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頻             直觀中國       |      老外在貴州       |       熱點專題       |      Hi,貴州!     
苗繡:蘊藏千年文化密碼的“無字天書”
2025-04-17 09:52:11來源:天眼新聞編輯:羅淼責編:趙瀅溪

  沒有文字的苗族,以針線為筆,以服飾為紙,將本民族的文化信息以圖紋的形式記錄在代代相傳的苗繡中。這本“無字天書”,不僅以瑰麗多彩的形式之美驚艷世界,更以其古老神秘的文化寓意令人著迷。

  當貴州苗繡屢次登上國際舞臺,當國內外設計師鍾情其獨特紋樣,當旅遊者和愛好者們不再滿足於表面欣賞而渴望深入了解時,人們不禁要問:那些反復出現在苗繡中的圖案紋樣,究竟訴説著什麼?

  不同的人都在嘗試對神秘的苗繡圖紋做出解讀。著名作家阿城在其著作《洛書河圖——文明的造型探源》中,從文明起源的角度和高度強調了苗繡的價值。書中大量引用苗繡紋樣,並結合其他相關考古發現,剖析中國造型的來龍去脈,並得出結論:苗族服飾圖案直接傳承自新石器時代,堪稱罕見的上古文明活化石。

苗繡:蘊藏千年文化密碼的“無字天書”_fororder_1

精美的苗繡

  貴陽苗疆故事民族服飾博物館創始人、館長曾麗在其出版的《苗繡圖源》一書中也表達了類似觀點:“研究上古文明時期的石刻、古陶以及青銅器上的符號與紋飾,我們會發現,許多都可以在古老的苗族刺繡上找到對應。苗族先民選擇把世間最高法則與智慧刺繡在服飾上,由符號象徵的天地法則、萬物關係、生命、陰陽、世道軌跡……反復組合、循環形成紋飾。多年的探尋讓我相信,苗繡並非單純的民間工藝作品,而是一部記錄了文明源頭的‘天書’,我更願稱它為一部蘊藏著人類上古文明密碼的哲學之書。”

  數千年來,苗族先民歷經多次遷徙,在重建家園的過程中逐漸形成如今以貴州為中心,分佈于我國西南山區的格局。近代以後,部分苗族還遷居至中南半島以及歐洲、北美和大洋洲的一些國家。沒有文字的他們,如何能夠在苗繡中將上古文明的密碼保存至今?生活在崇山峻嶺之中,長期與外界溝通不便是其一,其二則在於:苗族經歷數次大遷徙,形成多個分支,傳統服飾和服飾上的刺繡紋樣,成為各個支系之間相互區分、每個支系內部相互認同的重要標識。這讓苗族服飾和苗繡上的傳統紋樣作為“穿在身上的圖騰”,得以代代相傳。(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舒暢)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