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頻             直觀中國       |      老外在貴州       |       熱點專題       |      Hi,貴州!     
2025貴州省兩會 | 切實加大民生投入 2024年貴州省高品質辦好民生實事
2025-01-19 16:00:40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羅淼責編:趙瀅溪

  國際在線貴州消息(記者 周嫻):1月19日上午9時,貴州省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開幕會在貴陽舉行。開幕會上,省長李炳軍代表貴州省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指出,2023年,貴州省切實加大民生投入,人民福祉持續增進,“十件民生實事”全面完成。

  堅持政府“過緊日子”。貴州省壓減非急需非剛性預算支出190億元,壓減省級機關事業單位公用經費15%,壓減省部級以下論壇、節慶、展會活動58%,將更多財力用於發展民生事業,兜牢兜實基層“三保”底線。

2025貴州省兩會 | 切實加大民生投入 2024年貴州省高品質辦好民生實事

貴陽市觀山湖區一角 攝影 徐菡 

  紮實推進穩就業促增收。貴州深入實施“六六就業穩崗計劃”,城鎮新增就業60萬人以上,農村勞動力省外務工穩定在600萬人左右,高校畢業生初次畢業去向落實率85%,完成退役軍人接收安置任務;深入實施“貴州技工”“黔菜師傅”“黔靈家政”“黔旅工匠”等培訓工程,開展職業技能培訓61.75萬人次,通過發展産業、以工代賑等舉措帶動增收。

2025貴州省兩會 | 切實加大民生投入 2024年貴州省高品質辦好民生實事

天柱縣開展“錦繡計劃”助力婦女就業增收 供圖 天柱縣融媒體中心

  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貴州召開全省教育大會,加快建設特色教育強省,新建、改擴建中小學和幼兒園208所,新增基礎教育學位16.95萬個,高考綜合改革“首考”平穩落地,9所省市(州)共建本科高校管理體制改革全面完成,10所省屬高職院校劃轉為省級教育部門主管;推進理工科強化行動,理工類本科專業在校學生佔比達33.2%;啟動實施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省外高水準大學“組團式”幫扶貴州學科建設;新增碩博單位4所、碩博點48個,新設立職業本科高校1所、高職院校3所,全省高校增至80所。

2025貴州省兩會 | 切實加大民生投入 2024年貴州省高品質辦好民生實事

長順縣的學生通過“紅雁助學”智慧雲上普通話教學課堂學習 攝影 龍再剛

  持續增加優質醫療資源供給。貴州啟動3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二期項目建設,優化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貴州醫院運營管理模式,浙江省人民醫院畢節醫院金海湖院區開診運營,推動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幫扶遵義,新增三級醫院22家,縣域醫共體達到140個,新建縣域醫療次中心50個;在全國率先開展轉診中心試點,銅仁市獲批建設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試驗區。建成國家緊急醫學救援基地(貴州),重點傳染病防控工作總體平穩。

  加強“一老一小”服務。貴州持續完善養老服務體系,新增投入運營社區養老服務站412個,完成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7801戶、困難重度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9141戶,“健康敲門行動”服務失能老年人12.15萬人。

2025貴州省兩會 | 切實加大民生投入 2024年貴州省高品質辦好民生實事

鎮遠縣完善服務體系 讓“養老”變“享老” 供圖 鎮遠縣融媒體中心

  加快發展普惠托育服務。貴州建設省級示範性托育機構25家,每千人口擁有3歲以下嬰幼兒托位數4個以上;完成5個市級兒童福利機構優化提質。

  穩步提升社會保障水準。貴州城鄉低保平均標準分別提高至778元/月、6818元/年,特困人員基本生活平均標準提高至1061元/月,集中養育和社會散居孤兒最低養育標準分別提高至1900元/月、1400元/月;加大困難群眾關愛力度,實施臨時救助22.1萬人次,向全體城鄉低保對象發放春節一次性慰問補貼,向特困人員、孤兒等困難群眾發放一次性生活補助,並加強殯葬服務規範化管理。

2025貴州省兩會 | 切實加大民生投入 2024年貴州省高品質辦好民生實事

“村BA”現場人山人海 攝影 張奎

  積極發展文化體育事業。貴州支持各地“一市一品”打造群眾性文體賽事活動,畢節市獲批西部地區體教融合足球青訓體系建設試點,貴州籍運動員在2024年巴黎奧運會獲得3塊金牌、殘奧會獲得8塊金牌,在第十二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獲一等獎20項,均取得歷史最好成績;深入實施“四大文化工程”,貴州京劇院演員獲“白玉蘭”獎,紀錄片《萬橋飛架—山水間的人類奇跡》獲“星光獎”,“村超”“村BA”、路邊音樂會等文體活動持續火爆,貴州文化魅力更加彰顯,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