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頻             直觀中國       |      老外在貴州       |       熱點專題       |      Hi,貴州!     
2025年貴州將安排9大活動服務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
2025-03-17 10:09:41來源:多彩貴州網編輯:楊展淩責編:趙瀅溪

  3月15日,記者從貴州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獲悉,省人社廳下發《關於開展2025年“職引黔程 點亮未來”高校畢業生公共就業服務系列活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通知》指出,為深入實施“六六就業穩崗計劃”,進一步強化人力資源供需對接和優化就業創業指導服務,積極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將於2025年3月至12月開展2025年“職引黔程 點亮未來”高校畢業生公共就業服務系列活動。服務對象為2025屆、2026屆高校畢業生,在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登記的失業青年(包括往屆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和16至24歲失業青年),以及有招聘需求的各類用人單位。

  《通知》明確,2025年“職引黔程 點亮未來”高校畢業生公共就業服務系列活動將安排9項具體活動:

  全國城市聯合招聘高校畢業生專場活動。3至5月和9至11月,面向2025屆高校畢業生及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由全省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教育部門和高校聯合開展,舉辦線上線下招聘會、跨區域巡迴招聘會及配套就業創業服務活動,為高校畢業生求職擇業和用人單位招聘人才提供精準對接服務。

  高校人社結對幫扶活動。3至8月,以就業工作任務重、壓力大的高校為重點對象,由各市(州)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選取1至2所高校,組織人社局班子成員定點聯繫、定期走訪、定向服務,助力高校畢業生更好、更快實現就業。

  青年求職能力實訓營。3至12月,以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失業青年等為重點對象,由全省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牽頭組織,發揮我省職業指導師資優勢,聚焦重點産業、相關行業人才需求,開辦專項求職實訓營,幫助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提升求職能力。

  民營企業招聘月。4月,以民營企業和高校畢業生為重點對象,由全省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聯合教育、退役軍人、工會、工商聯等部門開展,充分發揮民營企業吸納就業主渠道作用,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到民營企業就業。

  百日千萬招聘專項行動。6至9月,以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以及有招聘用工需求的各類用人單位為服務對象,由全省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牽頭開展,搭建多方聯動的招聘平臺,利用100天左右時間,集中組織直播帶崗、網絡專區服務、線下專場招聘等崗位對接活動,拓寬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渠道。

  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服務攻堅行動。7至12月,以2025屆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往屆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失業青年為重點對象,由全省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負責,針對未就業畢業生和失業青年求職需求,開展政策落實、權益保護、困難幫扶系列服務,促進有就業意願的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

  全國人力資源市場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專項行動。12月,以2025屆、2026屆高校畢業生、往屆有就業意願的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及“三支一扶”計劃等基層服務項目期滿未就業人員為重點對象,由全省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負責,搭建供需對接平臺,廣泛開展線上線下專場招聘、集中組織直播帶崗、優化就業指導、有序組織人力資源服務進校園等活動,持續推進人力資源服務業創新發展,擴大服務供給,創新服務模式。

  優秀職場畢業生典型推廣活動。4至6月和9至12月,以在各行各業就業的優秀青年,服務重大戰略、紮根城鄉基層的青年就業典型,大學生返鄉創業典型等為重點對象,由全省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教育部門和高校聯合開展,結合“最美基層高校畢業生”宣傳活動,推出系列新聞報道或組織優秀職場畢業生舉辦宣講報告會,引領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對照先進典型,樹立積極健康的就業觀念。

  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政策服務宣傳專項活動。3至7月集中開展,全年持續推進,以高校畢業生、用人單位為重點對象,由全省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教育部門和高校聯合開展,通過梳理政策服務清單,組建就業創業政策宣講團,多形式開展就業創業政策進校園、進企業宣傳解讀活動,提升政策知曉度,切實增強政策服務實效。

  《通知》從強化統籌謀劃、豐富服務類型、加強宣傳引導、注重風險防範等四個方面作出具體安排。

  強化統籌謀劃。加強組織領導和部門協同配合,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將系列活動作為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的重要抓手。結合本地實際,按各項活動時間節點,合理謀劃安排,及時制定方案,細化措施,切實推動實現高品質充分就業。加強活動效果跟蹤和工作總結,及時反饋活動開展情況、新聞線索、典型案例、經驗做法等,省廳將適時向全省推廣並上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豐富服務類型。發揮高校職業指導(就業服務)站作用,推動公共就業服務向校園延伸,動態掌握畢業生落實就業情況、離校安排等,科學安排區域性、行業性、專業性特色招聘活動,促進精準對接,提升活動實效。緊貼時代發展,創新服務方式,靈活開展形式多樣的政策諮詢、職業指導、創業指導、職業培訓、就業見習等服務。

  加強宣傳引導。進一步實施全媒體宣傳,打造“職引黔程 點亮未來”貴州青年就業服務品牌,及時跟蹤報道,保持招聘活動和崗位投放頻次和熱度,引導畢業生和用人單位積極參與。適時邀請當地媒體多渠道、多角度、全方位推行政策解讀,推廣經驗做法,推出服務典型。

  注重風險防範。嚴格落實安全管理責任,規範制定招聘活動安全工作方案和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消除安全隱患。加大信息審核力度,確保用人單位資質和招聘信息真實有效,嚴格防止求職人員信息洩露。依法查處黑仲介、虛假招聘等違法違規行為,堅決防止和糾正性別、年齡等就業歧視和不合理限制。(記者 李思瑾)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