣州港、深圳港、北部灣港在貴州設立無水港”的有關精神,貴州確定以貴陽都拉營國際陸海通物流港為基礎,進一步拓展完善配套服務功能,創新性打造綜保型國際陸港,即貴陽國際陸港。目前,已成功吸納了包括廣東在內的多個沿海港口相繼入駐掛牌運營。

  “去年,貴州與廣州南沙港率先在全國首發開行跨省鐵海聯運‘一港通’班列,實現了出口貨物‘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貴陽國際陸港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勇軍告訴記者,如今,貴陽國際陸港實現了港口、口岸功能內移,到區即抵港,貴州進出口貿易企業在“家門口”就能進行通關手續,還設有海關、檢疫、衛檢等監督機構為企業通關提供服務。交易成本減少,通關效能提高,“黔貨出山”“外貨入黔”更便捷。

  規劃先試先行 協同融合發展

  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貴州一張藍圖繪到底。如今,粵黔協作更多展現出規劃先行、協同發展的良好態勢,為探尋未來發展新路徑提供有限指引。

  作為貴安新區進一步加強與粵港澳大灣區多領域合作的項目之一,今年2月,貴陽貴安算力基礎設施建設重點項目——貴陽貴安微星超智融合算力中心項目簽約儀式在貴安綜合保稅區舉行。

  “項目合作將推進創新鏈、産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著力培育新質生産力,重點打造科技創新、産業賦能、科技金融和産教融合四大核心平臺。”中山大學國家超算廣州中心支部書記、副主任李奈青介紹表示,下一步,將通過技術輸出和成果轉化,發揮廣州超算的平臺效應和中山大學的科研優勢,引入金融投資機構,支持在貴陽貴安建設不低於15000P的存算一體的超智算集群,建設人工智能大模型訓練基地和系列産業集聚區。

  除了産業協作,醫療、教育等領域幹部式人才“組團式”幫扶,也不斷滿足協作地區全方位發展需求。去年2月,廣東省中醫院貴州醫院在貴陽揭牌。

  “兩地合作將廣東省中醫院‘品牌、管理、技術、人才’平移至貴州醫院,讓技術力量、管理經驗和人才培養模式都保持‘廣東標準’,提高貴州省整體醫療服務水準,可有效降低和減少患者跨省外轉就醫現象,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醫療服務的需求。”廣東省中醫院相關負責人説,同時,也將利用廣東省中醫院強大的中藥研發體系和貴州省優質的中藥材資源優勢,為貴州的中藥産業提供創新和發展的平臺。

  “早已把貴州當成了第二‘家鄉’。”已經來黔多年的貴州盛世泰合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長陳健洲,親眼見證了從江縣日新月異的變化和發展。

  “自2019年企業落戶從江,個人感覺從江最大的改變是從2021年粵黔協作開始。”陳健洲説,最直觀的感受是縣城越來越多的“粵”字開頭的車牌,以及當地幹部群眾思想觀念的轉變。隨著黔粵協作越來越緊密,也希望更多粵港澳大灣區企業融入貴州,共同發展。(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馮倩 彭怡)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