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頻             直觀中國       |      老外在貴州       |       熱點專題       |      Hi,貴州!     
良田沃野織錦繡 貴州省黔南州平塘縣推進農業現代化工作綜述
2025-03-31 14:19:34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羅淼責編:趙瀅溪

  “務農重本,國之大綱。”推動農業現代化是實現高品質發展的必然要求,農業現代化,關鍵是農業科技現代化。近年來,貴州省黔南州平塘縣以“規模化、標準化、智慧化、數字化”建設為主攻方向,不斷推動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標準化生産等農業現代化進程,進一步提高全縣農業産業現代化水準,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願景。

  農業機械化 傳統茶園展新篇

  在平塘縣山海原生茶園基地,幾名採茶工人正手持小型採茶機進行採茶,機過茶梢,茶樹上的鮮葉瞬間落下,不一會兒工夫,採茶機便收集了滿滿一袋茶葉。

  採茶工人徐啟書一邊熟練地操作小型採茶機一邊説:“人工採摘每人每天只能採摘0.5公斤左右,採用機器採摘,每天能採摘50公斤至100公斤,極大地提高了採茶效率。”

  目前,平塘縣共有18.88萬畝茶園,由於茶園面積逐年擴大和農村勞動力轉移,每到採茶旺季用工不足就成了各地茶園面臨的最大難題。圍繞這一難題,平塘縣引進小型採茶機,並在開採期間安排技術人員深入一線,現場指導規範採摘與加工流程,嚴格把控茶葉品質,著力提升茶葉採摘率,實現應收盡收,真正把“綠葉子”變成了“金票子”。

  如今,隨著採茶機、殺青機、揉捻機、包裝機等農業機械的推廣使用,茶葉生産正在由單一設備向自動化生産線轉變,推動了全縣茶産業發展提質增效、轉型升級。預計3月底,平塘全縣茶葉産量可達985.8噸,在綠意盎然中推動全縣農業現代化向前邁進。

  農業集約化 蔬菜産業譜華章

  新技術帶動新産業,新設備助推新發展。近年來,現代化設備、現代化體系為平塘農業産業快速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

  在平塘縣平舟鎮,當地利用現代化育苗基地,用現代化設備科學化、規模化育苗,並將辣椒苗免費發放到全鎮15個村,助推辣椒産業成為當地的主導産業。

  “水肥一體化自動噴淋設備的作用就是能夠第一時間控溫,比如水分低時,能立即澆水。”平舟鎮辣椒産業幹部羅德波介紹,育苗中心使用了比較先進的水肥一體化噴淋設備、溫控設備、水稻播種育苗等設備,在室外也用到了插秧機、收割機、烘乾機,這些設備使得勞動成本降低、效率有效提高。

  科學化和規模化的育苗方法是平舟鎮育苗基地探索農業現代化的重要舉措,該基地採用“機械+人工”相結合的方式,實施栽種和管護“全鏈條式”服務,機械施肥、澆水、自動恒溫保濕,人工去除劣質苗,極大地提高了辣椒苗的成活率與辣椒苗品質。

  近年來,平塘縣圍繞六硐、四寨、京舟、卡羅、丹平、新光、新街等300畝以上壩區及公路沿線,結合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基地建設,進行科學謀劃佈局,通過規模化、標準化基地建設,以點帶面輻射帶動全縣蔬菜産業發展。目前,全縣已經建成了集約化育苗示範基地14個、年集約化育苗達到了1.04億株,同時還有1個清潔示範園區。全縣累計蔬菜種植面積5.21萬畝,産量11.87萬噸,産值達3億元。

  農業自動化 養殖産業展翅翔

  近年來,平塘縣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後破,持續優化農業産業結構,不斷壯大特色産業發展規模,以智慧化設備、現代化産業體系帶動縣域經濟高品質發展。

  平舟鎮土寨村標準化蛋雞養殖基地,在現代化、智慧化設備的助力下,雞蛋日産量可達57.6萬枚。在雞蛋分揀處,一枚枚新鮮的雞蛋正乘坐“電梯”緩緩下行,“電梯口”的工作人員利落地挑選優質雞蛋放入蛋托、裝托入箱,待裝車之後駛向全國各地。

  喂料、喂水、清糞、收蛋……全都只需一個按鈕,自動化設備和科學管理不僅提高了産蛋率和雞蛋品質,更推動了蛋雞養殖産業的綠色、健康、高效發展,在市場上贏得了良好口碑。

  “最快的速度是3分鐘能撿360枚,就是一件,我能這麼熟悉、這麼快地撿雞蛋,正是因為這個自動輸蛋帶比較方便。”蛋雞養殖基地工人陸永燕説。

  平舟鎮土寨村標準化蛋雞養殖基地由東西部協作項目資金支持建設,擁有自動化車間、全套生産線、消毒系統、存儲設施以及飼料供應塔等一系列基礎設施,實現標準化、規模化和示範化經營。

  “截至目前,我們已銷售1.7萬餘件,610多萬枚雞蛋,主要銷往廣東等地。”貴州金塘玉水現代農業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公司將規劃二廠建設,同時引入更多相關的管理工具,包括線上的數據管理系統,可以對雞捨得養殖數據進行記錄分析,以便進一步地精細化管理,提升整個雞蛋的産蛋率,降低能耗成本。

  一枚枚“數字蛋”迎來了高産,也擁抱了更廣闊的市場。2025年,該養殖基地將加大科技創新投入,持續壯大産業規模,全力以赴振興鄉村。

  農業智慧化 精品水果香滿園

  精品水果産業是平塘縣農業現代化的又一亮點,從鮮嫩的蔬菜到香甜的水果,平塘縣的農業現代化之路在“甜蜜”中不斷延伸。

  在平塘縣塘邊鎮紮營坡精品水果數字化産業示範基地,採用“人工+智慧化”的管護方式,通過科技讓果園管護有“智”更有“質”。

  走進基地,技術人員正在利用水肥一體化系統,採取“人工+智慧化”的管護方式為果樹澆水、施肥,此種管護方式,不僅節約了人工成本、提高了生産效率,而且還能自動調控灌溉及施肥量、施肥時機,使果樹得到最佳的生長環境和養分供應,最大程度地滿足果樹的生長需求,提高果園産量和果實品質。

  “用智慧化澆水滴管澆水,1000多畝1人最多3天就可以澆完。但是人工澆水,每天需要20個人,至少要澆10多天才能澆完。智慧化的管理科學,讓果子更大、更甜。”基地技術人員楊勝選説。

  該基地除了水肥一體化系統,還配套有噴灌系統、智慧監控系統、中控系統,以及氣象採集系統、視頻監控系統等數字化設備,科技貫穿了果園的全年管理,讓傳統農業向科技農業轉變,為當地精品水果産業發展保駕護航。

  “基地主要做精品水果,是‘人工+智慧’管理,目前基本上用的都是水溶肥,所以水果長得很大、很甜,能賣到很好的價錢。預計今年水果總産量在20萬公斤左右,産值可達270萬元左右。”平塘縣騰禾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説。

  近年來,平塘縣圍繞克度百香果、平裏河四月桃、開花寨蜜柚、塘邊紮營坡數字化精品水果等種植示範區,進一步補齊品種、品質、品牌短板,逐步形成生産區域化、良種化、標準化,推動全縣水果産業壯大發展,迸發産業振興的“新能量”。目前,全縣水果種植面積達13.75萬畝,投産果園面積達12.76萬畝,累計産量0.14萬噸,産值達640萬元。

  田疇織錦繡,沃野遍生金。伴隨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三農”強音,一幅糧倉滿、果蔬豐、百姓富、鄉村美的瑰麗畫卷正在平塘大地徐徐展開。(文 楊宇)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