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頻             直觀中國       |      老外在貴州       |       熱點專題       |      Hi,貴州!     
【貴陽綜保 巡禮十年】貴陽綜保區國際物流通道發展十年紀實
2024-12-05 16:09:33來源:貴陽網編輯:羅淼責編:趙瀅溪

  10月28日,在位於貴陽綜保區的貴陽國際陸港,搭載著28台“貴州造”新能源客車的中老班列開出。這是貴州本土生産的新能源客車首次出口老撾,也是貴州省首次整列直髮的中老班列。“貴州造”新能源客車通過國際物流通道順利出海,為貴陽貴安開放型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

  11月19日11時許,同樣是在貴陽國際陸港,隨著汽笛的長鳴聲,一列搭載著寧德時代動力型鋰電池的列車緩緩開出駛向上海。這是貴州與四川、重慶同步開啟動力型鋰電池鐵路安全運輸試點,在西南地區“兩省一市”的全國首發列車,標誌著貴陽國際陸港又一次實現鐵路運輸新突破。

  ……

  一趟趟國際班列發車駛出、一輛輛貨運車輛來往穿梭,越來越多的“貴州造”正經由貴陽國際陸港發出,貴州開放發展呈現出蓬勃生機。

  “2022年貴陽國際陸港開港運行以前,貴州貨物主要以零散搭乘方式,借力重慶‘渝新歐’等班列,運輸到歐洲和中亞國家。”作為貴陽國際陸港運輸貨源的組織方,貴州省多式聯運産業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繼強説,如今,以貴陽國際陸港為始發地,貴州輪胎、茶葉、汽車零配件、電視機、油辣椒、新能源客車、吉他等多個品類的貴州貨物,搭乘著中歐班列、中老班列、黔粵班列等通道,運往歐洲、東南亞、東北亞、南美洲等地區,點對點直達直髮,對降低社會物流成本、承接産業轉移、培育外貿新業態起到了積極作用。

  數據顯示,從貴陽國際陸港搭乘國內通道班列的貨源中,“貴州造”貨物佔比從2022年73.06%升至2024年的94.45%。“在省市區各級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貴陽國際陸港加快建設多向銜接的開放通道,構建‘通道+樞紐+網絡’現代物流體系,各項數據都在逐年上漲攀升,黔貨出山出海的路子越走越寬了。”周繼強説。

  地圖上的貴州,不沿江、不沿海、不沿邊,過去,作為群山阻隔包圍的內陸省份,受地理環境限制,貴州僅有一個航空口岸,沒有公路、鐵路和水運口岸,極大限制了外貿商品流通,嚴重制約了內陸開放型經濟發展。近年來,隨著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綜合立體交通網的完善,這個“三不沿”的內陸腹地逐漸顯現近江、近海、近邊的“三臨近”優勢,外向型經濟發展具有巨大潛力。

  貴陽綜合保稅區保稅業務與口岸服務中心負責人譚江寧介紹,貴陽綜保區自2013年獲批成立,2014年年底封關運行,到今年已封關運行10年。作為我國開放層次最高、優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齊全、手續最簡化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之一,貴陽綜保區從成立之初就自覺扛起探索貴州省對外開放通道建設的使命擔當。

  “在探索階段,我們結合貴州省高速公路基礎設施的完善,自2019年以來圍繞公路運輸開設‘貴港直通車’,推動貴陽綜保區與粵港澳大灣區,尤其是以中國香港為代表的市場建立了更為緊密的聯繫。”譚江寧介紹説,2022年10月5日至2023年10月5日,“貴港直通車”累計開行195車次,其中出黔94車次、入黔101車次,運輸貨物1315.48噸,累計貨值6.17億元。

  隨後,在各級有關部門的支持下,在貴陽綜保區的貴陽都拉營國際陸海通物流港,又實現了中老鐵路貨運和中歐班列的聯通,同時開通了黔粵班列,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常態化開行,貴州國際物流運輸的短板不斷補齊。

  2022年初,國務院發佈《關於支持貴州在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上闖新路的意見》,明確提出“支持廣州港、深圳港、北部灣港在貴州設立無水港”,這給貴州貴陽以高水準開放推動高品質發展帶來了新的重大機遇。

  對此,作為全省“1+9”國家級開放創新平臺之一、貴州對外開放橋頭堡,貴陽綜保區搶抓機遇,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于2022年4月全面啟動貴陽國際陸港建設。

  貴陽綜保區積極探索、大膽創新,以“區港聯動”模式,依託都拉營鐵路物流港,聯動海關、鐵路、商務等多家單位部門,按照“都拉營鐵路物流港+貴陽綜保區+海關監管作業場所”聯動發展的思路,打造全國首個綜保型國際陸港,並於2022年8月27日正式開港運行。

  “我們圍繞將貴陽國際陸港打造成為全省開放型經濟門戶和對外開放通道的總體目標,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從西部陸海新通道的多式聯運開始,到黔粵班列、中歐(中亞)班列、中老班列等開放通道建設,著力破解貴州對外開放中存在的口岸功能缺失、物流通道不暢、資源整合不足等難題。”譚江寧介紹,依託貴陽國際陸港,目前在貴陽綜保區已初步形成聯通中歐大陸橋、中老鐵路、黔粵大通道、西部陸海新通道等國際大通道的樞紐節點,形成了連接歐洲、粵港澳大灣區、北部灣等的區域性國際貨運樞紐格局。

  貴陽國際陸港實現了港口、口岸功能內移,到區即抵港,貴州進出口貿易企業在“家門口”就能進行通關手續,還有多家監督機構、貨運代理公司、多式聯運公司等為企業提供服務。交易成本降低了,通關效能提高了,“黔貨出山”“外貨入黔”更便捷。

  “貨櫃直接送到家門口裝車,報關實現一體化,西南企業如今也能享受東部沿海企業‘同款’便利。”貴州輪胎進出口有限責任公司相關負責人説,國際陸港大幅提升了外向型企業的貿易便利。

  逐漸加密的國際班列在這裡交會過境,越來越多的出口貨物在這裡中轉集散,貨物集散加快産業集聚,貴陽國際陸港的樞紐功能正在顯現——

  2024年1月至10月,貴陽國際陸港累計到發班列121列,到發貨物36836標箱52.9萬噸。其中,中歐班列9列990標箱、黔粵班列75列4128標箱、陸海新通道班列34列1678標箱、中老班列發運3列172標箱。自2021年4月貴陽都拉營國際陸海通物流港建成以來,目前從貴陽綜保區(貴陽國際陸港)累計到發班列488列,到發貨物88394標箱,到發貨量126.43萬噸。

  銳意進取,敢為人先。十年來,貴陽綜保區聚焦主責做強主業,全力以赴拓通道、搭平臺、優功能、提效能,擴大了互聯互通的“朋友圈”,實現了從內陸腹地到開放前沿的歷史性蛻變。

  截至目前,貴陽綜保區對外貿易合作國家(地區)已達24個,與廣州港、鹽田港、蛇口港、媽灣港、赤灣港、北部灣港、湛江港7家港口建設“組合港”,暢通了中歐、中亞、中老、西部陸海新通道、黔粵、黔渝“六向”通道,越來越多的各地特色貨物從貴陽國際陸港走向世界。今年1至9月,貴陽綜保區外貿進出口實現100.49億元,同比增長32.64%,絕對值在全市排名第一。

  譚江寧表示,貴陽綜保區一方面依託中歐(中亞)、中老班列等國際大通道,按照“買全國、賣全球,買全球、賣全國”的發展思路,積極推進建設保稅集貨中心,推動貴州貿易物流集貨上量;另一方面,圍繞通關便利化創新,積極延伸應用“一港通”“鐵路快通”等政策,探索“一箱制”不斷改進服務,形成持續優化的良性循環,推動貴陽綜合保稅區乃至貴州省國際物流通道朝著更加高效、便捷、優質的方向發展。(記者 梁婧)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