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頻             直觀中國       |      老外在貴州       |       熱點專題       |      Hi,貴州!     
貴州六枝特區:強化就業服務 夯實民生之本
2025-03-11 10:50:33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楊展淩責編:趙瀅溪

  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2025年開年以來,貴州省六盤水市六枝特區緊緊圍繞“穩就業、保民生、促發展”的工作目標,強化黨建引領,落實就業優先政策,持續實施“六六就業穩崗計劃”,堅持實幹為先、服務為本,打出就業服務“連環招”,激活高品質充分就業“新引擎”,外出務工人員規模總體穩定,就業形勢持續向好,就業工作實現“開門紅”。

  夯基築底,提升服務穩就業

  六枝特區從夯實就業基礎入手,提升就業服務能力,暢通就業服務保障渠道,全力穩住就業基本盤,賦能全區經濟高品質發展。組建由特區人社局牽頭、就業局負責、鄉(鎮、街道)配合的專項工作小組,深入轄區重點企業開展“訪企問需”專項行動。累計走訪調研企業81家,涵蓋製造業、服務業、紡織業等重點行業,切實摸清用工需求,做到心中有數;深入18個鄉(鎮、街道),組織召開“務工帶頭人”“創業成功人士”“技能人才”座談會,廣泛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從2025年1月1日起,採取大數據監測、實地了解等方式對全區農村勞動力返鄉返崗情況實施全面監測,精準掌握返鄉返崗動態流向變化,不斷跟進優化就業服務保障。截至2月27日,據全省大數據監測信息反饋,六枝特區返鄉人員已返崗71472人,返崗率達93.4%。六枝特區不斷優化就業服務環境,切實發揮零工市場、驛站服務功能,結合農閒時節返鄉人員多、勞動力富足的實際,動態收集零工群體就業需求和周邊企業、産業季節性、臨時性用工需求,及時發佈用工信息,推進靈活就業,促進就近就地就業增收。在全區各鄉鎮(街道)設立就業服務窗口,配備專職工作人員,為求職者提供就近就便就業服務。

  同時,創新數據採集方式,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通過實地走訪、電話摸排、問卷調查、人力資源市場信息採集等多種渠道,全面收集企業用工需求,建立用工需求動態數據庫,實現信息實時更新。

  創新載體,搭建平臺拓就業

  六枝特區提前謀劃,週密部署,創新工作載體和服務平臺,拓寬就業渠道,不斷擴大就業容量。早在2024年底,六枝特區就召開穩崗就業工作新聞發佈會,圍繞穩崗就業工作有關情況進行發佈,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於就業工作的各項要求,積極謀劃部署2025年全區勞動力就業工作,助力勞動力穩崗就業。

貴州六枝特區:強化就業服務 夯實民生之本_fororder_圖片1

六枝特區2025年外出務工代表暨“頭雁”引領就業推薦會議現場

  春節前夕,六枝特區以“他鄉千里謀發展,雁歸返家啟新程”為主題的六枝特區2025年外出務工代表暨“頭雁”引領就業推薦會,邀請特區工業和信息化局、農業農村局、文體廣電旅遊局、招商投資促進服務中心等單位,省內外和區內優質企業及百餘名優秀“頭雁”聚集一堂,通過區情介紹、産業宣傳、政策解讀、招商引薦、崗位推薦、“頭雁”交流等方式,實現招商和招工相融、産業和技能相融,發揮“頭雁”在勞務輸出中的引領作用和“歸雁”返鄉就業創業的帶動作用,促進全區農村勞動力就業創業促增收。

貴州六枝特區:強化就業服務 夯實民生之本_fororder_圖片2

2025年東西部勞務協作招聘會活動現場

  為深化東西部勞務協作,六枝特區與對口幫扶城市廣東省中山市東區組團建立常態化勞務協作機制,簽訂落實一批勞務協作協議,組織優質企業開展跨區域招聘,新增勞務輸出崗位1500余個。舉辦以“就業去哪,人社來幫忙”為主題的現場招聘會、2025年春風行動暨東西部勞務協作專場招聘會等大型招聘活動3場,吸引浙江、廣東等省內外160余家企業參與,提供優質崗位2000余個。在招聘會現場設立政策諮詢區、勞動維權服務區等功能專區,為求職者提供“一站式”就業服務,現場達成就業意向1000余人。同時,建立跟蹤服務機制,對達成就業意向人員實行檔案管理,定期開展就業回訪,提供職業指導、職業技能培訓等後續服務。(文/圖 王明璽)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