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頻             直觀中國       |      老外在貴州       |       熱點專題       |      Hi,貴州!     
蚯蚓“沃土”生金 貴州六盤水刺梨林下經濟再添“生力軍”
2025-03-31 14:48:49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羅淼責編:趙瀅溪

  3月26日,貴州初好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研發團隊與六盤水師範學院生物科學學院“蚯蚓”博士李建宏團隊帶隊到貴州省六盤水市水城區野鐘鄉的刺梨種植基地,進行“刺梨林下蚯蚓養殖”模式培訓,通過種養結合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雙贏,為野鐘鄉村民開闢一條綠色增收新路徑。

  在水城區野鐘鄉的刺梨種植基地,漫山遍野的刺梨樹已披上新綠,微風拂過,空氣中浮動著清甜的草木香,在林下濕潤的腐殖土裏,“蚯蚓”博士李建宏團隊正忙著在刺梨樹下鋪設蚯蚓養殖床。

  與傳統種植不同,這片刺梨林,如今因“林下蚯蚓養殖”模式的推廣,煥發出新的生機,刺梨林下“藏”著的一條條紅蚯蚓,它們不僅疏鬆土壤、分解落葉,其排泄物還能為刺梨提供天然有機肥,形成“以種帶養、以養促種”的循環農業體系。

  “刺梨林下蚯蚓養殖對刺梨果樹的好處是,減少對果樹的施肥和雜草的生長,增強土壤的肥力,改良土壤的結構。蚯蚓可作為優質的餌料,用於水産養殖和家禽飼養,而蚯蚓糞富含有機質和微生物,是理想的有機肥料,可用於花卉、果樹等的栽培,養殖蚯蚓是一項既環保又經濟的農業項目。”李建宏博士團隊成員徐奧旋説。

  蚯蚓團隊成員劃出了一塊試驗田進行現場演示,對當地的種植戶進行培訓,他們利用刺梨林蔭蔽濕潤的環境,在樹下開挖淺溝養殖蚯蚓,這些“土壤工程師”以刺梨落葉、周邊養殖場的牲畜糞便為食,不僅避免了農林廢棄物污染,其排泄物更成為刺梨的天然營養劑,種植戶們細心觀察,邊學邊記,團隊成員也耐心地解答他們的問題。

  “自2013年種植刺梨以來,刺梨産業已成為我們野鐘鄉老百姓的重要支柱産業。”野鐘村黨委副書記陳華勇表示,“今天,初好公司帶隊到我們水城區野鐘鄉的刺梨種植基地,開展林下蚯蚓養殖,為我們野鐘鄉刺梨産業提質增效,鄉里的老百姓們都很感謝,也很積極地配合,學習如何養殖。”

  春陽下的刺梨林,正在積蓄力量,待到金秋,這裡將迎來刺梨與蚯蚓的雙重豐收,野鐘鄉刺梨林下的“蚯蚓經濟”正“沃土生金”,書寫著從“單一種植”到“種養循環”的新故事。(文 蒲思涵)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