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貴州省畢節市威寧自治縣大街鄉興隆村200余畝櫻桃林迎來盛花期,如雲似雪的櫻桃花綴滿枝頭,與身著繡衣、頭戴銀飾的苗族少女相映成畫。
“2015年的時候,村裏推廣種植櫻桃樹,我家試種了兩畝,到2018年就開始挂果,現在每畝櫻桃能採800多斤,光賣櫻桃一年就能掙1萬多元。”朱達琴輕撫花枝笑道,“如今櫻桃花、櫻桃果都成了興隆苗鄉的招牌,遊客來賞花時還愛買我們的苗繡。”
依託傳統民族文化和自然環境兩大資源優勢,興隆村大力發展特色旅遊文化産業,以“苗家風情、自然風光、農家特色、漂流燒烤”為主體的旅遊業迅速在當地興起,美麗苗鄉有了“美麗經濟”。
苗家少女在花間拍照
從“試驗田”到“致富園”,興隆村的櫻桃産業已走過八年光陰。興隆村村委會副主任朱祥雲介紹,如今,全村400余戶村民有半數投身櫻桃産業,每年3月盛放的櫻桃花海、5月成熟的櫻桃,更成為農旅融合的“新名片”,去年僅“五一”小長假期間,村裏的遊客中心就接待各地遊客2萬多人,櫻桃鮮果、苗繡工藝品更是供不應求。
“2021年,在廣州市番禺區的援建幫扶下,興隆村還建成遊客接待中心,打造了200平方米遊客集散中心及300平方米集散中心燒烤區,完善修建了賞花步道、河畔露營點等設施場所,讓旅遊體驗大幅提升。現在來興隆村賞花,遊客不僅能沉浸花海拍照打卡,還可體驗苗家攔門酒、非遺刺繡課堂,入住河畔特色民宿等。”朱祥雲説。
櫻桃林迎來盛花期
“開花佔得春光早,鄉村振興正當時。我們要讓每一朵櫻桃花都‘説話’,讓每一塊苗繡都‘傳情’,把山水賦予的資源底蘊、民族傳承的文化特色,持續轉化為文旅結合的産業價值,帶動群眾增收致富。”大街鄉黨委委員、宣傳委員、副鄉長趙長粉介紹,近年來,大街鄉以發展山地特色農業為核心,串聯農旅、文旅相結合,在各村因地制宜發展櫻桃果園、天麻種植、苗繡工坊、蜜桃採摘等“一村一品”項目,打造全鄉連通成片、四季可遊的高原田園綜合體。(文/圖 彭凱 毛寧)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