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頻             直觀中國       |      老外在貴州       |       熱點專題       |      Hi,貴州!     
安順公安創新“12345”教育培訓工作路徑著力加快提升公安機關新質戰鬥力
2025-02-21 14:51:14來源:眾望編輯:羅淼責編:趙瀅溪

  2024年以來,安順公安通過轉變理念、創新方法、強化手段、豐富載體,全方位革新教育訓練工作,以深入實施“八大警務”為牽引,積極探索“12345”教育培訓工作路徑,主動適應教育培訓工作的新形勢新特點,準確把握新任務新要求,以高量培訓推進新質公安戰鬥力提升,在維護一方安全穩定中展現新面貌、實現新突破、呈現新效能。

  一是建設“一個機制”,一體抓好教學研練戰。在深入調研並剖析當前教育培訓中存在的與上級要求、工作實際、基層需求、實戰要求、體系建設“五個不適應”基礎上,堅持問題導向、基層導向、實戰導向,制定出臺《安順市公安機關“教學研練戰”一體化教育培訓工作機制(試行)》,對教學對象、培訓內容、考核方式、結果應用等進行明確,著力解決基層工訓矛盾突出、專業培訓欠缺、執法能力不足、隊伍作風不實等問題,以實現教學相長、學為戰備、練戰一體的目標。

  二是狠抓“兩個載體”,線上線下優化教學服務。創建使用“安警訓歷”。在手機釘釘系統探索搭建“安警訓歷”系統,作為安順公安教育培訓工作數據平臺和“大腦”,設置了學員管理、雲課堂、課程課時、訓練檔案、統計分析考核、教官評價6個模組,實現直播模組強化“學”、網上教官工作室深化“教”、線上考核細化“考”、網上服務模組優化“服”、量化考核實化“管”效果。創新開展“駐點送教”。分批選派警務實戰教官和法制業務骨幹深入警情較為複雜的派出所和案件辦理隊,與所到單位民輔警“共同編組”,同執勤、同辦案、同值班,開展“駐點送教”;定期組織召開駐點送教工作點評會,總結成績、分析不足、教授方法;發揮駐點送教的紐帶作用,構建訓練部門、業務警種和基層一線“三方聯動”模式,開展協同幫教,助推教育培訓工作提質增效。

  三是緊盯“三個重點”,全流程保障培訓成效。培訓考核“嚴”。對培訓考核不合格人員,限時補學補考,仍不合格的,不得上崗、任職定級、立功受獎、晉銜晉陞,同時自費參加補訓。對於年度內2次及以上補訓補測仍不合格的,按照管理權限對個人及主管領導開展約談,明確幫教責任人,督促完成教育培訓任務。培訓內容“實”。明確各警種各部門的培訓,公安業務實戰類課程佔比確保不少於60%,課程安排來源於法制、督察、信訪等部門分析推送的執法“難點”“痛點”“熱點”“薄弱點”“易錯點”,授課方式以“專題式”“研討式”“案例式”“穿透式”教學為主,確保教有針對性、學有實操性。培訓方法“新”。培訓採取“線上自學+線下集中”相結合,利用“安警訓歷”、釘釘“雲課堂”在線學習統計功能,督促民輔警利用碎片時間自學自訓;集中培訓採取“集中授課+學習交流+討論辯論”方式,引導學員從認識上、能力上、作風上找差距補短板。

  四是壓實“四方責任”,立體化推動工作落實。明確部門責任。壓實政工部門培訓工作整體規劃指導、組織實施和管理監督工作責任,壓實警種部門警種培訓規劃、組織、實施責任,壓實法制部門訓練工作綜合性法律指導、警保部門裝備設施經費保障、科信部門信息化建設應用、督察部門監督、情指部門統籌實施綜合演練責任。明確領導幹部責任。將培訓納入公安工作和隊伍建設整體規劃,各級各部門主要負責人履行第一責任人責任,其他領導幹部按照分工抓好組織和落實。明確專兼職教官責任。省、市、縣三級警務實戰兼職教官、業務兼職教官每年必須分別完成15天、10天、5天教學任務,並開展年度考核,對不能完成培訓任務的,不能評先評優,公務員年度考核不能評定為“優秀”等次。明確民輔警責任。全體民輔警每年須完成市公安局規定的11類訓練任務學時,並及時錄入個人電子檔案,由各單位主要負責人審批後計入系統。

  五是實現“五大提升”,針對性補齊短板弱項。政治理論水準實現提升。2024年全市公安機關民警政治理論測試從年初平均分80分到年底提升至91分。同時,平壩區公安局民警秦童玲在開展的全省公安機關“透過業務看政治講忠誠”活動比賽中,獲全省比賽第一名。執法規範化水準實現提升。建立領導幹部應知應黨內法規和法律法規清單,組織開展“教科書”式執法培訓,目前,全市公安機關通過法律職業資格、公安高級執法資格考試80人。2024年因執法問題導致的絕對不訴、無罪判決案件、重大執法安全責任事故“零發生”。工作能力實現提升。在全省公安特警2024年實戰綜合技能競賽暨百人“尖兵”集訓驗收考核中安順參賽隊在實戰綜合技能競賽中榮獲團體排名第二名,手槍實戰射擊科目排名第三名,無人機應用科目排名第三名;2024年全省公安機關技能比武選拔中分別榮獲第一名、第二名。因成績突出,全市公安機關72個集體、349名個人獲表彰獎勵。教學能力實現提升。採取“集中授課+交叉駐點教學+比武競賽”方式,組織開展教官培訓,讓參訓學員迅速從“業務骨幹”到“合格教官”的轉變,從“會做”到“會教”的轉化,從“講堂”到“戰場”的轉移。紀律作風實現轉變。2024年以來,涉警信訪事項化解率高於全省平均水準,涉警信訪積案化解率全省第一,充分彰顯了培訓創新的實績實效。(作者:龍榮芳 魏畢江)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