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節期間,位於湘黔桂三省交界的貴州省黔東南州黎平縣,以一場場飽含民族風情與現代文明交融的節慶活動,向世界展現了侗鄉文化的獨特魅力。這座千年古城用“紅火”與“溫情”編織出傳統與創新並存的春節畫卷,為遊客和當地居民帶來了一場沉浸式的文化盛宴。
傳統民俗煥新彩,舞龍非遺與侗族歌舞。
作為侗族文化的核心承載地,黎平縣春節期間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延續600餘年的“玩龍”習俗。這一起源於明洪武年間的舞龍活動,融合了江南漢族與侗、苗等少數民族的文化元素,兩條巨龍穿梭于平街巷陌,與市民互動祈福,成為連接歷史與當下的文化紐帶。
黎平縣走進大街小巷開展“玩龍”
與此同時,肇興侗寨開展的“新‘元’肇始·花燈達‘旦’”系列活動,以侗族大歌、踩歌堂舞蹈、琵琶歌等非遺表演為核心,配以米酒品鑒、油茶製作體驗,讓遊客在悠揚歌聲中感受侗家人的熱情與智慧。
文明實踐添溫情,春聯送福與法治年貨。
黎平縣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實踐深度融合,推出系列惠民活動。1月中旬起,黎平縣文聯組織書法家走進龍形街道、貢院社區等地,書寫春聯,墨香傳遞新春祝福;黔東南州圖書館則為茅貢鎮村民送去1700副春聯及棉被、糧油等物資,溫暖直達困難群眾家中。
黎平縣文聯組織書法家開展公益活動
法治宣傳亦成亮點,黎平縣法院在永從鎮開設“法治大集”,發放普法資料並解答諮詢,讓法律知識化身“年貨”融入百姓生活。
市集煙火聚人氣,年貨狂歡與非遺體驗。
黎平縣在南泉山文化廣場舉行“多彩侗鄉賀新春”年貨大集,匯聚農特産品與傳統手工藝品,市民遊客在琳琅滿目的攤位間重拾“趕集”樂趣,帶動春節消費熱潮。非遺體驗區更是人氣高漲,蠟染、刺繡工坊吸引眾多家庭參與,侗族匠人現場展示技藝,將文化傳承轉化為可觸摸的互動體驗。
黎平縣走進大街小巷開展“玩龍”
文體盛宴慶團圓:從村寨鼓樓到古城燈會。
春節期間,黎平縣城鄉聯動推出多元文體活動,鄉村籃球賽、“蓋寶超級星期六”歌舞擂臺點燃村民熱情;鼓樓對歌則以原生態歌聲串聯起侗寨鄰裡情誼;翹街古城的龍燈會與元宵煙花秀,將歷史街區裝點為光影長廊;青少年書畫大賽則以長征文化為主題,激發年輕一代對紅色基因的認同。
2025年春節期間的黎平,既是非遺活態傳承的博物館,亦是文明實踐的創新試驗場。從舞龍翻騰的古老街巷,到燈火璀璨的現代市集,侗鄉用文化自信與人文關懷,書寫了一曲傳統節日與現代文明共鳴的華章,以開放包容的姿態,邀請世界共赴一場“年味永不散場”的文化之約。(文/圖 趙光普)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