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頻             直觀中國       |      老外在貴州       |       熱點專題       |      Hi,貴州!     
從田間小道到世界秀場!貴州“村T”“村秀”魅力值拉滿
2025-03-31 09:43:41來源:天眼新聞編輯:羅淼責編:趙瀅溪

  3月20日至28日,2025中國國際時裝周(春季)在北京舉辦,在這場傳統與未來交織的時尚盛宴上,貴州黔東南“村T”、盤州“烏蒙村秀”驚艷綻放,以傳統文化魅力碰撞全球視野。

  身著苗族服飾、卷著褲腿、腳踩草鞋、肩扛老木犁,站在木犁上的5歲小外孫女淡定地看著四週,木犁一頭挂著的斗笠隨著步伐悠悠晃著……3月22日,在時裝周舞臺上,哼著苗歌自信出場的顧彪爺孫倆驚艷全場。

  “好有畫面感啊!一下子仿佛看到了夕陽下的田野、村莊、勞作的村民,屋頂上喚歸的嫋嫋炊煙……”

  “肩上的是傳承,也是希望!”

  爺爺用木犁扛著外孫女走秀的畫面在無數網友心中定格,引發強烈共鳴,激蕩起澎湃情感。

  在黔東南州凱里市凱棠鎮種了一輩子地的顧彪在古稀之年當了一回“網紅”,身邊人調侃他“從貴州犁田犁到了北京”。

  回憶起上臺走秀的情景,顧彪直言:“一點都不緊張,就像走在家鄉田間的小路上,更多的是自豪。”

  同樣的舞臺,5天后的3月27日,來自六盤水市盤州市坪地鄉小樹林村的彝族阿媽們也在彝族服飾走秀中體會到了前所未有的自豪感。

從田間小道到世界秀場!貴州“村T”“村秀”魅力值拉滿_fororder_17432900212705

6位身著彝族服裝的阿媽登臺

  “沒想到還能到北京走秀,原來我們的傳統服裝還能這麼漂亮,這麼時尚。”彝族阿媽們興奮之情溢於言表。

  在國際舞臺出圈出彩的顧彪爺孫和彝族阿媽們背後,是黔東南“村T”、盤州“烏蒙村秀”等獨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走向世界的生動呈現。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少數民族文化是中華文化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既要保護有形的村落、民居、特色建築風貌,傳承無形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又要推動其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讓民族特色在利用中更加鮮亮,不斷煥發新的光彩。”2021年2月、2025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兩次在貴州考察時,都對民族文化保護傳承作出了重要指示。

  殷殷囑託催人奮進。2024年3月,六盤水市盤州市彝族時裝設計師阿迪阿思和彝族歌手阿莎阿格萌生了打造“烏蒙村秀”的想法。

  “我們都對民族文化十分喜愛,想把彝族民族傳統文化通過服裝秀、歌舞表演的方式帶出大山,讓更多人看到。”阿迪阿思説。

從田間小道到世界秀場!貴州“村T”“村秀”魅力值拉滿_fororder_17432900221942

時裝設計師阿迪阿思(中)與模特合影

  無獨有偶,同年7月,創立了國潮品牌“古阿新”,有著豐富的國外走秀以及舉辦時裝秀經驗的苗族設計師、凱里市灣水鎮江口村人楊春林返鄉發起了“村T”,村民當主角,將民族服飾、非遺技藝、特色文化等搬上舞臺,讓非遺基因與鄉土生活深度融合。

  以熱愛驅動創新,年輕的他們讓傳統文化與現代時尚交融碰撞,煥發出時代光彩。

從田間小道到世界秀場!貴州“村T”“村秀”魅力值拉滿_fororder_17432900239987

演員與現場觀眾互動

  阿迪阿思將彝族傳統服飾巧妙融入現代時尚元素,並運用3D列印技術等現代科技手段,確保每一件作品都能讓穿著者感受到最佳體驗。2025年元旦,“烏蒙村秀”第一場服裝展演在小樹林村舉行,現場被前來看稀奇的群眾圍了個水泄不通。

  “讓民族文化走出去,並非簡單的複製粘貼傳統符號,而在於用新的角度、新的思維碰撞傳統,講述當代中國故事。”阿迪阿思表示。

  楊春林運用“老繡新生”的理念,將苗族刺繡、侗族刺繡等非遺技藝,以及苗族飛歌、蘆笙舞等特色文化元素與現代時尚巧妙融合,並打破傳統非遺傳播的刻板印象,讓文化傳承從博物館標本變為流動的生命體。截至目前,“村T”已舉辦了400多個主題秀場,參與的百姓人數多達3萬餘名,吸引了近20個國家的青年前來走秀。

  3月22日,45名5歲至12歲的“村T”少年,跨越1600公里來到北京,邁著自信的步伐將大山裏的時尚帶到了國際舞臺。

從田間小道到世界秀場!貴州“村T”“村秀”魅力值拉滿_fororder_17432900247778

在中國國際時裝周上的貴州“村T”少年少女們

  幾天后,來自六盤水小樹林村的6位彝族阿媽、3位彝族小朋友以及彝族歌手、舞蹈演員共計41人,在國際時裝周上展示了彝族的婚嫁流程、服飾以及45套原創服裝。

  昔日藏在大山裏的文化瑰寶正以嶄新的姿態登上國際舞臺,被世界看見。“貴州的民族文化在國際舞臺上熠熠生輝,讓更多人看到貴州鄉村振興的無限潛力與美好未來。”楊春林説,民族特色展現了貴州新風采,民族文化在新時代煥發出新活力。(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陳丹 黃瑤 視頻 周雅萌 陳祖嘉)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