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頻             直觀中國       |      老外在貴州       |       熱點專題       |      Hi,貴州!     
貴州荔波小七孔鎮:春耕育秧正當時
2025-04-17 11:21:43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羅淼責編:趙瀅溪

  近日,隨著氣溫不斷回升,春耕育秧也進入了關鍵時期,在貴州省黔南州荔波縣小七孔鎮地莪村育秧基地,村民正熱火朝天地開展今年第一批的育秧工作,大家有的整理秧田,有的擺放秧盤,一派繁忙熱鬧景象。

貴州荔波小七孔鎮:春耕育秧正當時_fororder_640

村民正在進行春耕育秧

  基地裏,村民吳躍轉與工友正在將一個個製作好的秧盤裝車,方便運送到田裏進行培育。“輕一點,別壓壞了芽苞。”吳躍轉熟練地將裝滿基質的秧盤碼上三輪車。“以前自家育秧總擔心乾旱缺水,現在基地的水稻缽苗育秧不僅方便了自家水稻栽種,還為自己提供了務工機會,增加了經濟收入。”吳躍轉説。

  秧好一半禾,苗好七分收。對於水稻種植而言,育好秧苗是實現高産的關鍵,小七孔鎮地莪村育秧基地所培育的秧苗相較于傳統培育技術的秧苗,具有秧苗壯、不傷根、不漂秧、分蘗快等特點。

  地莪村黨支部書記吳叢江仔細查看帶著秧苗的基質塊,他説:“這缽體,根系已經形成完整的營養團,移栽時不傷根、不漂秧,移栽成活率達100%,相較于傳統育秧的水稻産量每畝提高20%,今年地莪村育秧基地將分3個批次進行秧苗培育,能滿足本鎮及周邊鄉鎮的秧苗的需求,根據目前的培育進度,種植水稻較早的村寨群眾可在20余天后向我們基地購買第一批秧苗進行栽種

  近年來,小七孔鎮在和平村、地莪村等地推廣奧富優287、中浙優8號等優質稻種,搭配大缽體毯苗育秧技術,探索構建起從“秧苗工廠”到“豐産糧倉”的全鏈條保障。(文/圖 胡婷婷)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