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裝備製造職業學院學生進行實訓。 趙光煜 攝
貴州磷化集團磷石膏分解制硫酸聯産水泥裝置。 (受訪企業供圖)
高品質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時間標記非凡印記,在貴州發展的每一個關鍵時刻,習近平總書記都站在黨和國家事業全局高度為貴州把脈定向、指路領航,為貴州高品質發展和現代化建設提供了總遵循。
2011年5月9日上午,習近平同志考察黔南州福泉市的甕福集團,對企業依靠科技創新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率、發展循環經濟等做法表示讚許。當天,習近平同志還來到貴州大學精細化工研究開發中心,與綠色農藥與農業生物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科研人員交流,鼓勵大家更加注重應用技術,更加注重示範推廣,更好服務“三農”。
2015年6月17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了貴州省機械工業學校,深情寄語學校實訓基地學生,“學生時代是美好的,同學們在這裡奮發力量,每一寸光陰都很寶貴。”
2021年2月5日上午,在貴州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親切會見了“中國天眼”項目負責人和科研骨幹,通過視頻察看“中國天眼”現場,並同總控室的科技工作者代表連線,勉勵廣大科技工作者勇攀世界科技高峰。
3月17日至18日,習近平總書記再次親臨貴州考察,強調堅持以高品質發展統攬全局,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展現貴州新風采。
殷殷囑託,堅定了貴州幹部群眾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信心決心。承關懷而奮起,貴州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以科技創新這個“關鍵變數”,持續提升高品質發展的“最大增量”,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展現新風采。
殷殷囑託
讓綠色農藥成為“豐收密碼”
時下正值春茶采收的黃金時節,但3月末一場突如其來的低溫,讓茶農揪緊了心。
“凝凍天氣導致茶樹新芽發黑”“茶園出現凍害,急需開展茶葉凍後補救工作”……3月30日清晨,貴州省茶産業技術服務團的專家們相繼接到了甕安、開陽、貴定、雷山、沿河等地茶園發來的求助信息。
中國工程院院士、貴州大學校長、省茶産業技術服務團團長宋寶安立即組織技術團隊,深入茶山了解災情並提出應急技術措施。晨光熹微中,貴州大學綠色農藥全園重點實驗室副主任金林紅與專家們來到茶園,現場為茶農們開出“急救藥方”:凍傷較輕的嫩芽用來加工紅茶;受損嚴重的茶樹精準修剪;噴施氨基寡糖素增強茶樹“免疫力”……
“有專家團隊做後盾,我們春茶産量品質就能穩得住!”茶農張大姐緊皺的眉頭終於舒展開來。
寒潮侵襲下的茶園保衛戰,正是貴州大學牢記囑託,以技術創新書寫“三農”答卷的生動注腳。
2011年5月9日,習近平同志在貴州大學精細化工研究開發中心考察調研,勉勵科研人員進一步搞好應用技術研究和示範推廣,更好服務“三農”工作。
“總書記的囑託一直清晰地縈繞在耳邊,為我們具體工作指明瞭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宋寶安説,十餘年來,綠色農藥與有害生物綠色防控團隊牢記囑託,堅持生態為根、農藝為本、生防為先的理念,構建起了適應貴州山地高效農業發展需求的綠色防控技術體系,並於2022年11月經科技部批准建設綠色農藥全國重點實驗室。
走進綠色農藥全國重點實驗室,琳琅滿目的玻璃器皿裏醞釀著農業高品質發展的“綠色能量”。毒氟磷讓水稻挺直“腰桿”,香草硫縮病醚為麥田築起“防護盾”,環吡氟草酮、三唑磺草酮等自主創新品種填補國內空白……這些貴州研製的綠色農藥走向全國農田,守護了萬千農民的豐收,也築起了國家糧食安全保障。
從脫貧攻堅的主戰場,到鄉村全面振興最前沿,宋寶安帶領研團隊始終把雙腳扎進泥土裏,把論文寫在大地上,讓實驗室裏的化學變化成為田間地頭的“豐收密碼”。
當植物保護學科躋身世界一流行列;當農藥學國家重點學科培養的“土專家”遍佈山鄉;當農業科技星火燎原黔中大地。這支科研團隊的榮光,鐫刻在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等榮譽簿上,更珍藏在千萬農戶增收致富的笑臉裏。
“我們將繼續牢記總書記殷殷囑託,堅持科技自立自強,將實驗室建設成世界一流且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和成果示範推廣區,持續助力鄉村振興。”宋寶安説。
深深牽掛
立德樹人育“匠心”
4月6日,沿著貴州裝備製造職業學院修建的長征文化主題園棧道,學校22級黨務工作專業2班學生李歡,為參觀者講述紅軍長征的故事。
作為學院“忠誠工匠”青年宣講團成員,李歡利用“三下鄉”走向田間地頭、走進教育基地開展一次次地宣講,兩年時間裏,共面向校內外參觀人員宣講超過1萬餘人次。
“職業教育是中國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基礎工程,要上下共同努力進一步辦好。”2015年6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貴州省機械工業學校時的叮囑語重心長。
曾經的貴州省機械工業學校早已升格為貴州裝備製造職業學院,直接服務貴州新型工業化建設。近年來,學校的畢業生就業率和招生分數線逐年攀升。“用勤勞和智慧創造美好人生。”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託,“爭當忠誠工匠”成了李歡的人生目標。
“職業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立德樹人是首要任務。”總書記的叮囑啟發了貴州裝備製造職業學院黨委書記熊星對如何辦好職業教育更進一步的思考。
依託校內貴州省教育系統理想信念教育基地、忠誠工匠文化研究院等組成的“一院一園三館三中心”實踐育人平臺,學校通過構建“大黨建引領、大思政鑄魂、大技能立身、大文化浸潤、大科研賦能”的協同育人體系,打造以“匠心立魂、匠行為根、匠技立身、匠尺形標”為內核的忠誠工匠文化育人品牌,推動職業教育育人成效最大化。
學校將“忠誠工匠”育人品牌的理念,融入到思政課程的整體設計中——
在教學內容上,緊扣時政熱點和貴州本土的亮點,以深刻領悟當前黨和國家大政方針,深入挖掘貴州本土的正面典型案例為課程案例素材;在授課主體上,邀請行政領導、行業企業大家大師、道德模範、優秀畢業生代表、身邊榜樣等作為授課教師,建構“政校行企”四方協同育人模式;在教學形式上,探索“理論宣講+實踐講述+藝術展演”的藝術思政課模式,將德育和美育融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教學方法上,靈活運用講授法、案例教學法、情境教學法等多種方法,以文化引領、文藝賦能,實現技能報國。
“學院將‘忠誠工匠’文化培養融入案例教學與實訓課程,培養的學生不僅職業素養過硬,而且忠誠度高,學生到企業後能穩得下來、發展得好。”熊星説。
山鄉巨變入畫來
循環利用盤活磷石膏
近日,黔南州福泉市馬場坪工業園區內,全球最大磷石膏分解制硫酸聯産水泥裝置高效運轉,一場磷石膏變廢為寶的接力賽正在這裡上演。
兩個長110米、直徑5.5米的紅色回轉窯連接起原料、水泥、硫酸三個工段,串聯起這個每年“吃”掉140萬噸磷石膏、生産60萬噸硫酸和80萬噸水泥的循環産業裝置。
“循環裝置”在今年一季度消納磷石膏37萬噸,實現水泥緩凝劑超産1.1萬噸。“數智化生産確保了各個工段有效協作,促進了産能有效釋放。”貴州磷化集團旗下甕福集團甕福化工公司副總經理李維紅説。
2011年5月9日上午,習近平同志來到甕福集團考察調研,對企業依靠科技創新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率、發展循環經濟等做法表示讚許。
“貴州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大力發展新興戰略性産業,加大自主創新力度,推動經濟發展走科技引領、創新驅動的路子。”殷切囑託,為貴州磷化集團加快技術創新,推進産業轉型升級實現高品質發展提供了根本動力和方向指引。
面對全球工業副産石膏綜合利用率不足5%的困境,貴州磷化集團上下一心,率先下出先手棋,從科技創新到成果轉化接續奮鬥,累計投入約30億元,逐步破解磷化工高品質發展中固廢利用這一關鍵難題。
“我們一步一個腳印,在‘無人區’中硬是闖出了一條路,基本構建起石膏綠色建材、無水石膏高分子填料、循環制酸聯産水泥‘三大産業化路徑’,構建起副産磷石膏循環綜合利用産業鏈。”貴州磷化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何光亮説。
當前,該鏈條與磷主元素精深利用産業鏈、共伴生資源高效利用産業鏈、多種元素耦合利用産業鏈,共同形成具有貴州磷化集團特色的産業體系,為企業實現“千億磷化、世界領軍”目標提供堅實支撐。
習近平總書記在貴州考察時指出,堅持以實體經濟為根基,強化創新驅動,統籌新舊動能轉換,加快傳統産業轉型升級,積極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做強做優數字經濟、新能源等産業。
如今,在貴州磷化集團生産一線,已實現“機器狗”智慧巡檢;MCP庫房自動化碼包、摔包、自動裝車項目建成投用,工作效率提升三倍;“循環裝置”大模型應用數據準備與採集工作正加快實施……
以更大力度培育新動能,以更實舉措做優增量盤活存量,以更高標準提升品質做大總量,貴州磷化集團正奮力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展現新風采。(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諶貴璇 王雨 管雲 張淩)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