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頻             直觀中國       |      老外在貴州       |       熱點專題       |      Hi,貴州!     
貴州:“紅色文化”為何頻頻出圈?
2025-01-07 09:36:52來源:新華網編輯:羅淼責編:趙瀅溪

貴州:“紅色文化”為何頻頻出圈?

航拍“紅飄帶”。新華網發

  新華網貴陽1月6日電(周遠鋼)貴州長征文化數字藝術館(簡稱“紅飄帶”)試運營以來,已合計演出9900余場,接待超100萬人次;《偉大轉折》劇目試演至今已演出800余場、觀演28萬餘人次;電視劇《偉大的轉折》等紅色文藝作品持續閃亮熒屏……近年來,貴州依託深厚的紅色文化底蘊,以系列創新舉措持續推動紅色資源的保護、傳承和利用,讓紅色文化頻頻出圈。

  紅色,是貴州的鮮明底色。

  在貴州雙龍航空港經濟區,緊鄰貴陽龍洞堡國際機場處,從空中俯瞰,一條嵌入大地的“紅飄帶”格外醒目,這便是貴州長征文化數字藝術館,這裡成為很多外地遊客貴州之旅的第一站。“紅飄帶”由《紅飄帶·偉大遠征》和《紅飄帶·多彩飛越》兩大部分組成,以全息影像、虛擬現實、三維動畫、多媒體聲光等前沿數字科技手段展示長征文化及多彩貴州美景,通過沉浸式體驗提升觀眾參與度,為觀眾帶來震撼心靈的參觀體驗。

貴州:“紅色文化”為何頻頻出圈?

《紅飄帶·偉大遠征》演出現場(資料圖)。新華網 周遠鋼 攝

  負責“紅飄帶”項目開發建設及運營管理的貴州省文化旅遊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紅飄帶”不僅僅靠財政撥款,而是通過門票銷售、文創産品以及文旅線路打造,與其他景區聯動拓展紅培研學項目,讓場館持續健康運行。自2023年10月建成試運營以來,“紅飄帶”已合計演出9900余場,接待超100萬人次,並先後獲得國內權威機構頒發的10余個獎項。

貴州:“紅色文化”為何頻頻出圈?

貴州紅色文創産品。新華網 周遠鋼 攝

  “紅飄帶”不僅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更是連接歷史與現實的橋梁,成為貴州傳承紅色基因的一個創新之舉和生動縮影。

  2025年是遵義會議召開90週年。當年長征時,紅軍在貴州活動時間最長、活動範圍最廣,召開了黨的歷史上具有偉大轉折意義的遵義會議,創下了強渡烏江、激戰婁山關、四渡赤水等經典戰例,紅軍長征足跡遍及貴州9個市(州)60多個縣(市、區),留下豐富文物資源。作為長征國家文化公園重點建設區,貴州全省現有長征不可移動文物750多處,可移動文物2500多件(套),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8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70多處。此外,還有抗戰“西遷”、“三線”建設、脫貧攻堅等豐富紅色資源。

貴州:“紅色文化”為何頻頻出圈?

遊客在“紅飄帶”參觀(資料圖)。新華網 周遠鋼 攝

  近年來,貴州作出了實施“四大文化工程”的戰略部署,並將紅色文化重點建設工程作為“四大文化工程”之首,以長征國家文化公園貴州重點建設區建設為抓手,推動紅色資源保護傳承利用取得積極成效,讓紅色文化得到廣泛認可和傳播。

  目前,貴州共實施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項目近170個,隨著一批重點、特色項目建成,貴州的“紅色”底色更加鮮亮。其中,創造性打造的“紅飄帶”、《偉大轉折》劇目,構建起長征文化展示“雙子星”,成為文化與旅遊、文化與科技融合的標誌和引領。

貴州:“紅色文化”為何頻頻出圈?

《偉大轉折》劇目演出現場。新華網 周遠鋼 攝

  作為貴州紅色文化展示的又一亮點。2024年1月,大型沉浸式演藝《偉大轉折》劇場在遵義建成,其選址位於遵義市紅花崗區鳳凰山文化廣場,距離遵義會議會址紀念館步行僅需8分鐘,有助於吸引更多遊客前來觀看,《偉大轉折》劇場還在遵義會議會址紀念館的預約小程式中植入元素,增強客源的引流效果。2024年1月開演至今,《偉大轉折》劇目已演出800余場、觀演28萬餘人次。

  “震撼、精彩、感動。”“視覺特別壯觀。”……這是很多觀眾看完《偉大轉折》劇目後的感受。走進《偉大轉折》劇場,猶如進入了一個佈滿各類機械裝置的大型工廠。《偉大轉折》劇目以中央紅軍血戰湘江後轉兵貴州,召開遵義會議為主線,以普通紅軍戰士的成長經歷和視角,通過巨幕油畫、戰場硝煙、山水共舞、環繞音效等技術運用,將“人、聲、光、水、電、影、景”完美融合,藝術再現“偉大轉折”歷史畫面,讓觀眾能身臨其境感受盪氣迴腸的紅色故事。

貴州:“紅色文化”為何頻頻出圈?

貴州余慶縣突破烏江紀念園內的紅軍長征路線圖。新華網 周遠鋼 攝

  “我們構建了更全面、更立體、更具象的紅軍長征故事,整個舞臺的設計是以劇目創作為基礎做的定制式設計,演出區域延伸到觀眾席,讓觀眾能更近距離地感受到紅軍長征的艱難險阻。”貴州偉大轉折文化發展有限公司運營管理部副主任、偉大轉折藝術團副團長夏瑩介紹,演員組成裏80%為“00後”學生群體,這群現代的孩子們在舞臺上用心用情演繹革命英雄事跡,與長征路上的年輕戰士實現了跨越90年的“夢幻聯動”,也讓信仰的力量在青年心中悄然綻放。

  六盤水盤州市鄒廣陽一家五代人為紅軍烈士守墓八十七載,遵義仁懷劉福昌、郭德剛兩位老兵接力守護魯班紅軍烈士陵園五十餘年……在貴州,保護紅色資源已成為幹部群眾發自內心的自覺行動。

貴州:“紅色文化”為何頻頻出圈?

婁山關景區一景。新華網 周遠鋼 攝

  黔北要塞婁山關,自古以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因紅軍長征期間在這裡的兩次勝利而彪炳史冊、蜚聲中外,每年吸引無數遊客前來探尋革命先輩的足跡,接受紅色文化洗禮。“近兩年講解了900多場,接待遊客2萬多人。開始只是想把講解詞記好,後來發現從這些紅色故事中能吸取更多力量,從聽眾的反饋中也感受到講解紅色故事非常有意義。”出生於1998年的婁山關景區講解員李小金説,自己從小聽著紅色故事長大,如今成為一名傳承者,會努力向遊客講好紅軍長征的故事。

貴州:“紅色文化”為何頻頻出圈?

講解員李小金(右二)在婁山關景區講解紅色故事。新華網 周遠鋼 攝

  率先在全國將革命文物保護納入巡視巡察範圍,開展意識形態專項督查;出臺《貴州省長征國家文化公園條例》和《貴州省紅色資源保護傳承利用條例》,為紅色資源的保護傳承提供有力法律保障;大力推進紅色文化進校園、進社區、進企業等各個領域,通過多種形式播撒紅色文化的種子;貴州省文旅部門2025年將策劃推出20條紅色旅遊線路,吸引遊客前來追尋紅色足跡,領略貴州魅力……貴州持續挖掘、利用“紅色富礦”,推動紅色資源全景呈現,推動紅色故事深入人心,推動紅色文化與旅遊、科技、教育等領域的深度融合發展,為貴州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注入新活力。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正如鐫刻在婁山關關口崖壁上的毛澤東詩詞《憶秦娥·婁山關》中蒼勁有力的詞句,如今的貴州,歷經90年滄桑巨變,正搶抓建設長征國家文化公園貴州重點建設區機遇,在推動紅色故土成為紅色沃土的路上,邁步新的長征。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