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安順經開區貴州金星啤酒廠的數字化生産線上,經過洗瓶、檢測、灌裝、殺菌等多道工序後,一瓶瓶啤酒精製而成。今年,該啤酒廠成功開闢東南亞市場,贏得當地消費者的青睞。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何曉璇 攝
在貴州,從鋁型材生産線到光伏組件車間,從醬酒灌裝線到汽車發動機裝配生産線,當時鐘的秒針滑過60格刻度,隨之而來的是令人驚嘆的“貴州速度”。
貴州一道長通新能源有限公司16秒生産一塊光伏組件,貴州吉利發動機有限公司42秒就能完成一台發動機裝配,貴材創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0秒可完成300米鋁型材下線……數字背後,是貴州以大數據為引擎,推動實體經濟向智慧化、高效化躍升的生動實踐。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快製造業數字化轉型,培育一批既懂行業又懂數字化的服務商,加大對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支持。當傳統製造遇見數字技術,貴州正以“分秒效率”重構製造業發展的底層邏輯。
分秒必爭:生産效率整體躍升
貴州的“智造速度”,不斷刷新著人們對西部省份工業製造的傳統認知。
在貴州忠輝車輛製造有限公司車間裏,每60秒就有一台高爾夫球車外殼完成裝配。這種速度並非依賴人海戰術,而是整車陰極電泳、拋丸除銹、智慧化數控彎管機等300多套先進生産設備共同作用的結果。
在貴州輪胎股份有限公司,25秒便可産出一條輪胎。
“生産一條輪胎,需要經過膠料處理、半部件壓出、胚胎成型、硫化、檢驗等多道工序,我們都已實現智慧化。”貴州輪胎載重子午胎分公司A區總監助理彭波浪向記者介紹道。
應用胎圈全自動一體化成型系統後,生産質效立竿見影——人工需求減少了50%,轉運時間下降了90%,生産效率提高了60%,産品一次合格率提升了15%。
“數字化的核心目標是圍繞‘研産供銷服’全鏈條,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貴州輪胎信息技術部部長韓洪川説,貴州輪胎不僅是全省首個5G全連接工廠,還入選全球“燈塔工廠”,標誌著中國輪胎行業在智慧化領域實現了從0到1的突破。
車間裏的“分秒必爭”,透射出成本下降和單位時間産值增長的雙重意義。當“分秒必爭”成為産業標配,貴州製造正從規模追趕轉向價值超越。
數字賦能:重構生産關係
貴州的智造變革,本質上是一場生産關係的數字化重構。
在貴州國臺酒業的智慧車間,機器人上甑、智慧接酒系統等創新技術,展現出傳統産業與數字技術融合的生動場景:釀酒、倉儲、包裝智慧化,平均每分鐘生産400瓶醬酒。
這種轉型不是簡單的機器換人,而是生産要素的全面數字化——數據成為新生産資料,演算法成為新生産工具,互聯網成為新協作方式。依託智慧釀造體系,實現節約土地60%、水耗降低78%。
這種變化,在貴州車聯邦的新能源充電樁上體現得更為直觀。
每分鐘1度電的輸送效率背後,是充電樁與全省能源互聯網的實時聯動。通過數字孿生技術,系統可預判未來2小時的充電需求,自動調節電網負荷。當製造系統從封閉走向開放,貴州企業正在構建“數據驅動、實時響應、動態優化”的新型産業生態。
貴州車聯邦的業務佈局,涵蓋儲能充電設備製造以及智慧充電、分佈式儲能、光儲充一體化、源網荷儲一體化、虛擬電廠等項目,同時還涉足車路雲協同和數據資産管理業務,為用戶提供智慧化、專業化、全方位的解決方案,實現智慧化管理與數據資産的價值。
鏈式突破:産業集群崛起
“貴州智造一分鐘”,正在催生産業鏈整體質變。
貴陽海信電視智造基地,數字化中樞如同精密大腦,實時調度著300道工序的協同運轉,支撐起年産300萬台75寸4K電視機的柔性交付能力。通過數字孿生技術,使生産線切換效率提升60%,實現每分鐘2.7台75寸電視機的組裝速度。
“我們現在採用的兩條全自動化生産線,通過數字化技術實現降本增效,2024年産值突破10億元。”貴州一道長通新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盛兆選説,通過“鏈式反應”,貴州一道長通還帶動省內光伏玻璃、鋁邊框、包裝材料等配套産業發展,形成全産業鏈閉環,並逐步形成貴州新能源産業集群。
在貴州中航電梯有限責任公司的生産車間,顯示屏上生産計劃、完成情況、工作進度等信息一目了然,26台智慧機器人如同訓練有素的工匠,僅需1分鐘就能精準完成1台電梯的零部配件加工,同時帶動周邊20余家中小企業接入工業互聯網平臺,形成從零部件鑄造到智慧維保的服務型製造體系。
從每分鐘的産出數據,到每秒的技術迭代,貴州正在用“數字刻度”標注工業發展速度,展現出“貴州智造一分鐘”的深層價值——它不僅是生産速度的革新,更是中國製造業向價值鏈高端攀升的計時單位。
秒針撥動背後的貴州製造新範式,正迸發出照亮未來的火花。(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尚宇傑)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