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頻             直觀中國       |      老外在貴州       |       熱點專題       |      Hi,貴州!     
傳統産業邁向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 三穗鴨“孵”出大産業
2025-02-11 17:00:24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羅淼責編:魏寒冰

  春節假期剛過,地處貴州省黔東南州三穗縣城郊的貴州三穗經濟開發區生態食品産業園內熱鬧非凡,一家家鴨産業加工企業開始復工復産。廠房外,機器聲操作聲交響成曲,一輛輛運輸車川流奔忙;廠房內,一條條高端補鏈、終端延鏈、整體強鏈的生産線開足馬力加速生産。

  走進黔東南民生食品有限公司,一股清香的腌制味撲鼻而來。放眼望去,整個車間一派繁忙景象,清洗、光檢、分級、腌制……一條條智慧化蛋製品生産線上,身著無菌服的員工們忙個不停。

傳統産業邁向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 三穗鴨“孵”出大産業

工人正忙著對鹹鴨蛋進行整理  攝影 楊劍

  在倉儲車間大門外,一台叉車在一輛大卡車旁來回穿梭,不遠處的操作臺上,員工們分揀、裝箱、貼單、搬運,井然有序。“以前都是我們自己找銷路,近幾年,我們通過拓展京東、抖音等各大電商平臺,形成了線上線下雙管齊下的暢銷態勢,每天有3000單左右的線上銷量,線下也有2000箱左右的訂單化銷量。”公司董事長張美倫介紹。

  該公司是2018年3月成功引進的一家專門對三穗鴨蛋進行精深加工企業,産品主要有鹹鴨蛋、皮蛋等生態特色食品。“我們大年初三就開工的,目前訂單很多,忙不過來!現在我們每天有七八萬枚的生産量,還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張美倫説。

  小小鮮鴨蛋,通過傳統工藝與現代科技巧妙結合,可加工成各種味香色美、鮮嫩可口的鹹鴨蛋、皮蛋、滷蛋……深受市場歡迎,儼然成為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的“金蛋蛋”。

傳統産業邁向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 三穗鴨“孵”出大産業

工人正忙著對鴨蛋進行篩選清洗 攝影 楊劍

  三穗鴨與北京鴨、紹興鴨、高郵鴨同被譽為中國地方“四大名鴨”,擁有600多年的養殖歷史,擁有産蛋多、膽固醇低、富含氨基酸、肉質細嫩等特性,享有極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前些年,該公司受制于單純的傳統工藝,生産週期長,産量低,原材料又難以精準把控,導致蛋製品口感不佳,銷量不景氣,發展一度舉步維艱。

  該公司便積極向上爭取“雙碳”項目支持,加快發展方式“智”造轉型升級,一方面,通過“公司+基地+脫貧戶”模式興建智慧化數字化程度極高的現代籠養鴨場,著力實現原材料的質升量穩;另一方面,奮力打造綠色加工廠,改進傳統工藝,提升産品效能,實現蛋製品從原材料、生産工藝乃至配套設施,全流程綠色化批量化生産,成為貴州醫科大學産學研合作基地、貴州省食品營養與健康工程中心技術研發基地。目前,該公司共建有兩個規模籠養鴨場,飼養三穗鴨9萬多羽,産蛋率達98%。

傳統産業邁向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 三穗鴨“孵”出大産業

三穗鴨標準化生態養殖基地 攝影 楊劍

  小小蛋製品,一頭連著農戶,一頭連著市場。如今,該公司生産的“水姑媽”蛋製品也成為三穗鴨産業邁向綠色低碳高品質發展的生動注腳。近年來,三穗縣聚焦三穗鴨産業的品種優化,品質提升,品牌創建,走“政府引導、企業主導、群眾參與、農戶受益”的産業發展之路,做深做實三穗鴨産業的生産供應、精深加工、品牌創建等全産業鏈,持續助力鄉村振興。

  “截至目前,全縣有涉鴨企業42家,省級畜禽遺傳資源保種場1個,擴繁場5個,標準化蛋鴨場8個,規模肉鴨養殖場108個,初步形成了集鴨種資源保護、基地養殖、屠宰加工、市場行銷等於一體的全産業鏈。2024年,鴨産業綜合産值實現14億元以上。”三穗鴨産業發展工作專班辦公室負責人楊學坤表示,下一步,三穗縣將繼續在加大擴繁建設、補齊産業短板、強化技術支撐、做細特色品牌等方面發力,做深做優三穗鴨産業鏈。(文 鄭茂華)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